第三千零六十三章 家的感觉(2 / 2)
“嗯,肘子你也是厨房里的熟手,那我就先顾这头了。”
番茄煎蛋面其实细说起来都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番茄煎蛋汤烧起来放盆里,然后另外起锅烧水煮面条,再将煮好的面条挑到番茄煎蛋汤里,这样的面条汤就比较清爽。
另外一种是直接就在番茄汤里煮面条,这样的一锅炖最后得到的面汤就是黏糊糊的。
第二种做法有点躲懒的意思,不过麦小苗偏偏喜欢吃这种,周至自然乐得依从。
点上些许麻油,撒手葱花,两人端着面碗来到小院儿,一边吃面一边看刘妈干活,顺便和她聊天。
刘妈的身份变化为这里的女主人以后,给家里带来了许多的变化,让周至和麦小苗都感受到了这里平添出来的一种温馨。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家”这个概念应该有的那种感觉。
窗帘换成了淡蓝色的外层布帘和麻黄色的内层纱帘,客厅里多了许多女人添置的东西——盆花,沙发靠枕,看电视的时候盖腿的小毛毯,毛线簸箕和没有打完的毛衣……
刘妈是勤快的人,家里家外收拾得非常的干净,院里一直闲置着的花台里,种上了栀子、月季等花卉,还夹杂着两棵葡萄,一些葱蒜。
葡萄还是太小,没到牵藤添架的时候,花台尽处的小露台一角,是好几个缸子,有的是倒扣着的,有的是正放的。
倒扣着的是盐菜缸,里面是芽菜,榨菜;正放的是泡菜缸,一缸是泡辣椒泡姜之类,一缸是泡酸菜,酸萝卜,酸笋之类。
而刘妈现在在做的是萝卜干,就是把萝卜切条晒去大多数水份,加盐和花椒搓揉,然后压实在坛子里,放入笋壳或者荷叶,在加入篾条固定,然后将坛子倒扣过来放到一个盘子里,在盘子里加上水隔绝空气,里面的萝卜干在这样的环境中发酵几周,就可以取出来切丁,拌上红油五香粉就是香喷喷的佐餐小菜。
或者拌上水豆豉,早上配粥也是绝配。
不过因为水土的关系,联和乡做这类食品始终风味不算上佳,周至每次都是从外面带。
“刘妈我们凉山州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不会在那边长待了。”周至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给刘妈汇报。
“那太好了。”刘妈说道:“那你们就常在蜀都了?”
“这个倒是不一定,估计也会到处乱跑。”周至笑道:“不过留在蜀都的时间肯定会比以前多。”
“老麦一个月也有大半个月在外面跑。剩下小半个月,也差不多天天都加班。他说要和时间赛跑。”刘妈似乎也习惯了:“好在现在他都会回家吃饭,实在不行,我也会把饭送过去。”
如今的周至对二人世界又多了一层感悟,两个人相处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和谐与共振,什么门当户对,什么共同语言,其实都是次要的。
最主要是在三观上的相互统一,以及对对方的包容和欣赏。要说共同语言,周至和麦小苗之间的共同语言其实不多,一个文科一个理科,还都搞得挺高深,高深到对方都听不懂的程度;要说门当户对,两人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出生,一个学阀世家,也是好不相干。
重要的还是两人都已经强大到无需依赖各自的家庭,同时在精神上和谐统一,两人在一起就共同“降智”,一起玩玩小孩子的游戏都开心不已,这就已经足够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