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看在佛祖的份上,拉苏丹一把!(1 / 2)
埃及的经济,一方面来自于尼罗河,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地中海和红海的转运贸易。而后者,毫无疑问深受东方的影响。因此,郭康在埃及的时候,一直在密切关注元军的动向。
可能是因为朱文奎等人在这边,孙十万虽然告诉了他们印度方向的动向,但其实还是留了一手。郭康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元军已经出发去孟加拉了。而且,那边的进度之快,甚至超过了孙十万等人自己的估计。郭康这边刚刚解除封锁,各种消息就伴随商队和使者,纷至沓来。
情报显示,元军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彻底粉碎了印度东部的抵抗。而且大部分时间,是用在行军上了。
夏天的雨季到来之前,元军主力悄然从爪哇出发。他们没有经过满剌加,而是沿着岛屿以南,新探索出的航道,向西航行。
这条航路的风浪很大,整体上要危险很多,但这些年来,为了在明军攻击范围之外,寻找更广阔的腹地,元人四处出海探索,已经摸清了不少规律,确定了相对稳定的西向、南向乃至东向的航线。这次,他们就成功避开了繁忙的航线,以及人多眼杂的满剌加大港里,十分活跃的明朝探子,在对方注意过来之前,就把一支精锐军队投放到了海外的天竺。
为了作战成功,这个时间也是他们特意挑选的。借助四处活动的商人,元军早已摸清了当地天竺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几个港口的水文状况,还重金买通了当地的港务官员,乃至附近的几个军事领主。对于当地海陆军事力量的分布,可能比孟加拉的苏丹还清楚。
当地的地方势力也极其复杂,给了他们利用的空间。9世纪的时候,孟加拉还比较强大,是东印度的大国波罗王朝的核心区之一。据说,王朝的第一位君主瞿波罗一世,就是由渴望结束孟加拉地区的混战局面的当地居民推举出来的。王朝极盛时期,能和北方的拉杰普特人、南方的朱罗王朝争夺霸权,一度成为天竺地区的几个主要强国之一。
这个时期,当地流行的还是佛教。波罗王朝本身,就是印度佛教最后的主要支持者,号称“七代护法”。在西北印度的佛教已经被天方教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保住了东南一隅之地。
据说他们主持兴建了密宗的重要基地超戒寺,并且长期支持和赞助那烂陀寺。在当地的分封制习惯中,王室将土地赠给受封者,同时受封者获得对该片土地的税收、行政和司法权。不过和其他地方不同,波罗王朝治下,接受封地的封臣,几乎只限于宗教集团。历代国王经常“献土”,把大量土地捐赠给寺院;相反,世俗官僚获得封地的现象就非常少见。
但极盛期之后,波罗王朝迅速衰落瓦解。作为龙兴之地的摩揭陀地区也被当地的割据封臣占领,此后当地又陷入混战局面。不久之后,西北方来的天方教征服者攻入孟加拉,摧毁了最后的佛教残留,把这里纳入德里苏丹国的统治之下。
不过,德里苏丹国是个完全依靠古拉姆军队维持的外来征服者政权,中央直辖范围很有限,对各地的统治非常松散。地方上,早年还是天方教世界传统的“伊克塔”制度。后来,渐渐发展,形成了“贾吉尔”制。
贾吉尔是一种军事封地,受封人被称为“贾吉尔达尔”。按照理论上的要求,虽然说是一种封建制,但贾吉尔达尔制拥有田赋的征收权。土地所有权归属中央,禁止世袭继承,有时候甚至会故意进行定期流转,防止领主做大。作为回报,“贾吉尔”的持有者也需要按封地的规模,供养骑兵、战象,每年向中央缴纳定额军粮,履行军事义务。
在实践中,很多贾吉尔达尔都是由突厥军人担任,他们没有什么管理能力,也缺乏时间和精力,因此实际的税收事务,就经常被包税人掌握了。
而这个时候,德里苏丹国中央,也发生了一连串的危机。而这些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二百多年前。
和埃及这边的马穆鲁克一样,德里苏丹国一开始就不太“正常”。他们是阿富汗一带的古尔王朝,向印度派出的圣战军。
古尔王朝的宗教氛围比较浓郁,苏丹以卫教者自居,多次向印度方向发动攻势。占领了旁遮普地区之后,苏丹的弟弟、东部总督穆罕默德·古尔率领大军继续南下前往德里,在路上一个叫塔兰的村落附近,和拉杰普特王公组成的联军决战。
拉杰普特的意思是“王者的后代”,居住在北印度的中西部。他们可能是古典时代开始,从希腊人东进到白匈奴南下那段时间里,陆续进入印度的外来征服者的后代,因此才有这种名称。也是因为这种背景,拉杰普特人是当时印度最善战的族群,多次堵在开伯尔山口附近,和后来的南下者们作战。
1191年,双方第一次决战。这次,拉杰普特人的盟主普利陀毗罗阇三世集结了据说有20万人规模的队伍。拉杰普特步兵十分坚韧,由刹帝利军事贵族组成的骑兵也并不孱弱,反而很擅长各种战斗技巧,因此古尔王朝的军队没能取胜,还在硬碰硬的对抗中损失惨重,只能退兵。
不甘心的穆罕默德继续加码,而拉杰普特人也集结了更多军队,第二年又来到塔兰交手。
这次,双方规模空前。因为这个时候的古尔王朝正是极盛期,借着征服呼罗珊的声势,穆罕默德从中亚和阿富汗,集结了据称有12万人的庞大军队。而普利陀毗罗阇也针锋相对,凭借本地优势,一口气集结了120个拉杰普特王公,超过30万人迎战。不过两边的史家都很能吹,所以也不太清楚到底多少,只知道应该数量很大就是了……
穆罕默德这次采用新战术,且战且退,用不同小分队不断袭扰敌人,使得拉杰普特大军筋疲力竭,队列混乱;最后,再抓住时机,借助中亚带来的优势骑兵,发动突袭,一举打垮了拉杰普特大军。印度方面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普利陀毗罗阇本人也被俘杀。
此战之后,北印度方面已经没有了成规模的抵抗力量。还在坚守的拉杰普特王公们失去了机动力量的支撑,很快被各个击破。穆罕默德没有继续在这边浪费时间,留下部将库特布丁率军攻城略地。一年后,古尔军队攻陷德里,然后继续向南、向东,摧枯拉朽般席卷北印度。前锋来到孟加拉的时候,甚至只派了18个骑兵,就把当地人吓得开城投降。
但远征正在顺利进行的时候,古尔王朝的后院却起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