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见好就收吧(2 / 2)
“差远了,谁能想到,你们胡家三兄弟,令尊燕赵公,几年时间就雄霸黄河之北,”
“我们胡家是受命于天,郑大人可知成吉思汗崛起后,对中原百姓是如何屠杀的吗!”
“蒙鞑子犹如百年前的女真,不知礼节,嗜血好杀,”
“嗯,太惨绝人寰,我们本来是打算,把蒙鞑子全部屠杀,但我们没有,”
“为什么不屠灭了他们,”
“因为我们是汉民,是礼义之邦,”
…
在宋国国内士大夫一直宣扬北方是虎狼之国。
胡湘虽然这样说,但郑清之可不会信胡湘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
不杀蒙鞑子,现在蒙鞑子是你们的一条狗,你们舍得杀。
就像宋国对以前的西南土着,也没有大规模的屠杀,人都屠杀了,那来的奴隶,当然对那些无法教化野人,那也是毫不手软的。
胡湘建议郑清之儿子们到青岛港经商,想从政的,衙门也会给安排个职务。
虽然郑清之是高官,但也不能把儿子们都塞到官场,就是塞到官场,那也是小官。
这点上,宋国的官场升迁,相对来说很公平。
胡湘和郑清之走到了海滩边。
“三公子,扶桑国国小民穷,你们一直苦苦逼迫,赔偿数目太大了,”郑清之说道,“官府的一切负担,都会压在百姓头上,百姓不堪重负了,定会揭竿而起,这和你们的礼仪之邦不相符呀,”
“郑大人,扶桑兵在高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恶,我刚收到电报,联军歼灭了一万,俘虏了五千扶桑兵,我们建议高丽国给他们条活命,做奴隶,可是高丽国不同意,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真是吗?”
“看郑大人问的,草原鞑子的凶悍,不用我多说吧,”
“我大宋国担保,这次和约签订后,扶桑国向你们全面开放,”
“那郑大人认为多少赔偿款,扶桑国能负担的起,”
“一百万两银子,”
“这…是不是有点少,”
“是少点,扶桑国用举国之力向我们购买了一百万杆火枪,二百万颗手榴弹,五万斤炸药,还有大量的子弹,”郑清之说道,“扶桑国的家底早没了,”
“一百万杆火枪,你们能制作出多余的一百万杆火枪!”
“难道…三公子不相信吗?”
胡湘当然不相信,目前制作火枪,最耗费工时就是枪管制作。
宋国还是靠人工锤打枪管,因此枪管材质是锻铁,锻铁强度不高,只能靠增加厚度,提高枪管耐压性,因此制作根枪管非常耗费时间。
而且枪管还是消耗品,五十发子弹后,枪管精度严重下降。
郑清之说扶桑国有一百万杆火枪,及大量的手榴弹,吓唬谁呢!!!
看着胡湘疑惑的表情,郑清之缓缓说道:“老夫,也不怕泄密,枪管成立了专门的制作坊,铁匠每天只干一样活,锻打枪管,打造速度增加了很多,分工打造就是快呀!”
胡湘听了郑清之的话,什么怕泄密!那是生怕我们不知道!
宋国确实成立了,专门枪管制作坊,口径有0.3寸,0.4寸,转轮手枪管,步枪枪管。
有枪管制作组不按规定尺寸打造,怎么办!
砍头!
尺寸大了,还好说,要是尺寸小于弹头,枪管直接炸膛。
因此宋国每制作出一根枪管,会安置在夹具台上,用标准子弹试验一发,和现代枪管检验一样,都用子弹验证后,再往步枪上装。
有人说古代人真聪明,能想到这。
燧发枪的枪管不用怎么考虑枪管内径,大一点,小一点,无所谓,铅球弹也不需要标准制作。
但全金属子弹,而且又是线膛枪管,工匠们必须考虑得枪管内径和弹头外径相互配合。
不互相配合,会怎么样。
怎么样,别说制作一百万杆火枪,就是制作一亿杆火枪,宋国全民持枪。
那宋国军队和手无寸铁,没有什么区别。
这简单的道理,只有历史文科生想不通,还认为古人一根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