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停战和约(2 / 2)
李堂还派一队衙役列队,使得签约很有仪式感。
空地上摆了四张桌子,四把椅子。
每张桌上摆了份条约,纸用的是宋国产的特级宣纸。
条约准备签四份,也给宋国一份。
现场的拍照,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这尼玛是什么东西。
这次拍照采用的是银版摄影法。
就是在光滑的铜底版先镀银,然后覆盖层溴化银。
溴化银比碘化银更敏感,这样曝光时间特别短。
碘化银曝光需要十几分钟,谁特么能摆那长时间的造型。
这种摄影法有缺点,成本贵,而且没有底板,因为底板就是照片。
因此这种摄影技术,并不打算保密。
除了溴化银感光剂外,其它材料可由宋国提供,比如铜板,银,水银。
水银在宋国属于违禁品。
因此合作方,胡湘早内定好了,沂王。
条约签好后,又在望海楼举行了奢华的会餐。
“为了和平,我们共同干一杯!”
胡湘举杯着透明高脚杯站起来道。
众人也都举杯站起来。
其实这条约对扶桑国来说,是屈辱的,虽然赔偿降低了很多。
但在屈辱,伊藤博武,儿玉源太郎也得喝下这杯苦酒。
还得强颜欢笑。
胡湘朝沂王道:“沂王,这摄像术,你有没有兴趣,”
“三公子,真有那神奇,那火光一闪,比画像师画的都逼真,”
沂王半信半疑道。
其实很多人也有半信半疑。
“待会照片就出来了,”胡湘道,“看了便知,”
沂王作为皇帝弟弟,要是经营茶叶,织造,那太俗气了。
这摄像术可是高端。
史岩之说道:“三公子,那大制冰机,你们能放开吗?”
现在青岛港有大型制冰厂,及冰库,冷库。
宋国内张濡经营的都是小型制冰机或者制冷水机。
无法用于冷冻海鲜!因此宋国渔民只能近海作业,不然海鲜特别容易腐烂变质。
“大海里的鱼也不是无穷无尽的,现在近海的鱼捕捞完了,远海的鱼就又游过来,渔民世世代代都能捕捞鱼,”胡湘说道,“还是别建冰库为好,”
宋国的好多富人,购买了蒸汽捕鱼船,从宋国招募渔民,在青岛港周边海域捕捞。
青岛港也建有渔港,冰库,海鲜加工坊。
这蒸汽捕捞鱼船,也是张濡船厂的主打产品。
青岛港海洋捕捞业,不但为青岛港人们提供大量的海鲜,也促进了人口增加。
胡湘还想继续扩大渔港建设,建更大的千吨捕捞船,去更远的海域捕捞。
从事海洋捕捞及相关配套的人员,怎么也得要几万人。
郑清之听到胡湘的话,心里也只能暗骂,扯尼玛啥蛋,渔民,渔船都往青岛港跑,你们收了多少渔业税,以后远海的鱼,都成了你们的了。
因为冰库规定,捕捞鱼船要想购买冰,捕捞到的鱼必须卖到青岛港的渔行。
宴会快结束时候,照片洗出来了,还做了装裱。
众人看到如此逼真的现场签字画面,惊呆了!
而沂王仿佛看到了一座金矿。
“沂王,前天你赌输了,兄弟也挺愧疚,这摄影本是我李家独家代理的,我给三公子说,我要和沂王共同代理,”李堂说道。
沂王听了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