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2章 冤家路窄(1 / 2)
上大学那会儿,聂易雄一直是边沐崇拜的偶像。
随着自己业务方面不断突飞猛进,聂易雄在边沐心目中渐渐变得慈祥、和善、友好、可亲可敬了许多,之前映照在老爷子脑袋后面那些闪亮的光环正在悄然退去……当然,这跟聂亚雯的从中所做各种努力不无关系。
年纪轻轻就已成名立业,换别人早就牛X的无可无不可的了,边沐可没那么浅薄,他深知聂易雄那可是一座业界高山般的大人物,时至今日,自己只是依稀见着点冰山一角而已。
在边沐看来,聂易雄深如大海,无边无际,谁小瞧老爷子那才是二百五。
平时,闲暇之时,边沐没少揣摩聂易雄咋回事儿,渐渐的,多少也摸着点门道,比如说,在边沐看来,聂易雄之所以可以在丽津周边地区甚至国内中医界横着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体构成”四个字。
所谓“立体构成”,指的是聂易雄向来不忌讳西医医学,嘴上从不提中西医结合之类的字眼,私下里可没少研究,一年到头,老爷子翻阅过的译文译稿绝对比普通医学本科生量还要大,由此,聂易雄自身的医学框架从来都是立体的。
作为业界一匹“技术黑马”,边沐显得比较另类,聂易雄完全没有忽视他,第一时间就指派嫡亲孙子跟边沐多次接触,事实证明,老人家从来都不耻于向晚辈学习,最多只是碍于自己盛名已就,交往方式显得含蓄了一些而已。
由此,从始至终,聂易雄自身搭建的中医学框架显得非常立体化,而且能进能出,能屈能伸,向后辈学习也不觉着丢人,再加上老人家从不弃绝万丈红尘的烟火气,无论走到哪儿都能跟形形色色的大人物、小人物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边沐在“立体构成”这方面确实大受启发。
3号、4号分馆开设必须符合“立体构成”那种基本框架,否则,将来肯定走不远。
慢慢的,边沐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国医馆可以有瑕疵,只要别引发医患之间剧烈冲突就成,3号以后的所有分馆可以跟总馆、2号分馆不大一样,兼容性必须随着后续发展越来越强,否则,将来都是白忙活,说不定哪天经营不善还有可能把总馆和2号分馆拖累得关门歇业呢!
出于立体化构建的考虑,最近几天,只要得空,边沐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医馆行医规范了,其主要内容不是禁绝这个忌讳那个,相反,边沐试图充分激发每位合伙人的主观创造性,把自己择出来,主持大局即可,其它事,最好还是由滕岱莉、孙正亭、谷越峰等人去尽力打拼才好。
“新概念”国医馆各个分馆必须是全方位“立体构成”式的实体。
这一天,边沐起了个大早,通过手机将自己整理好的医馆行医规范草案发给即将合作的各位同事,滕岱莉那儿自然也少不了发了一份。
……
上午10点多钟,边沐刚刚安排实习生小尚礼送走一位中年男患者,搁在桌上的手机振动了几下。
顺手抄起来翻看了一下,哦!陈毓蓉院长发来的短消息。
内容挺简略,说是他们医院一位副院级专家教授最近感觉有所不适,北歧那边跑了总有快十趟了吧,始终没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