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深潭隐龙吟(1 / 2)
杨嬷嬷在锦衾间微微侧首,晨光透过茜纱窗,在她苍白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影。
她并未立即作答,那双惯常精明的眼眸中流转着深沉的思量,仿佛要在这一呼一吸间,将这看似简单的抉择背后可能牵扯的千丝万缕都细细捋过。
她沉吟良久,终是缓缓开口,声音虽透着伤后的虚弱,却仍保持着那份在深宅大院中历练出的沉稳,道:
“既然世子爷主动相赠,老奴以为,不妨就顺水推舟,将这份厚礼转呈尊者。这般举动,既可以试探世子爷的用意,也显了夫人的诚意。”
“可是嬷嬷……”
柳清雅黛眉轻蹙,衣袖下的指尖不自觉地收拢,将上好的云锦料子揉出细密的褶皱。
她未尽的话语悬在唇边,被杨嬷嬷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轻轻止住。
“这终归是世子爷的一番心意。”
杨嬷嬷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个字都似经过千锤百炼,继续道:
“且不论世子是否知晓内情,这份礼既已送到跟前,倒不如借花献佛。若世子当真有意示好,我们便顺水推舟;若另有图谋……”
她微微一顿,眼底掠过一丝精光,道:
“尊者慧眼如炬,又岂会看不出其中端倪?”
柳清雅倏然抬眸,艳丽的面容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诧:
“嬷嬷此言,莫非是在说李牧之当真已经察觉尊者的存在了?”
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颤意。
厢房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那株九叶草在紫檀锦盒中泛着莹莹青光,清灵之气在空气中流转,恍若无声的谶语,将满室静谧都染上了几分莫测的深意。
杨嬷嬷闻言,眼底泛起复杂的神色。
“世子爷城府之深,犹如古井寒潭,这些年来,老奴从未敢说真正看透过。”
她微微叹息,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道:
“不过以老奴对世子性情的了解,或许他确实窥见了些许端倪,这才借着灵植之事投石问路。”
晨光漫过她的侧脸,将那份深思熟虑映照得格外分明。
“若世子当真确知尊者存在,以他素日行事作风,断不会仅以一株灵植相赠。
这般举动,倒更像是…………”
她略作停顿,斟酌着词句,继续道:
“像是在迷雾中试探虚实,欲要借这株灵植,窥见更多蛛丝马迹。”
柳清雅凝神静听,不觉屏住了呼吸。
只见杨嬷嬷缓缓合目,似在积蓄气力,片刻后又道:
“老奴以为,世子此刻应当尚在疑窦丛生之际。这株灵植既是他抛出的问路石,我们不妨就将计就计,且看尊者作何决断。”
正值柳清雅与杨嬷嬷低声叙话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三记轻叩。
那声响极轻极缓,恰似露珠滴落青苔,却让室内众人骤然静默。
翠莺闻声抬眼,见柳清雅微微颔首,便敛衽移步。
素手轻启门扉,但见绵絮垂首立在廊下。
晨光熹微中,她一身青衫素净,鬓发纹丝不乱,看似与寻常丫鬟无异,唯有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隐约透着不同于常人的沉静。
翠莺侧身将人让进室内,绵絮步履轻盈地跨过门槛,在距床榻五步处驻足。
她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恭谨姿态,连衣袂拂动的幅度都显得格外克制。
药香氤氲的厢房里,因着这无声的到来,忽然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肃穆。
绵絮敛衽垂首,纤腰微折,行了个标准得挑不出错处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