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 第1961章 恩许双藩归故土,权敕少帅戍京畿

第1961章 恩许双藩归故土,权敕少帅戍京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光启元年,四月初一的朔朝之上,随着一众有功文臣依次领官受赏,朝会渐渐步入高潮——接下来,便是北伐归来的百余位将官静候封赐。

文官职位的安排,尚属易于更张。如赵斌这般,通过分设诸院、增设相位、析出位同尚书的职衔,既使治民理政更为从容,也因官位宽裕,得以厚待功臣。而这些文臣本就立身于庙堂之上,所谓改制,对他们而言,无非是衙门改悬匾额而已。因此赵斌可以从容推进,待衙署建成、新匾高悬,再一一授职,不显急促。

然而,军队之事却截然不同。自靖康以来,今日立于朝堂的众将,哪一个麾下没有部属?谁身边没有亲信袍泽?封赏将官的同时,也必然牵动其麾下将士的前程与编制。可以说,军制一旦更革,诸将的权责与地位便随之而定。正因如此,赵斌对武将的封赏一直慎之又慎。

直到现在,朝廷里的事情都安稳了,管钱粮的度支院也运行得挺顺,军队的粮饷、税款都需有府库拨转了,赵斌这才觉得时机成熟,可以稳稳当当地开始推行他的军事改革了。

环顾殿上满眼激动之人,赵斌面上浮现一抹微笑,“哎呀,众将官功劳都不小,这突然间孤还真不知从何处着手,既如此,便先从最远了说起吧,段正兴、李阳宁何在?”

一听赵斌此言,大殿之上群臣都是一愣,继而目光齐齐落向大殿后排,那段正兴和李阳宁当下满脸错愕的迈步而出,冲着御阶之上躬身行礼,口称臣侄拜见皇叔。

赵斌含笑摆手:“二位贤侄免礼”,随即正色宣示:“今岁天下大定,大理段和誉献土归附,上表请奉宋为正朔。朕与段兄书信往还,决议设立云南经略府于大理,总辖滇南军民政务”,稍顿,朗声道:“授段正兴云麾将军,领云南经略使,赐金符,总制六诏。”

又转向李阳宁,温言道:“南越李阳焕上表称藩,愿永为属国,且欲留其弟在朝。然朕体恤尔等兄弟情谊,亦不愿行扣押质子之事”。随即正色宣诏:“特授李阳宁云麾将军,领琼管安抚使,加轻车都尉,仍许三年一觐,以全孝悌之义。”

段正兴与李阳宁闻言,面上顿现惊喜之色,当即伏拜于地,恭声应道:“臣等叩谢陛下隆恩!愿陛下万岁,愿大宋江山永固,百姓安康!”

赵斌微微颔首:“平身。二位稍作休整,便可赴任。然在此之间——”他语锋稍顿,抬手示意:“近前听旨。”

二人忙疾步趋前,再度跪于御阶之下。赵斌目光沉凝,声音虽低却字字清晰:“昔年江南旧事,尔等皆为亲历,朕以一人之力尚可定鼎西南,如今坐拥大宋百万雄师,若欲再行当年之事,不过翻掌之易”,赵斌说着语气略一停顿,继而目光如炬看向李阳宁、段正兴二人:“归国之后,何去何从,望尔等慎思明辨。”

段正兴与李阳宁闻言,浑身骤然一颤,方才受封时的欣喜顷刻间荡然无存。二人伏跪在地,额角渗出细密汗珠,连叩首谢恩的嗓音都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臣……谨遵圣谕!"

待赵斌挥手示意退下,二人方敢缓缓起身。他们垂首躬身,步履谨慎地向后退出三步,这才转身走向殿门。

跨出殿门的刹那,四月暖阳迎面照来,段正兴却觉背脊一阵发凉。他不自觉地抬手拭了拭额角,与身侧的李阳宁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人皆在对方眼中读到了相同的惊惧,想起了这位帝王当年的旧识,只觉得这位谈笑间流露的威压,远比千军万马更令人胆寒。

沿着宫道缓缓而行,李阳宁不自觉地攥紧了袖中新领的官印。二人抬眼望向南方天际,却都是默然不语,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江南旧事”四字,当年这位陛下单枪匹马以江湖之身,自江南而起,行雷霆手段,一人而定西南他们又岂会不知?

宫门前的长阶仿佛比来时漫长了许多。二人步履沉重,直至走出宫门很远,仍不敢回头张望。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却照不进心头那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不过这两人终究只是插曲,随着两人离开大殿,今日这朝会封赏的气氛却是愈发热烈,赵斌目光扫过群臣继而缓缓言道:“这边境封完了,便说中央吧,枢密院下设兵部、都督府、三衙禁军三部,先说这兵部。”

赵斌说着目光扫过众将,只把众人看的心悬半空,随即就听赵斌点手笑道:“却不知宗颖何在?”

“臣在此!”

赵斌虚抬右手,眉宇间带着七分期许三分揶揄:“宗卿久理兵部事宜,如今我兵部分有职方、驾部、库部、武选、考功、兵甲、恤赏七司,却不知其中诸般杂务宗卿可有把握?”

“臣启陛下,我国军马百万,每日文书如雪片纷至,臣纵是昼夜操劳,恐难面面俱到啊!”

“如此,那朕便为你选个副手”,说完赵斌不等宗颖作何反应,当下出言点道:“施全何在?”

那边厢施全闻令迈步上前,“末将在!”

“宗颖,你看施全此人如何?”

“施将军心思缜密,这些年来协理军中诸般庶务,劳苦功高。几十万大军的繁杂军务集于一身,尚且处置得游刃有余;如今兵部下属各司署机构齐备,更有众多官吏辅佐协理,想来施将军定能驾轻就熟,不负所托!”

一提起施全,帐中众将无不面露会心笑意。北伐这些年,大家早已看得分明:牛皋虽勇冠三军,更兼一身玄奇运气,但凡军令所指,他总能圆满达成;唯独面对日常军中的琐碎文书,这位猛将就难免头疼。偏偏牛皋因战功累迁至副都统,每日都有不少军务需要经手批阅。若在他这里耽搁了,最终诸事都会堆积到岳飞案头。

无奈之下,岳飞只得折中处置,特为牛皋配了施全这位副手。也正因如此,施全这些年在军中始终未得升迁,一直默默协助牛皋打理军务。

此刻听闻赵斌点名启用这位老兄弟,岳家军众将皆喜形于色。牛皋更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将施全推出武班,使得这位老兄弟一个趔趄跌到宗颖身旁。

宗颖却不以为意,反而含笑向施全点头致意。施全见状,连忙拱手还礼。

御阶之上,赵斌见二人这般融洽,不禁展颜笑道:“好!既如此,日后兵部一应事务,朕就托付二位了。望你二人同心协力,务使我朝大军在考绩、封赠、荫袭、军籍、驿传、厩牧、兵甲等诸事上皆能畅通无阻。”

赵斌说完看向一旁的赵忠,赵忠当下取出圣旨宣读,“朕闻砥柱立中流,必资文武相济;盐梅调鼎鼐,实赖忠勤共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