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1章 危机化解(1 / 2)
“长天,这是咱们新采购的红外报警器。”
苏羽昕拿起设备,指着侧面的接口,“它不仅能触发声光报警。
还能连接到安管队的中控系统和物业经理的手机。
一旦有人非法闯入,30秒内就能同步推送报警信息和抓拍照片。
工程处已经派人在春森彼岸的设备间装了10台。
其他试点小区今天下午就能全部装完。”
赵长天拿起报警器,掂了掂重量。
外壳是防摔的金属材质,手感很扎实。
“各个小区安管队的人都培训过怎么操作了吗?”
他问,“万一报警器误触发,能不能快速处理,别影响业主休息?”
“已经培训过了。”
苏羽昕笑着说,“我们设置了双重验证。
报警器触发后,安管需要在5分钟内到现场确认。
如果是误报,在中控系统上点击‘解除警报’就行,不会反复扰民。
另外,我们还在设备间门口贴了‘设备维护区域。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标识,用的是反光材质,晚上也能看清。
尽量避免业主误闯。”
正说着,周海琼拿着一份《健康讲座时间表》走进来。
表格里详细列着每个试点小区的讲座时间、主题和主讲专家。
“赵总,吴敏已经把健康讲座的时间表做出来了。”
她把表格递到赵长天面前,“杭市的绿城桂语江南明天就有一场。
主题是‘冬季高血压管理’。
主讲人是杭中医院的心内科王主任。
他在老年病防治方面很有经验。
另外,我们还跟社区医院约定——
讲座结束后会给业主免费测血压、血糖,现场解答健康问题。”
赵长天翻看表格,目光停在“春森彼岸1月8日讲座”那一行。
主题是“应急呼叫器使用指南”。
“这个主题选得好。”
他抬头说,“春森彼岸之前出过呼叫器故障。
正好借这个机会教业主正确使用设备,同时澄清华龙的谣言。
让吴敏安排人提前在小区公告栏张贴海报,再在业主群里发通知。
尽量让更多老年业主参加。”
周海琼点头应下,又补充道:“对了赵总。
广市中医院的李主任刚才打电话来,说明天的医疗专员培训。
她会带两台医院的专业监测设备过来。
现场教专员们怎么校准设备,怎么对比数据——
这样培训出来的专员,操作更规范。
也能更好地解答业主的疑问。”
“李主任考虑得很周到。”
赵长天满意地说,“你让吴敏明天提前准备好培训资料。
把咱们的监测设备和医院的设备并排摆放,方便对比教学。
另外,培训结束后安排一场实操考核。
让专员们用两种设备给模拟业主测血压。
误差超过3个汞柱的,要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
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给文件上的字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赵长天抬手看了眼表,时针刚过十一点半。
这时,李诗涵拿着一份签好章的采购意向函走进来。
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赵总,吴宇轩处长已经把章盖好了。
我刚发给周雨薇处长。
她回复说马上传给康泰医疗。
对方已经确认收到,会保留库存到明天中午。
另外,岑知夏那边反馈——
张小磊和王浩的资料已经整理好,发给郑军了。
郑军说下午就补充提交给重庆住建部门。”
赵长天接过意向函,看了眼落款处的公章。
供应链的问题暂时有了着落。
设备安全和医疗服务的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虽然华龙的威胁还在,但黎光的防线已经越来越牢固。
“诗涵。”
赵长天说道,“下午两点业主代表来的时候。
你跟我一起去接待。
把咱们的服务案例和设备检测报告都准备好。
让他们亲眼看到咱们的实力。
另外,通知食堂准备几份适合老年业主的点心。
下午参观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尝——
细节处见真章,咱们要让业主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用心。”
李诗涵点头应下,转身去准备。
赵长天回到办公桌前,拿起《养老升级包试点方案》。
翻到“1月15日落地计划”那一页。
手指在“50个试点小区医疗站升级”
“500台健康监测设备铺设”
“50名医疗专员上岗”的字样上一一划过。
距离试点落地还有11天,挑战还在继续。
但黎光的脚步从未停下。
他拿起笔,在方案上写下“全力以赴,使命必达”八个字。
下午一点多,广市的阳光褪去了清晨的柔和,变得有些刺眼。
黎光物业总部楼下的停车场里。
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停下。
车窗降下,露出老陈布满皱纹却精神矍铄的脸——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中山装,领口系得一丝不苟。
手里还提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业主们托他带来的疑问清单。
林晚晴早已在楼下等候。
她换上了一条浅灰色半身裙,比上午的白色西装多了几分亲和。
见商务车停下,立刻快步迎上去。
“陈叔,辛苦您了,这么热的天还麻烦您跑一趟。”
她伸手拉开车门,顺手接过陈叔手里的帆布包。
“楼上已经准备好了凉白开和绿豆糕。
都是适合叔叔阿姨吃的。”
老陈笑着摆摆手,从车上扶下来另外两位业主代表——
西湖悦府的张阿姨和绿城桂语江南的李伯。
张阿姨穿着碎花衬衫,手里攥着一把折叠扇。
扇面上印着西湖的风景。
李伯则戴着一顶黑色礼帽,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
封面上写着“业主反馈记录”四个大字。
“小林啊,我们可不是来享福的。”
老陈笑着说,“是带着大家伙的疑问来的。
要是你们的服务真像说的那么好。
我们回去就帮你们澄清!”
林晚晴笑着点头:“您放心,今天一定让您三位看个明白。
咱们先去医疗培训室,正好赶上专员们的实操训练。
还能看到广州中医院的专家现场教学呢。”
四人刚走进电梯,李诗涵就拿着平板电脑匆匆赶来。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她正好挤了进来。
“陈叔、张阿姨、李伯,不好意思来晚了。”
她喘着气,把平板电脑递给陈叔,“这是咱们‘养老升级包’的服务案例合集。
里面有128份医疗服务记录。
您三位路上可以先看看。”
老陈接过平板电脑,点开一个视频——
画面里是西湖悦府的王奶奶。
她拿着黎光物业的预约单,在杭州中医院优先就诊。
医生正在给她讲解体检报告。
“这不是王大姐吗?”
张阿姨凑过来看,眼里满是惊讶,“前阵子她还跟我说,去医院挂号要排三个小时队。
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
李诗涵笑着解释:“咱们跟社区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
老年业主只要通过物业预约,就能优先就诊。
还能享受免费的健康评估。
像王奶奶这种有高血压的业主,每月还能免费测四次血压。
数据会同步到社区医院的系统里。
医生能随时跟踪她的健康情况。”
电梯到达15楼,门刚打开,就听到医疗培训室里传来整齐的声音。
“测量血压前,需让业主静坐5分钟。
去除袖带内的空气。
将袖带缠绕在上臂,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广市中医院的李主任穿着白大褂——
正在给50名医疗专员讲解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她面前的桌子上,并排摆放着两台监测设备——
一台是黎光采购的健康监测仪。
另一台是医院的专业设备。
赵长天早已在培训室门口等候。
见陈叔三人走来,立刻迎上去。
“陈叔,欢迎欢迎!”
他伸出手,与陈叔紧紧相握,“今天让您三位来。
就是想让你们亲眼看看咱们的医疗专员是怎么培训的。
咱们的设备是怎么校准的。
也好给其他业主带个准信。”
老陈握着赵长天的手,感受着对方掌心的温度,心里的疑虑少了几分。
“赵总,咱们就开门见山。”
他指了指桌上的设备,“华龙说你们的设备是‘三无产品’。
测量数据不准。
今天我们就想看看,这设备到底靠不靠谱。”
赵长天笑着点头,示意李主任继续演示。
只见一名医疗专员走上前,先让旁边的同事静坐5分钟。
然后用黎光的监测仪给她测血压——
屏幕上显示“收缩压125hg,舒张压80hg”。
紧接着,李主任用医院的专业设备再次测量结果显示——
“收缩压124hg,舒张压79hg”。
两组数据几乎一致。
“大家看到了。”
李主任拿起话筒,声音清晰有力,“黎光采购的这批设备——
通过了国家医疗器械认证。
测量误差在±1hg以内,符合一级标准。
我们医院的设备每周都会校准一次。
今天特意带来跟黎光的设备做对比。
就是为了证明,这些设备的准确性是有保障的。”
张阿姨凑到设备前,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认证标识。
又摸了摸设备的外壳。
转头对老陈说:“老陈,这设备看着挺正规的,不像华龙说的那样。
我上次在西湖悦府测的血压,比社区医院高了5个汞柱。
现在看来,可能是我当时没静坐够时间。”
李主任听到这话,立刻解释道:“张阿姨,您说的这种情况很常见。
测量血压时,情绪紧张、刚爬完楼梯、袖带缠绕过紧。
都会导致数据偏差。
咱们的医疗专员培训时,会重点学习这些注意事项。
上门服务时,也会先跟业主沟通。
确保测量环境符合要求,数据准确可靠。”
赵长天指着墙上的大屏幕,上面显示着医疗专员的培训课程表——
从老年突发疾病急救、健康监测设备操作。
到沟通技巧、服务礼仪。
整整10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陈叔,您看——”
他说,“咱们的医疗专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
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通过实操考核。
不合格的绝对不能上岗。
就拿急救来说,每个专员都要学会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
还要能熟练使用除颤仪。
这些都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救业主的命。”
老陈看着课程表,又看了看正在认真练习心肺复苏的专员们。
心里的疑虑渐渐消散。
“赵总,我还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