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 第2541章 危机化解

第2541章 危机化解(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长天,这是咱们新采购的红外报警器。”

苏羽昕拿起设备,指着侧面的接口,“它不仅能触发声光报警。

还能连接到安管队的中控系统和物业经理的手机。

一旦有人非法闯入,30秒内就能同步推送报警信息和抓拍照片。

工程处已经派人在春森彼岸的设备间装了10台。

其他试点小区今天下午就能全部装完。”

赵长天拿起报警器,掂了掂重量。

外壳是防摔的金属材质,手感很扎实。

“各个小区安管队的人都培训过怎么操作了吗?”

他问,“万一报警器误触发,能不能快速处理,别影响业主休息?”

“已经培训过了。”

苏羽昕笑着说,“我们设置了双重验证。

报警器触发后,安管需要在5分钟内到现场确认。

如果是误报,在中控系统上点击‘解除警报’就行,不会反复扰民。

另外,我们还在设备间门口贴了‘设备维护区域。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标识,用的是反光材质,晚上也能看清。

尽量避免业主误闯。”

正说着,周海琼拿着一份《健康讲座时间表》走进来。

表格里详细列着每个试点小区的讲座时间、主题和主讲专家。

“赵总,吴敏已经把健康讲座的时间表做出来了。”

她把表格递到赵长天面前,“杭市的绿城桂语江南明天就有一场。

主题是‘冬季高血压管理’。

主讲人是杭中医院的心内科王主任。

他在老年病防治方面很有经验。

另外,我们还跟社区医院约定——

讲座结束后会给业主免费测血压、血糖,现场解答健康问题。”

赵长天翻看表格,目光停在“春森彼岸1月8日讲座”那一行。

主题是“应急呼叫器使用指南”。

“这个主题选得好。”

他抬头说,“春森彼岸之前出过呼叫器故障。

正好借这个机会教业主正确使用设备,同时澄清华龙的谣言。

让吴敏安排人提前在小区公告栏张贴海报,再在业主群里发通知。

尽量让更多老年业主参加。”

周海琼点头应下,又补充道:“对了赵总。

广市中医院的李主任刚才打电话来,说明天的医疗专员培训。

她会带两台医院的专业监测设备过来。

现场教专员们怎么校准设备,怎么对比数据——

这样培训出来的专员,操作更规范。

也能更好地解答业主的疑问。”

“李主任考虑得很周到。”

赵长天满意地说,“你让吴敏明天提前准备好培训资料。

把咱们的监测设备和医院的设备并排摆放,方便对比教学。

另外,培训结束后安排一场实操考核。

让专员们用两种设备给模拟业主测血压。

误差超过3个汞柱的,要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

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给文件上的字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赵长天抬手看了眼表,时针刚过十一点半。

这时,李诗涵拿着一份签好章的采购意向函走进来。

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赵总,吴宇轩处长已经把章盖好了。

我刚发给周雨薇处长。

她回复说马上传给康泰医疗。

对方已经确认收到,会保留库存到明天中午。

另外,岑知夏那边反馈——

张小磊和王浩的资料已经整理好,发给郑军了。

郑军说下午就补充提交给重庆住建部门。”

赵长天接过意向函,看了眼落款处的公章。

供应链的问题暂时有了着落。

设备安全和医疗服务的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虽然华龙的威胁还在,但黎光的防线已经越来越牢固。

“诗涵。”

赵长天说道,“下午两点业主代表来的时候。

你跟我一起去接待。

把咱们的服务案例和设备检测报告都准备好。

让他们亲眼看到咱们的实力。

另外,通知食堂准备几份适合老年业主的点心。

下午参观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尝——

细节处见真章,咱们要让业主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用心。”

李诗涵点头应下,转身去准备。

赵长天回到办公桌前,拿起《养老升级包试点方案》。

翻到“1月15日落地计划”那一页。

手指在“50个试点小区医疗站升级”

“500台健康监测设备铺设”

“50名医疗专员上岗”的字样上一一划过。

距离试点落地还有11天,挑战还在继续。

但黎光的脚步从未停下。

他拿起笔,在方案上写下“全力以赴,使命必达”八个字。

下午一点多,广市的阳光褪去了清晨的柔和,变得有些刺眼。

黎光物业总部楼下的停车场里。

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停下。

车窗降下,露出老陈布满皱纹却精神矍铄的脸——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中山装,领口系得一丝不苟。

手里还提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业主们托他带来的疑问清单。

林晚晴早已在楼下等候。

她换上了一条浅灰色半身裙,比上午的白色西装多了几分亲和。

见商务车停下,立刻快步迎上去。

“陈叔,辛苦您了,这么热的天还麻烦您跑一趟。”

她伸手拉开车门,顺手接过陈叔手里的帆布包。

“楼上已经准备好了凉白开和绿豆糕。

都是适合叔叔阿姨吃的。”

老陈笑着摆摆手,从车上扶下来另外两位业主代表——

西湖悦府的张阿姨和绿城桂语江南的李伯。

张阿姨穿着碎花衬衫,手里攥着一把折叠扇。

扇面上印着西湖的风景。

李伯则戴着一顶黑色礼帽,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

封面上写着“业主反馈记录”四个大字。

“小林啊,我们可不是来享福的。”

老陈笑着说,“是带着大家伙的疑问来的。

要是你们的服务真像说的那么好。

我们回去就帮你们澄清!”

林晚晴笑着点头:“您放心,今天一定让您三位看个明白。

咱们先去医疗培训室,正好赶上专员们的实操训练。

还能看到广州中医院的专家现场教学呢。”

四人刚走进电梯,李诗涵就拿着平板电脑匆匆赶来。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她正好挤了进来。

“陈叔、张阿姨、李伯,不好意思来晚了。”

她喘着气,把平板电脑递给陈叔,“这是咱们‘养老升级包’的服务案例合集。

里面有128份医疗服务记录。

您三位路上可以先看看。”

老陈接过平板电脑,点开一个视频——

画面里是西湖悦府的王奶奶。

她拿着黎光物业的预约单,在杭州中医院优先就诊。

医生正在给她讲解体检报告。

“这不是王大姐吗?”

张阿姨凑过来看,眼里满是惊讶,“前阵子她还跟我说,去医院挂号要排三个小时队。

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

李诗涵笑着解释:“咱们跟社区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

老年业主只要通过物业预约,就能优先就诊。

还能享受免费的健康评估。

像王奶奶这种有高血压的业主,每月还能免费测四次血压。

数据会同步到社区医院的系统里。

医生能随时跟踪她的健康情况。”

电梯到达15楼,门刚打开,就听到医疗培训室里传来整齐的声音。

“测量血压前,需让业主静坐5分钟。

去除袖带内的空气。

将袖带缠绕在上臂,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广市中医院的李主任穿着白大褂——

正在给50名医疗专员讲解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她面前的桌子上,并排摆放着两台监测设备——

一台是黎光采购的健康监测仪。

另一台是医院的专业设备。

赵长天早已在培训室门口等候。

见陈叔三人走来,立刻迎上去。

“陈叔,欢迎欢迎!”

他伸出手,与陈叔紧紧相握,“今天让您三位来。

就是想让你们亲眼看看咱们的医疗专员是怎么培训的。

咱们的设备是怎么校准的。

也好给其他业主带个准信。”

老陈握着赵长天的手,感受着对方掌心的温度,心里的疑虑少了几分。

“赵总,咱们就开门见山。”

他指了指桌上的设备,“华龙说你们的设备是‘三无产品’。

测量数据不准。

今天我们就想看看,这设备到底靠不靠谱。”

赵长天笑着点头,示意李主任继续演示。

只见一名医疗专员走上前,先让旁边的同事静坐5分钟。

然后用黎光的监测仪给她测血压——

屏幕上显示“收缩压125hg,舒张压80hg”。

紧接着,李主任用医院的专业设备再次测量结果显示——

“收缩压124hg,舒张压79hg”。

两组数据几乎一致。

“大家看到了。”

李主任拿起话筒,声音清晰有力,“黎光采购的这批设备——

通过了国家医疗器械认证。

测量误差在±1hg以内,符合一级标准。

我们医院的设备每周都会校准一次。

今天特意带来跟黎光的设备做对比。

就是为了证明,这些设备的准确性是有保障的。”

张阿姨凑到设备前,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认证标识。

又摸了摸设备的外壳。

转头对老陈说:“老陈,这设备看着挺正规的,不像华龙说的那样。

我上次在西湖悦府测的血压,比社区医院高了5个汞柱。

现在看来,可能是我当时没静坐够时间。”

李主任听到这话,立刻解释道:“张阿姨,您说的这种情况很常见。

测量血压时,情绪紧张、刚爬完楼梯、袖带缠绕过紧。

都会导致数据偏差。

咱们的医疗专员培训时,会重点学习这些注意事项。

上门服务时,也会先跟业主沟通。

确保测量环境符合要求,数据准确可靠。”

赵长天指着墙上的大屏幕,上面显示着医疗专员的培训课程表——

从老年突发疾病急救、健康监测设备操作。

到沟通技巧、服务礼仪。

整整10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陈叔,您看——”

他说,“咱们的医疗专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

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通过实操考核。

不合格的绝对不能上岗。

就拿急救来说,每个专员都要学会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

还要能熟练使用除颤仪。

这些都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救业主的命。”

老陈看着课程表,又看了看正在认真练习心肺复苏的专员们。

心里的疑虑渐渐消散。

“赵总,我还有个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