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王瑞凤铩羽而归,李尚武当场被扣(2 / 2)
墨绿色的桌布铺得平整,没有一丝褶皱。墙上挂着几张军事训练图片和“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红色标语。
窗户玻璃擦得锃亮,窗外是招待所院内苍翠的松柏。
工作人员悄无声息地送上三杯清茶,然后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
王瑞凤端坐着,目光平静地看着桌面;李尚武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杆挺直;晓阳则微微侧身,观察着会议室的环境。
过了约莫五六分钟,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材高大、面色严肃中透着红润的干部走了进来,正是带队的、督导组组长严恪己。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严恪己进门后,脸上露笑,主动向站起身的王瑞凤伸出手,动作幅度不大:“瑞凤市长!没想到你还亲自到招待所来关心我们的工作,辛苦了!”
王瑞凤也笑着伸出手,与严恪己轻轻一握,随即放开:“严厅长,您这是说哪里话!您和督导组的同志们百忙之中到我们东原指导工作,是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才对!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严恪己摆摆手,依旧保持着那种淡淡的笑容:“瑞凤市长,你这是在批评我们督导组给地方添乱啊。”这话半是玩笑,半是试探,语气微妙。他的目光随即转向王瑞凤身后的李尚武和邓晓阳。
王瑞凤立刻侧身介绍:“严厅长,这位是我们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尚武同志。这位是市政府秘书长晓阳同志。”
严恪己与李尚武、邓晓阳依次轻轻握手,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声“你好”。
一番必要的礼节性寒暄后,各自在会议桌旁落座。严恪己自然坐在了主位,王瑞凤坐在他对面,李尚武和邓晓阳分坐两侧。严恪己脸上那点勉强的笑容迅速收敛,恢复了惯有的严肃表情。他没有带任何随从人员,独自面对东原市的三位领导。
“瑞凤市长,”严恪己开门见山“按照规定啊,我们督导组在工作期间,原则上是不方便与地方党政领导见面的,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调查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过,既然……有领导打了招呼,我们肯定要服从组织原则。”
他在这里微妙地停顿了一下,目光似有若无地从王瑞凤脸上扫过,“今天破例和几位见面,主要是基于对地方工作的尊重,也借此机会,把我们初步了解的一些情况,做个通报,听听地方的看法。”
王瑞凤身体微微前倾,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语气诚恳:“严厅长请讲,我们一定积极配合督导组的工作,有什么问题,我们绝不回避,坚决整改。”
严恪己翻开面前的一个黑色硬皮笔记本,看了一眼上面记录的要点,然后抬起头,目光平稳地扫过三人,最后落在王瑞凤脸上:“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基本可以认定,田嘉明同志在担任平安县政法委副书记期间,确实给了社会人员葛强一批制式手枪子弹,数量是五十发。正是因为这批子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葛强后续设法获取枪支的念头,并最终使用获取的枪支制造了震惊全省的东洪县枪击案,导致东投集团两名干部不幸死亡。可以说,田嘉明同志违规提供弹药,是这起恶性案件的一个重要诱因。这个基本脉络,证据链比较清晰,我们已经查实。现在需要进一步核实的,一是子弹流转的具体细节和背景,二是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没有按照重大事件要求及时、如实上报,导致问题被掩盖至今,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他合上笔记本,身体向后靠向椅背,姿态显得放松了些,但语气依旧强硬,甚至更为凝重:“所以,我们现在要查的是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田嘉明提供弹药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相关责任;二是瞒报事件的组织责任和领导责任。如果不是因为当初的瞒报,按照正常的办案程序和时效,田嘉明同志的问题,恐怕早就应该进入司法程序了。” 他特意将“早就应该进入司法程序”这几个字放缓了语速,加重了语气,其含义不言自明。
在他的初步判断里,田嘉明的问题已不仅仅是违纪。
王瑞凤心中凛然,知道对方果然是有备而来,而且掌握了相当扎实的证据,态度强硬。硬扛着否认或者一味推诿是下策,只会激化矛盾。
她迅速调整了一下策略,甚至带着几分沉痛:“严厅长,督导组工作效率很高,查清的事实清楚,依据也很充分,这一点我们市委、市政府完全认可。接下来,我们一定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政法系统,加强干部管理教育,特别是在枪械弹药管理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上,一定会进行严肃整顿,吸取深刻教训,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王瑞凤想着话题引向内部整改、加强教育、完善制度的层面,这是一种常见的化解危机策略,将具体个人的责任转化为集体反思和制度完善,以期降低处理的烈度。
然而,话还没说完,严恪己就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桌面,打断了她:“瑞凤市长,抱歉打断一下。”
他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一丝笑意,“关于内部教育、完善制度,这都是后话,是问题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当然必要。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依法依规进行定性处理。如果按照我们调查所显示的性质来看,田嘉明同志的问题,恐怕不是简单的内部教育、纪律处分所能涵盖的,很可能需要从法律层面来研究。这一点,定性必须要准确,这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王瑞凤心里一沉,知道对方思路清晰,寸步不让,紧紧抓住了“依法依规处理”这个要害。
她立刻争辩道,语气也加强了几分:“严厅长,您关于需要依法依规处理的这个原则,我们完全赞同。但是,对于您刚才提到的‘定性’问题,我认为还有待商榷,需要更全面地看待。首先,田嘉明同志当时给出的子弹,是否就是后来涉案枪支使用的同一批子弹,还需要严格的技术鉴定来最终确认,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基本的证据规则;其次,葛强购买枪支、持枪杀人,主因是他个人的极端违法犯罪意图,不能将主要责任推到田嘉明同志几年前违规提供子弹这件事情上,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推卸主犯责任,这种逻辑我们不能采信。”
她观察了一下严恪己的反应,见对方面无表情,便继续阐述,语气转为恳切:“更重要的是,严厅长,我们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一个干部。田嘉明同志到任东洪县以来,在整治当地混乱的社会治安、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反腐败工作方面,是敢于碰硬、做出了实实在在成绩的,在基层群众中是有威望的。他更是我们市里不久前刚刚表彰过的抗洪抢险英雄,是立了大功的!对于这样的干部,我们市委、市政府的意见是明确的,就是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因为一时一事的过失,就全盘否定一个干部多年的努力和贡献。所以,我恳请严厅长和督导组的同志们,能充分考虑到我们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和人性的复杂,在提出处理意见时,能够客观公正,留有余地,给干部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王瑞凤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承认了部分事实,又对关键点提出了质疑,更强调了田嘉明的功劳和基层的实际,试图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组织原则争取回旋空间。
严恪己听完,沉默了片刻,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些,但立场未变:“瑞凤市长,你的心情,你为干部考虑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我只能跟你说声对不起啊。省委政法委交给我的任务,就是查清事实真相,并依据事实和法规,提出负责任的、不掺杂水分的处理建议。至于最终涉及到党纪国法的问题,自有纪委和司法机关去独立裁定。也请你理解我的难处和职责所在。”
王瑞凤不甘心,她知道仅仅靠说道理很难打动铁面的严恪己,试图施加一些压力,点明背后的关系网:“严厅长,您坚持职责,我们理解。您看这样行不行,关于田嘉明同志问题的具体情况和我们的看法,我和于伟正书记会亲自去省里,向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沟通汇报,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
果然,一听这话,严恪己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语气也变得生硬起来,带着明显的不悦:“瑞凤市长!如果你和于伟正同志这样做,那就是在干预我们督导组独立办案了,是在给上级领导出难题!我不建议你这样做。如果地方上的领导都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去找上级说情、打招呼,那还要我们督导组下来干什么?这件事,必须在我们这个层面来处理!”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而紧张。李尚武见僵持不下,王瑞凤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便试图打个圆场,脸上挤出一些笑容,插话道:“严厅长,您看,大家都是自己同志,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田嘉明这个事情,确实他有错误,该批评批评,该处理处理,但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他事出有因?当时基层弹药管理也比较混乱,而且毕竟没有造成最直接的严重后果……”
严恪己的目光转向李尚武,带着一种冷冽的审视。他盯着李尚武看了几秒钟,直看得李尚武脸上的笑容有些发僵,才缓缓说道:“李尚武同志,你不说话,我倒差点忘了啊。本来,按计划下一个就要找你核实情况。既然你今天也来了,正好,一会儿你就不要走了,我们有些事情需要向你详细了解。”
李尚武闻言,脸色一变,愕然笑道:“严厅长,您……您这是什么意思?
严恪己面无表情:“根据我们初步调查和几位相关经办人员的推断,当初决定压下田嘉明涉枪事件不报,这个命令,很可能就是你这位当时副市长下达的。所以,我们需要你留下来,配合调查,把当时的情况说清楚。”
李尚武的脸一下子涨红了,他万万没想到,严恪己竟然一点情面都不讲,当场就要扣下他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局长、副市长!
王瑞凤也急了,火气一下子冒了上来。她本就是直脾气,此刻见严恪己如此不通情理,不仅不给田嘉明留余地,还要当场扣留市政府的党组成员,声音不禁提高带着明显的怒意:“严厅长!你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李尚武同志是省管干部,是东原市的副市长!你一句话说留下配合调查就留下?还有没有组织程序!要对他进行谈话,是否需要通过市委,甚至向省委组织部备案?”
严恪己并不动怒,反而显得更加冷静,甚至嘴角牵动了一下。他从容地从面前的文件袋里抽出一份材料,看了一眼,然后平静地看向王瑞凤,目光坦然:“王市长,关于需要李尚武同志配合调查一事,其必要性和初步依据,我们已经向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作过汇报,并获得了原则同意。如果你不相信,或者认为程序有问题,现在就可以打电话去省委政法委办公室核实。”
王瑞凤当然不能当场打电话核实,那样就等于直接顶撞上级机关,质疑其权威,事情就再无转圜余地。
于伟正交给她的任务是来沟通协调,争取主动,不是来送人头的,而且这关系到东原市班子的颜面。她强压着胸中翻涌的火气,尽量使自己的语气保持平稳,:“严厅长,我可提醒你,李尚武同志是被列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考察人选的人,考察程序都已经结束了!等大会闭幕,省里调整干部时,他就是我们东原市的政法委书记!现在他也是市政法委副书记,说起来,和你们也算是一个系统的同志!这样对待一个即将走上更重要岗位的同志,我看并不妥当?”
严恪己听完,语气也更加不客气:“瑞凤市长,如果你是想从我这里走门路、开口子,那我明白告诉你,此路不通!我今天已经算是破例了,看在……某些领导的面子上,至于尚武同志是否晋升,那是组织考虑的事情,与我们现在需要他配合调查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王瑞凤知道再说下去也无益,挤笑说道:“那好,严厅长,我只问最后一句,田嘉明这件事,还有没有通融的余地?能不能给他留条路,留碗饭吃?”
严恪己与王瑞凤对视着,目光没有任何躲闪。他郑重的缓缓地摇了摇头,一字一顿地说:“对于害群之马,必须坚决清除出干部队伍。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王瑞凤长叹一口气,知道再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口舌。她面无表情地说:“既然如此,严厅长,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说完,王瑞凤转身就向门口走去。邓晓阳立刻跟上。李尚武脸色尴尬,站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严恪己在他身后说道:“尚武同志,请你留下。”
李尚武到底是经历过风浪的人,短暂的慌乱后,反而镇定下来。他自嘲地笑了笑,对王瑞凤说:“市长,您和秘书长先回去吧。严厅长也是依法办事,我配合调查就是了。”
他又转向严恪己,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几分试探:“严厅长,关于子弹那件事,我提个建议,能不能……内部消化处理?毕涉案人员也抓到了,该判的判,这事是不是就可以结了?”
严恪己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尚武,语气异常严厉:“尚武同志!我必须严肃地批评你!你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非常危险!这是典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如果都像你这样想,国家的法律、党的纪律,岂不是成了儿戏?!”
李尚武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严恪己说道:“你也不要意外,我们了解清楚了,那个时候,你正是田嘉明的直接领导,他是平安县政法委的副书记,你是平安县政法委书记,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你能说你没有责任吗?”
李尚武道:“严厅长,我,我有责任。”
严恪己道:“这就对了嘛,我们明天就要和田嘉明同志见面,这个事情,明天,咱们就彻底解决,由我们出建议处理报告,事情拖了几年了,是该有个结果了。”
李尚武心情沉重的道:“严厅长,眼下我也走不了,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处理?”
严厅长看局面确实闹得有些应僵硬,就说道:“尚武同志啊,咱们都是老政法,我多给你啰嗦几句,我们的建议,对你不予提拔使用,调整分工,郑红旗同志向东原市委市政府做出深刻检讨,对市公安局副局长孙茂安同志建议免职,对田嘉明追究刑事责任,东原市委市政府,要做全省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