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孩子(1 / 2)
许是乐极生悲,在江绾接连收到几个好消息后,坏消息也接踵而至。
除了太卜令真假难辨的星象卜辞外,临江王被俘与玉枝突然消失的音讯,也似乎令她身处的局势再次陷入了水火。
北羌来犯,里应外合。这是针对她的必死局,是宁愿祸乱国土也要赶她下台的绝对手段。
她走可以,但以后呢?天下大乱时隐居于世?哪有绝对的隐居之所呢?
更何况,那些支持她的人,又该如何自保?
“娘娘,北羌使臣已到,您该入席了。”
侍官的催促声拉回了江绾的思绪,她望向镜中的自己,初春已至,如今,她二十五了。
十九岁,她为了日后的荣华而入宫,六年过去,荣华傍身,她却独剩迷茫与困惑。
“走吧。”她抚了抚镜沿,似是在同镜中人说,也是在给侍官回话。
踏入殿门,赵时洲早已陪伴在北羌使臣左右,二人侃侃而谈,气氛和乐融融。
思勒也在席上,许是知道自己将要回国了,他整个人看起来比大火那日要精神不少。
“参见太后娘娘。”
席上众人异口同声地跪拜,江绾点了点头,示意免礼。
“陛下身体抱恙,哀家代为出席。”
“臣久闻圣躬违和,故特携北羌雪域益气珍品入朝,愿陛下早日康健。”使臣微微一拜。
“有心了。”江绾笑笑,并不多做感谢。
“之前商议北羌从燕州十城退兵一事,不知你们的可敦与大将军考虑如何了?”
堂下气氛凝滞,都没想到江绾一上来就迫不及待议论这件事,连个客套话都不问。
“臣已将娘娘的意思送回皇宫,不过可敦有孕,孕中妇人最是辛劳,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政事繁冗,难免有疏忽之时。”使臣搪塞道。
江绾蹙眉,偏头问道:“那你千里迢迢来此为何?见一见你家特勤是否安好?”
她的话音刚落,叶肃便带着皇城卫将思勒围作一团。他们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不给出准确的答复,想换人,免谈。
“娘娘...您这...”使臣见势不妙,连忙站起了身子,“臣又没说大将军不同意!”
“哦?那敢问大将军的意思是什么?”江绾问道。
她之所以这么急,就是忌惮可敦肚子里那位新储君。婴孩好掌控,若非战时,北羌未必会要思勒回去。
更何况如今玉枝那边恐是遭遇不测,杜子牛与耶可聿的消息迟迟未传入京中,如果他们奔去了北羌,那耶可聿一定会主张册立未出世的皇嗣。
“退兵三城,交付特勤后,再退两城。”使臣憋着一口气说道。
“五城。”江绾的语气不容拒绝。
“娘娘,这是朝堂不是菜场,哪有如此讨价还价...”
“七城。”江绾打断了他的话语,挥了挥手,命叶肃将长剑架在了思勒的脖间。
使臣望着这一幕顿时后背生凉,大昭太后果然如齐王所说,根本不会管临江王的死活,若不是齐王在民间造势,激起各方就‘临江王被俘,北羌有辱大昭皇室’一事的气焰,他怕是连来此谈判的机会也没有。
“娘娘,临江王可还是在我们手中呢!”使臣硬着头皮威胁道。
“八城。”
江绾每说一句,思勒脖间的刀就近一分。
“五城!五城就五城!”使臣抬手,答应了这一条件。
郭甫闻讯抽出早已备好的契书,展至使臣身前,道:“退兵五城,于汇川交换人质后,退至同涯。”
“七城?”使臣不可置信。
只要弃两城,便等同于他们将这一个冬日在窑阳外修筑的地基全部舍弃,弃七城,那与白来一趟何异?
江绾扯了扯嘴角,签的是弃七城,实际上能得到的只有五城,因为北羌是一定会出尔反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