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严惩不贷(2 / 2)
随着众人行礼结束,一晚上憋着睡不着的淳于越再也忍不了的第一个站了出来。
“王上,臣有要事要奏。”看着淳于越那一张憋得涨红的脸,嬴政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知道这是对于甘家跟杜家那些个世家下手的事情,让这个满嘴都是仁义道德的儒家魁首坐不住了。
“淳于博士,有事情,但说无妨。”嬴政语气冷漠的说道。
“臣敢问,王上为何诛尽甘家,杜家满门?”淳于越一脸气愤的说道。
听到这,朝堂上的所有人都不免看傻子一样看着淳于越的,毕竟,谁不知道杜家跟甘家居然敢让刺客刺杀王上的公子跟公主,关键,还是想团灭的那种,这对于谁家,都是不能忍的事情的。这如果都能忍下去,那么大秦的王位都得换世家上来坐坐了。
嬴政那双如鹰隼般的眼睛,紧紧盯着淳于越,随后说道,“怎么,淳于博士是不知道他们被诛杀的原因吗?寡人记得寡人有昭告大秦上下的啊。”
淳于越挺直了脊背,义正言辞道:“臣自然知晓他们犯下大罪,可株连九族,实在过于严苛。那些无辜的妇孺孩童,他们何罪之有?王上此举,有违仁德之道啊。”
嬴政冷哼一声,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淳于越,“淳于博士,乱世当用重典。若此次不严惩,日后世家大族皆有效仿之举,我大秦王室安危何在?天下秩序又何以维系?那些妇孺孩童虽无辜,可他们身处世家,享受世家带来的荣华富贵,便也需承担世家犯错后的后果。寡人要的,是大秦长治久安,是铁血秩序,而非妇人之仁。”
朝堂之上,众人皆屏气凝神,不敢言语。淳于越却毫不退缩,继续说道:“王上,仁者爱人,若一味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虽能震慑一时,却难以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望王上三思啊。”
嬴政怒极反笑,“淳于博士,你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可这天下,若没有强硬的手段,如何能统一?如何能安定?那些世家大族,仗着自身的势力,肆意妄为,若不加以严惩,他们只会更加猖狂。寡人此举,正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警示,让他们知道,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淳于越还想再争辩,嬴政却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此事寡人已决,淳于博士不必再多言。若再有此等妄议朝政、阻挠法令之举,休怪寡人不念你为扶苏老师之情。”说罢,嬴政不再看他,目光转向朝堂众人,“还有何事要奏?”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皆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淳于越站在原地,面色涨红,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懑,却又不敢再出言反驳。
此时,李斯微微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嬴政,又迅速低下,心中暗自思忖,这淳于越也真是大胆,竟敢在朝堂之上如此直谏,也不看看如今王上的态度。
王老将军则是一脸凝重,他深知王上此次的决心不可动摇,这淳于越怕是难以改变局面了。
过了一会儿,朝堂上一位大臣犹豫了片刻,缓缓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王上,臣有一事要奏。近日边境传来消息,有异族在边境蠢蠢欲动,似有侵犯之意。”
嬴政听闻,眉头微微一皱,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传令边境守军,加强戒备,若有异族敢来犯,格杀勿论。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探明其意图,若其有归降之意,可酌情接纳;若执迷不悟,那便让大秦的铁骑踏平他们的部落。”那大臣连忙应道:“遵旨。”
随后,又有几位大臣依次奏报了一些各地的事务,嬴政都一一做出指示。朝堂上的气氛渐渐缓和了一些,但淳于越依旧站在原地,神情落寞。
他心中明白,自己的谏言未能改变王上的决定,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挫败。他一直秉持着儒家的仁义之道,希望王上能够以仁德治理天下,可如今看来,自己的想法与王上的理念相差甚远。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陆续退朝。淳于越失魂落魄地走出麒麟殿,两个同为儒家出身的大臣对视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去。其中一个轻声说道:“淳于夫子,王上心意已决,此事怕是难以更改了。您又何苦在朝堂之上如此强谏呢?”
淳于越长叹一声,“我身为大秦博士,长公子之师,若不能为那些无辜之人发声,又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只是可惜,我这番苦心,怕是无人能懂了。”
说罢,他摇了摇头,缓缓离去。留在原地的两个大臣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皆是感慨万千。
要知道嬴政以法为剑,斩断私门勾连,虽血腥却立威信。淳于越之怒,是旧世儒生的悲鸣;而嬴骜之决,则是新秩序的奠基。
雨声淅沥,仿佛天地亦在低语:乱世用重典,非暴也,乃不得已也。嬴骜看着窗外,听着小黑说的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后,收回目光,低声叹道:“法若无威,国将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