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 第21章 书院的第一缕甜香

第21章 书院的第一缕甜香(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了冬,虽已经入了春,但书院的青砖地上总覆着一层薄霜,清晨时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

萧承安(沈文烬)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先去后院的灶房帮张嬷嬷烧火——灶膛里的柴火是萧承煦让人送来的上好松枝,点燃后冒着淡淡的松烟,暖意顺着灶膛漫出来,把整个灶房烘得暖洋洋的。

“先生,今天要教我们写‘福’字吗?”阿桃捧着砚台跑进来,小脸上沾了点墨渍,像只花脸猫。

她身后跟着几个年纪稍大的姑娘,手里端着刚磨好的墨汁,砚台里还浮着几片晒干的桂花——是秋天时孩子们一起摘的,留到现在,想给墨汁添点香味。

萧承安笑着点头,用布巾擦了擦阿桃脸上的墨渍:“今天不仅写‘福’字,还要教你们包红薯——萧大哥让人送了一马车蜜薯,埋在灶膛里烤,等下就能吃了。”

萧承煦和萧承安约定,以后萧承安喊萧承煦萧大哥。

话音刚落,院门口忽然传来马蹄声——萧承煦来了。

他没穿朝服,只着一身素色锦袍,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扛着几捆新的棉絮。

“看你们灶房冒烟,就知道在忙。”他走进灶房,把食盒放在案上,打开时露出里面的糖霜——是给孩子们拌红薯用的,“昨天听幺舅舅说,孩子们的棉袄有点薄,我让人赶制了几匹棉絮,等下让嬷嬷们给孩子们添进去。”

萧承安接过棉絮,指尖触到蓬松的棉朵,暖得心里发颤:“兄长总记挂着这些。”

“自家弟弟的事,哪能不记挂?”萧承煦拍了拍他的肩,目光扫过灶膛,“烤红薯好了没?我也想尝尝。”

孩子们顿时围了过来,萧承安用铁钩勾出灶膛里的红薯——外皮烤得焦黑,裂开的缝里渗出琥珀色的糖汁,香味瞬间漫满整个院子。

他掰开一个递给萧承煦,又给每个孩子分了一块,阿桃咬了一口,烫得直呼气,却舍不得吐:“好甜!比上次萧大哥送的蜜饯还甜!”

萧承煦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又看了眼身边温和分红薯的弟弟,忽然觉得——比起朝堂上的尔虞我诈,这书院里的烟火气,才是真正的安稳。

……

元宵夜前一天,书院里张灯结彩。陆锦棠带着姑娘们剪窗花,红纸上剪出来的喜鹊、福字,贴满了每个窗户。

杨明汐则在灶房里忙活着,泡发木耳、清洗猪肉,准备包饺子的馅料。

萧承安和萧承煦则在院子里写春联,墨汁里掺了少量朱砂,写出来的字红透透亮,映着雪光格外好看。

“兄长,这副春联贴在书院大门上吧。”萧承安举起写好的联子,上面是“书声满院皆童趣,暖意盈门是故园”,“以前在书院过年,只有嬷嬷和几个孩子,冷冷清清的,现在虽然是元宵夜,但总算热闹了,我们就补过一个除夕吧。”

萧承煦接过联子,帮他扶着纸边:“以后每年除夕,我都来陪你们过。”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以后府里可能就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院子,不如这里热闹。”

萧承安抬头看了萧承煦一眼,心中无意识的笑了笑,看来兄长以后会定居江南啊!

傍晚时,饺子下锅了。灶房里的大锅里冒着热气,饺子在水里翻滚,像一群白胖的小元宝。孩子们围在灶台边,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锅,阿桃还主动帮杨明汐摆碗筷,小手里的瓷碗擦得干干净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