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一个篱笆三个桩,搞个合作社行不行?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一个篱笆三个桩,搞个合作社行不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龙就多了一些时间,时不时的回一趟四队——冬天又开始了转圈请客吃饭。

李俊贤他们已经收拾行装准备回了——其实不太想回的。有想家的,但想想回到家里,那生活条件肯定达不到现在的状态,一个个就有点不太乐意。

李俊贤是明确表示,他打算明年早早过来,如果能在这边落户是最好的。

陈前进虽然没说,但意思也差不多,倒是李俊海还犹豫着。

李俊峰把家里的孩子已经接过来在这边上学了,他是铁了心要把家安在这里的。

虽然现在户口还没办下来,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因为不是周末,顾晓霞和孩子都没过来,李龙拿着买来的电火锅炖着鱼汤。

这里面是一个大花鲢的头。这条大花鲢是李龙和陶大强从东大沟砸冰窟窿捞上来的。

当初东大沟那边发洪水,洪水退去后,东大沟里有好几个大坑水还存着,里面有鱼。

那几个大坑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里面大部分都是鲫鱼,特别是有几个深三四米,方圆也就十来米的坑里,鲫鱼瘦得不行了,捞出来炖上感觉都没肉,全是骨头。

就有一个大水坑四周有不少芦苇,里面还有不少的鱼。

东大沟距离生产队的居民点有点远,刚一开始还有人过去,后来农忙去的人就少了,特别是学生娃娃开学之后,就没几个人过去了。

李龙和陶大强还是前几天突然想起来套套兔子,过去下兔子套的时候发现了那个大坑。下套子的时候砸了冰窟窿,第二天去取兔子的时候带着抄网,到地方把上面冻的那一层薄冰敲掉,结果还真给舀上来好几条大鱼。

这一条花鲢重近十公斤,抄网差点儿没弄上来——如果不是因为冬天鱼不活跃,就这么个抄网在夏天逮上这么大条鱼,人家一尾巴就把网子能给拍烂掉。

逮到的其他几条鱼李龙都交给了大嫂那边,就这一条他留了下来,清理干净剁了鱼头带一截身子,炖火锅。

逮到了九只兔子,他留了一只四公斤多的,放足了辣皮子和花椒、油,炒着吃。

又炒了个鸡蛋,拌了个绿豆芽,炒个咸菜,齐活了。

还是他们五个人,中午喝酒,差不多喝到下午,再回去也不会有啥危险。

这几年附近村子有好几个喝完酒走回去,半路上栽进渠沟里摔死或冻死的,不能不防。

谢运东他们正聊着明年种棉花的事情。

从今年李家种棉花的情况来看,干这个是大有可为的。

“老谢,今年你家开了多少亩荒地?明年打算种多少亩棉花?”

“给乡里申请了,开了八十亩。”谢运东说道,“八十亩盐碱地,入冬前灌了一次,冲掉一些盐碱,接下来开春看情况吧。”

开春雪化之后,盐碱地上面如果还有厚厚一层碱的话,那就没办法种了。如果不是,表面没看到盐碱,那说明可以种,而且还可以通过后期的施肥来改良。

李龙是这么说的,谢运东也是这么做的。

“我开了一百二十亩。”梁大成笑了笑说,“加上本身家里除麦子外的四十亩地,全都种棉花。”

“你这下的本可不少啊。”陶大强抓起一把瓜子一边磕一边说道,“也得不少人吧?”

“那就找人吧。和小龙学一学,从老家请来一些人种,要么就是零工市场。我发现这两年零工市里人可不少。礼拜天的时候,有些县里有工作的人都进零工市场来打工了。”

“就是的。拾二茬花的时候,我拉来的一伙人里,就有县里在厂子里工作的。”李龙端上来一盘卤肉,解开围裙说道,“行了,来,动筷子吧。”

“我早就想动筷子了,这火锅里的鱼可真香!”陶大强拿起筷子说,“这鱼从水库里放到东大沟里快半年了,没想到还没瘦下去。”

“你俩运气真好。”贾卫东笑着说,“去套个兔子也能弄到大鱼。”

“是龙哥运气好,我就是跟着混的。”陶大强夹起一块鱼肚肉边吃边说道:“我跟着龙哥这是沾了七八年的光了吧。”

“嘿嘿,你是真运气好。”梁大成说道,“明年你家打算种多少棉花?”

“一百亩吧。”陶大强说,“入冬前我家开的那块荒地浇了两回,我觉得明年能种。”

当初乡里提交的那几份荒地开垦申请,就是四队的。不光有他们几个人的,还有队长许成军自己的一份开垦六十亩的,还有许海军开垦八十亩的。

不过最多的还是李龙开垦的那两百八十亩地的,魄力十足。

好在大家都知道,李家农机那么多,人也不少,种这些地是完全种得过来的。

李龙拿出瓷瓶子伊犁特曲,给每个人倒上一杯,然后说道:

“咱们不拼酒,慢慢喝,正好把来年的事情说一说。”

“好好好,先不打通关。前段时间打通关啊,我喝得都断片了好几回。”陶大强最先表态,“大成的酒量是真的好啊……”

“好个捶子。”梁大成摇头,自曝其丑,“我喝的时候你看着好着呢,出去一经风,回去立刻就吐,难受的能折腾一晚上。”

“先不说,先吃两口,看看我整治的这些菜怎么样。”李龙拿筷子点了点,他从火锅里翻出一块鱼脸肉来吃着,这玩意儿算是鱼身上肉最好吃的一块了。

不像鱼肚子上的肉那么肥,也不像鱼背上细刺那么多,又是活肉,吃着刚好。

小鱼没脸肉,吃不出来,也就这种大鱼吃着带劲。

大家动筷子的时候,贾卫东问道:

“小龙,明年你家种多少棉花?”

“三四百亩?”李龙想了想说道,“反正有地有人,能多种就多种吧。看情况,那二百八十亩地,我想着要不要余一些种枸杞子。

老贾,你呢?”

“家里没人,我就不种那么多了,五十亩吧。”贾卫东说道,“不知道荒地能不能整出来。”

“嘿,我突然想起来了,咱们几家的荒地距离都不远啊,虽然没连成片,都在一个大区域里面呢。”梁大成突然说道。

“要说咱们应该成立个合作社,反正荒地都离得不远,管理也好管理。”谢运东开着玩笑,“统一管理,有小龙挑头管总,咱们干活也踏实。”

“那合作社不是早就散了嘛,现在还能让成立?”贾卫东摇了摇头。

陶大强压根就没听过合作社,梁大成倒是听长辈提过一嘴。

“以前的合作社改成人民公社,后面人民公社换成乡了,但没说合作社不能搞啊?”谢运东显然是研究过这个的,笑着说道:

“其实现在咱们几家就跟合作社的前期,那互助组一样,合作社就是互助组搞起来的,差不多了。”

李龙没想到谢运东竟然提出来这么个想法。

其实能不能行呢?

他觉得是可以的……不过细节肯定不能和后世的一样。

得好好研究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