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启明资本齐聚财神岛(1 / 2)
两人张了张嘴,刚要反驳,就被张启明眼神阻止:“不要跟我说不可能,你们要做的就是按照我要求的继续优化。”
张启明说着走到白板前,画出了一个简单的框图。
“谢尔盖教授,你们团队的优势,在于高功率激光器技术和在空间环境下的工程经验。
我需要你们集中精力,优化你们的激光器。
不是追求绝对的功率,而是在保证足够信号强度余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体积和功耗。
特别是你们那种独特的谐振腔设计和冷却技术,很有价值。”
说完不等谢尔盖开口,张启明又看向王志恒:
“王博士,你们团队的任务,是设计高效的数字调制解调方案、高精度的捕获、跟踪、瞄准控制系统,以及抗干扰的信号处理算法。
你们可以从我们与欧洲欧罗巴公司合作中,得到的一些软件容错、信号处理思路中汲取灵感。”
张启明在两者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交集符号:
“将两者结合起来。
用谢尔盖教授优化的、中等功率的激光器作为光源,用王博士设计的先进控制系统和调制解调方案来驾驭这股力量。
我们要的,不是最大功率的蛮力,也不是最精巧的花拳绣腿。
而是最适合我们当前卫星平台、能够稳定工作的实用化星间链路!
我再一次强调,不要跟我说不可能。
一次实验不成功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无数次。
我给你们试错的机会,要资源有资源,要钱有钱。
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成功。”
张启明的强势,让谢尔盖和王志恒都陷入了沉思。
虽然对于张启明强势的干扰,多少有些不舒服。
可在张启明无限的资源支持下,他们还是愿意按照张启明的要求去尝试。
因为之前已经有过很多次,再次面对张启明的强势,已经有了抗性。
而且张启明之前多次要求方向,最后证明都能走通。
这也是他们没有太抗拒的原因。
他们也知道,真要达到张启明所说的要求,设计出来的卫星星间链路技术,绝对能在全球卫星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张启明现在已经拍板,两人也不再犹豫,各自率领团队开始相互配合。
接下来的日子,攻关组开始了艰难的融合之旅。
谢尔盖团队不再死守笨重的二氧化碳激光器,转而尝试将他们掌握的气体激光器小型化技术。
与从东瀛渠道获得的半导体激光泵浦源结合。
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功率和体积达到较佳平衡点的混合型激光器。
王志恒团队则全力攻坚Atp系统。
他们利用“鲲鹏一号”芯片的处理能力,设计出复杂的预测滤波算法,能够根据轨道参数和卫星姿态,提前计算并补偿跟瞄误差。
同时,他们借鉴了毛熊技术资料中,关于机械稳定平台的粗糙但可靠的设计。
将其与高精度的压电陶瓷微动机构结合,设计出了兼具鲁棒性和精度的复合跟瞄机构。
调制解调方面,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结合了模拟调频F,和数字编码的混合调制方案。
既利用了F抗干扰强的特点,又具备了数字通信的高速率和易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