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意识风暴(2 / 2)
这很危险。瑞多兰刚刚才提醒她不要过度负载信息库。频繁检索特定敏感领域的信息,很可能触发他们的监控警报。她必须极其小心,像走钢丝一样,在获取必要知识和隐藏真实意图之间找到平衡。
她重新睁开了“眼睛”,目光投向那些散发着柔和光芒的辅助棱镜。这一次,她的眼神不再有好奇和探索,而是充满了审慎和决绝。
她再次分出一缕意识触须,连接上信息库。但这次,她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浏览,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
她首先检索的是非常基础、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能量签名屏蔽基础理论”、“混沌海环境对能量追踪的干扰效应”、“高阶秩序场对异种能量的隔离原理”。
她检索得很有技巧,将这些检索请求打散,中间穿插大量关于瑞多兰历史、星域地理、甚至一些基础能量操控技巧的查询,制造出一种广泛学习、逐渐深入的假象。
信息流涌入她的意识,她飞速地吸收、理解、记忆。瑞多兰的信息库组织得极好,基础理论阐述得清晰透彻。她很快了解到,屏蔽或者干扰能量追踪,关键在于制造“信息噪声”或者构建“秩序屏障”,扰乱或隔绝目标能量签名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但她的情况特殊之处在于,这缕印记并非她自身能量散发,而是如同一个被动的“残留物”,它本身可能并不主动散发信号,但其存在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极其独特的标识。常规的屏蔽手段,更多的是防止自身能量泄露,而非掩盖一个已经存在的、异质的“斑点”。
更重要的是,这印记位于星锚核心深处,与她的本源力量交织。任何针对性的屏蔽或干扰措施,都可能首先影响到星锚本身,甚至影响到她与星锚的融合状态。风险极高。
一条路似乎走不通,她立刻转向另一个方向:“异种能量分离技术概述”、“微观尺度下的能量精粹与提纯”、“秩序场对不稳定能量结构的稳定化应用”。
她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在不破坏星锚核心的前提下,将这缕危险的印记分离出来,或者至少将其进一步封锁、稳定,使其彻底“沉默”,无法被外界探测到。
这方面的信息更多,但也更复杂,技术细节加密程度更高。她只能看到基本原理:利用精确控制的能量场,制造微小的能量梯度或属性差异,引导目标能量分离;或者构建特殊的稳定囚笼,将不稳定能量约束其中。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对能量有着极致入微的操控力,以及对目标能量性质的深刻理解。而她,对“逻辑湮灭特性”的了解几乎为零,仅有的印象是其毁灭一切秩序的恐怖景象。操控它?分离它?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希望似乎渺茫,前路布满荆棘。每一次检索,每一次思考,都伴随着对瑞多兰监控的警惕,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意识结构的细微损伤在压力下隐隐作痛,但那枚深灰烙印却异常安静,仿佛也在冷眼旁观着她的挣扎。
就在她感到一丝疲惫和沮丧,准备暂时断开连接时,她的意识无意间扫过了一个被标记为“跨维度能量衰减模型”的冷门理论分支。其中一篇论文的摘要提到了一个概念:“利用本土化秩序场加速异种高阶能量残迹的自然衰减进程”。
自然衰减?
星语的心猛地一跳!
是的!她怎么没想到!这缕印记再强大,也只是一缕无根之萍,是脱离本体的残迹!它并非永恒存在的,理论上,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一个与其性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它应该会缓慢地消散、衰减!
瑞多兰的哨站,正是一个高度秩序化的环境!这里的秩序场强度远超普通宇宙空间。这是否意味着,这缕逻辑湮灭印记,其实一直在被这里的环境 passively (被动地)净化、削弱?
所以它才如此微弱?所以瑞多兰才只是将其标记为“低优先级”?
那么,如果…如果她能主动地、有意识地引导周围环境的秩序能量,甚至是静滞庭园的修复能量,针对性地加速这个“自然衰减”过程呢?
不需要分离,不需要屏蔽,只需要…悄悄地、帮助它更快地“消失”!
这个想法让她精神大振!这似乎是最安全、最隐蔽、也最符合当前环境的方式!
她立刻深入检索这个“跨维度能量衰减模型”以及“秩序场对异种能量的同化效应”。大量的公式、模型、数据涌入她的意识,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试图找到可行的操作方法。
理论极其复杂,涉及高维能量映射和秩序常数微分。以她目前的状态和理解力,只能勉强 grasp (掌握)最基础的概念:通过调整自身能量频率,与周围秩序场产生更深入的共振,像催化剂一样,引导秩序能量更高效地作用于那缕异种印记,促进其结构分解,加速其能量消散。
这需要极其精妙的操控,需要对自身能量和外界环境都有极深的感知和掌控力。一个不慎,可能不是加速衰减,而是可能刺激到印记,或者对星锚核心造成干扰。
但这是目前看来,最有希望的一条路!
她小心翼翼地记下所有关键的理论要点和能量映射公式,准备断开连接,开始尝试。
然而,就在她的意识即将退出信息库的刹那——
“检测到漂泊者对“高阶能量衰减”及“秩序同化”领域信息进行集中检索。相关领域技术复杂度及风险评级较高。请确认你的检索目的。是基于学术兴趣,还是与自身状态恢复有关?”
瑞多兰那平静无波的意念,再次毫无征兆地直接响起在她的意识深处!
冰冷的感觉瞬间再次贯穿了星语!
他们果然在监控!而且直接注意到了她最后阶段的集中检索!
她的意识几乎要冻结,但求生的本能让她在千分之一秒内做出了反应。
她努力让传递出的意念带上一丝“好奇”和“求知欲”,同时混合着适当的“疲惫”与“不确定”:“…只是…查阅资料时看到,觉得…有些好奇。我的状态…似乎与能量稳定有关?这些理论…看起来很深奥…或许…对理解我自身的净化过程…有帮助?”
她将动机模糊化,归结为学术兴趣和试图理解自身状况,这是最不容易引起怀疑的理由。
瑞多兰的意念沉默了片刻。
“理解。相关理论确实与净化技术存在部分交叉。但实操涉及极高风险,强烈不建议在无指导情况下进行任何尝试。你的净化进程由瑞多兰全程监控与负责,请信赖我们的专业能力。若对自身状态存在疑虑,可直接提出咨询。”
温和的提醒,专业的表态,但背后是毫不含糊的警告和掌控。
星语的心沉了下去。他们关闭了她自主探索这条路的大门,至少是明面上的大门。
“明白。感谢提醒。我会…专注于恢复。”她传递出顺从的意念。
“很好。静滞庭园的能量将辅助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恢复周期。建议暂时断开信息库连接。”瑞多兰的意念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下一刻,星语感觉到自己与辅助棱镜之间的连接被轻柔但坚定地切断了。周围那些小型棱镜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一丝。
她被限制了。瑞多兰以“为她好”的名义,加强了对她的“保护”和“监控”。
星语躺在光台上,一动不动,仿佛真的听从指令进入了恢复状态。
但她的内心,风暴愈演愈烈。
瑞多兰起了疑心?还是仅仅是出于研究和安全的常规谨慎?他们是否已经开始暗中更仔细地分析那条“异常记录”和她刚刚的检索行为?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自己刚刚找到的一条或许能自救的路,已经被堵上了一半。
现在,她真的成了困在棱镜中的囚鸟,外界是潜在的追猎者,身边是看似友善却高度警惕的看守,体内埋藏着不知何时会爆炸的炸弹。
希望似乎变成了更大的绝望。
然而,在这极致的困境中,星语眼底深处,那属于宇航指挥官的坚韧与决绝,反而被彻底点燃了。
瑞多兰切断了她的信息库连接,但他们无法切断她的思想和记忆。她已经记下了那些关键的理论和能量映射公式。
明的不行,那就暗的。
不能主动引导秩序能量,那就…尝试更深度地融入静滞庭园,更细微地感知秩序场的运转,在不引发警报的前提下,用最隐晦的方式,尝试去共鸣,去引导!
这是一场走在刀尖上的舞蹈,对手是深不可测的瑞多兰和体内危险的印记。
但她别无选择。
寂静的棱镜之间,柔光依旧。星语缓缓闭上“眼睛”,将所有的惊涛骇浪尽数压下,意识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极其谨慎的方式,重新沉入自身,沉入周围那浩瀚而有序的能量海洋。
风暴,在她看似平静的躯壳之下,悄然汇聚。一场无声的战争,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