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72章 抉择与蜕变

第172章 抉择与蜕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下学期要去顶岗支教,她打开带来的《支教手册》,指着心理辅导要求部分,需要重点学团体辅导,实在没时间做数据组组长了。她特意带了自己设计的支教心理准备清单这是我结合信息部学到的知识做的,或许对其他师范生有帮助。

部长翻看着清单,在如何用数据记录学生心理变化一条下画了波浪线:这个方法很好,我们可以合作把它完善成《师范生支教心理手册》。他忽然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教育心理学》,这是我考研时用的书,里面有很多课堂心理技巧,应该对你有用。

两次面谈让九月想起《有效沟通》课上的结论:当双方都站在对方的成长角度时,理解会自然发生。那些原本担心的不解,最终都变成了带着专业祝福的支持。

四、交接:带着教育者的传承意识

面谈结束的当天下午,九月就开始整理交接材料。她始终认为,体面的告别要像优秀的师徒结对,不仅要交工作,更要传方法。

纪检部交接工作中,九月选中了干事里同为师范生的小林做接手人。

这是我整理的《纪律工作与教育原则对照表》,九月把一个文件夹递给小林,里面贴着尊重原则疏导原则等教育学原理对应的工作方法,遇到棘手问题时翻一翻,比单纯记流程有用。这种带着理论支撑的交接,是她在师范学习中养成的习惯。

心理协会的交接则突出了教育应用维度。九月约了接手的学妹在心理实验室见面。这个数据分析模型可以这样优化,九月指着屏幕上的图表,教学阶段变量后,能更精准地看出不同学期的心理变化。学妹认真地录着视频,镜头里两人的倒影,像在共同完成一份教育实验报告。

最耗时的是数据解读方法的交接。九月设计了三维解读法先看原始数据,再关联教育理论,最后给出教学建议。她带着学妹实操分析了英语课堂焦虑指数,直到对方能准确说出:这个数据说明需要增加小组合作环节。

所有交接完成的那天,九月看着那些消息,忽然明白:教育者式的交接,不是把工作交出去,而是把思考方式传下去。

五、落幕:在祝福里装满备课笔记

九月把签好字的退出申请分别交到学生会办公室和心理协会时,阳光正好穿过走廊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负责登记的同学笑着说:九月学姐,你设计的纪律评分表我们改成课堂表现评分表在用呢,老师都说好用。

晚上整理东西时,九月从抽屉里翻出许多教育纪念品:纪检部工作证、心理协会的数据分析表、还有那本写满批注的《班级管理技巧》。她把这些东西放进一个纸箱,轻轻放在书架最上层——不是丢弃,而是收藏,就像珍藏学生时代的每一份成长作业。

六、转身:让讲台成为新的主场

退出组织后的第一个周一,九月在日程表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对勾——那是她第一次完整完成45分钟的英语模拟授课,没有被工作消息打断。

教室成了她最常待的地方。早上七点半到教室练口语,上午打磨教案,下午进行模拟授课,晚上参加支教备课小组的讨论。

现在的九月,依然会在笔记本上记录心得,只是内容变成了英语语法课的导入技巧学困生的课堂参与策略。但那些在组织里学到的能力,正以教育者的方式滋养着她的成长——纪检部锻炼的沟通技巧,让她能更好地设计师生互动环节;信息部培养的数据思维,让她能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痛点。

九月坐在教室的讲台上练习板书。她忽然想起开学前那个纠结的自己,忍不住弯起嘴角。原来成为教师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学会在纷繁中找到核心——就像一堂好课,既要丰富多彩,更要紧扣教学目标。

学生会的纪律工作教会九月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沟通,心理协会的数据分析让她读懂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这些经历像落在教案本上的阳光,明亮温暖,却从不遮挡她望向讲台的视线。

九月明白,转身离开不是结束。那些在组织里习得的共情力、统筹力,终将化作课堂上的从容——是处理突发状况时的冷静,是解读学生眼神的敏锐,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巧思。

她奔赴的顶岗支教,不只是一场教学实践,更是将所有经历熔铸成教育智慧的开始。讲台才是她真正的主场,而过往的一切,都是为了此刻能更坚定地站在这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