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储备人才(1 / 2)
比起纸面上的报告,还是直接去现场更加直观。
许阳三人到了实验室,看到几个研究员正围着个半人高的金属舱体记录数据。
许阳认得那是生命维持系统的核心原型,现在外壳敞开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和传感器。
这个项目,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
可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他提供的。
所以他一过来,那些研究人员立刻就停下手中的工作看着他。
他们平时与许阳见面的次数不多。
可也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出国内第一台2n光刻机。
先不说这个技术,单是目前国外对光刻机材料的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他还能够凑齐那么多材料配件,就足够说明他的厉害。
许阳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眼里看来,他年轻得过分。
可大家没有一个人小看他。
甚至有一些,当初是被高薪挖过来的人才,一开始确实是冲着钱,对许阳的能力是有怀疑的。
可在接触生命维持舱这个项目后,又知道是许阳研究出来的,他们已经震惊不已。
早就没有那种怀疑的想法。
许阳走到金属舱体前,仔细观察着内部结构。
他伸手轻抚过传感器接口,眉头微蹙。
虽然这个项目他没有参与过,而且很多东西,之前他也没有亲自经手。
但是到了现场,一接触,脑海里就能够快速的分析出问题所在。
就像网上经常有网友提到的玩梗的评论。
“不管什么行业,时间做久了就熟了,就像我做了十几年电工,有没有电我一摸就知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熟能生巧,就像我是卖农药的,哪个药最毒,我一喝就知道了。”
许阳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这个连接处的密封工艺确实不够精细。”
旁边的杨利弘连忙解释:“许董,这已经是目前能达到的最高标准了。我们尝试过三种不同的密封方案,但受限于车间的洁净度,成品率始终上不去。”
许阳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俯身仔细检查了几个关键节点。
就眼下的车间条件,确实很难做到最理想的标准。
可他刚才检查一下,还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他指向一个不起眼的接口说道:“这里的设计可以优化。如果采用阶梯式密封结构,应该能降低对无尘环境的要求。”
在场的工程师们都愣住了。
他们立刻就凑过去,仔细看许阳指着的那个接口。
所有研究人员看完后,再次被惊讶到。
杨利弘推了推眼镜,语气有些激动。
“许董,您这个建议……我们确实没考虑过这个方向。”
“主要是这里的硬件设备的原因,即使你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也会受困于现有的条件。”
许阳倒没觉得有什么。
他是拥有生命维持舱的全套技术,这个技术几乎是印在他脑海里,哪怕少一颗螺丝他都知道。
可眼前这些人,是在他原有的技术上传授的,理解方面肯定是有一定的差异。
“杨工,按你的看法,目前这个项目还能不能继续进行?”
杨利弘想了想,最终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