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1 / 2)
但后面渐渐地大家发现,这些东西离开了谢清风似乎都变了味道,要么难以维系昔日影响力,要么就在争抢中变了形。
既然争来抢去也握不牢,有些人便转了念头,既然我得不到,那便彻底毁掉,谁都别想靠着这个起来。
于是,针对谢清风所遗留新政的明枪暗箭越发多了起来。
皇帝萧云舒这三年里,主要精力放在了整顿吏治和推行其他新政上。
他并不是不关注谢清风留下的摊子,也曾出手维护过几次。
但他很快发现,那个真正能把这些事务盘活的人不在,他强行按住也不过是维持个空架子。更让他气闷的是,那个被他寄予厚望接替部分谢清风职责的革创班,这几年除了些小修小补,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新发明。
他也曾往大羊村去过信,除了问候,偶尔也会提及朝中困境,隐有试探之意。可谢清风的回信,问候起居、谈论地方风物、甚至请教农事都言辞恳切,唯独一沾朝政的边就立刻打起哈哈。
要么说臣远在乡野,不明局势,要么就陛下圣心独断,自有裁量,滑不溜手,态度明确得很。
次数多了,萧云舒也恼了,将谢清风的信往御案上一丢,对着空荡荡的大殿笑骂一句:“谢清风这厮,倒是铁了心要当他的田舍翁!罢了,朕也不管了!”
他索性也撒开手,冷眼看着那些人折腾。
他倒要看看,等谢清风回来面对这一地鸡毛会是何种表情。
槐树落了叶,又发新芽,周而复始,已是第三个轮回。
丁忧之期,眼看就要满了。
京城的春日,总比大羊村来得热闹些。
护城河边的柳丝已抽了新绿,垂在水面上被春风吹得轻轻晃荡,偶尔有燕子掠过,剪碎一河波光。
御花园里的牡丹刚冒出嫩叶,萧云舒站在花丛旁看着内侍递来的《丁忧官员归朝章程》。小亭子在旁轻声道:“陛下,谢大人的丁忧期下月便满了,按规矩,该让礼部提前备好手续了。”
萧云舒点点头,目光望向宫外的方向道:“让礼部按章程办,莫要出岔子。”
按圣元朝礼制,官员丁忧期满回朝需走一套严谨的流程,半点马虎不得。
首先需由丁忧官员本人先向地方官府递上孝满请归文,说明丁忧期限已到,请求地方官核验,这一步是为了确认官员确守满孝期,无中途擅离之事。不过这点对于谢清风来说简单得很,他前脚刚递上归文,后脚的地方官就亲自送来了盖好官印的折子。
不过这也是身居高位的好处。
地方官办得那么快无非就是想在他心中留个好印象,哪怕没有好印象也不能留一个坏的。虽然谢清风不是那种人,但官场上大家都这样,后世也是,上面的人要办什么事情,马上就能开快速通道。
孝满请归文办好后就递交到礼部,由礼部核查官员的丁忧档案,确认无误之后拟定复职提请折,连同官员的丁忧期间表现比如说谢清风在乡野教书,未干预地方事务等一并呈给皇帝。萧云舒会在奏折上朱批准复职,并根据官员此前的职位,确定是否恢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