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2 / 2)
若是萧云舒认为代班的官员干得好的话,或许这个复职的官员就要换个地方呆了,这也是大多数官员们不想丁忧的原因。
不过按谢清风的情况,大概率仍是国子监祭酒。
复职手续敲定后,礼部会派专人前往官员家乡送达复职诏书并安排车马护送回朝。
这既是朝廷对官员的礼遇,也是为了确保官员能顺利归京,避免途中出现意外。而官员回朝后,需先到宫门递上谢恩折向皇帝当面谢恩,汇报丁忧期间的情况而后才能正式到原部门任职。
最后到任前还需到吏部办理官印交接手续,谢清风当年离京时,已将国子监祭酒的官印上交吏部封存,如今回朝需凭皇帝的复职诏书从吏部取回官印,再到国子监与代祭酒办理交接,清点卷宗、章程、人员等才算彻底完成复职流程。
谢清风动身回京城前去奶坟前磕了几个头。
“奶,狗儿要回京城了。”
“奶放心,我会好好做事,也会常回来看看您的。”
风穿过树林,树叶沙沙作响。
谢清风即将回朝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般,没几日便传遍了京城。
连意致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那日他正在批阅公文,见礼部的同僚捧着复职提请折 路过,随口问了句,得知谢清风已从裕丰县动身,当即扔下笔,兴奋得在公署里转了两圈,连嘴角都抑制不住地往上扬。
“可算回来了!”他语气里满是轻松,“这三年可把我憋坏了。”
这三年他独自在朝中周旋,既要维持皇上的新政不倒,又要抵挡明枪暗箭,早已心力交瘁。
如今老友归来,他肩上的担子仿佛瞬间轻了一半。
国子监和革创班那边,气氛则复杂得多。
沈知远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听下属说谢大人要回来了,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随即又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苦笑。这三年,谢清风不在,他被推到革创班主事的位置上,既要管算学研究,又要盯研发进度,真的把他累个半死。
旁人总说他是谢清风的接班人,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没有谢大人在,他有多吃力。谢清风在时总能一眼看穿哪个公式有用,哪项研发能落地,寥寥几句便能点醒众人,可他对着一堆算稿,常常要琢磨好几天才能理清头绪。
他经常判断不准,常常被那群心思活络的研究者带着走,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银钱。
更让他头疼的是基础数学那边以陈远为首的几个人。
陈远是明算科第一届的佼佼者,极有主见,思维敏捷,也正因为如此,并不怎么买他的账。
谢大人在时,陈远等人虽也有锋芒却总归是信服且听从调派的。
可这三年,陈远数次在章程修订和人员安排上与他据理力争,态度强硬,甚至有一次因为一个算法标准的争议,直接抱起一摞账册去找户部官员理论,弄得他十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