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眼界(1 / 2)
同样的密信,跨越重洋,最终也摆在了扶桑天皇的御案之上。
那信纸边缘泛着淡淡的蜡油痕迹,显然是经过了多层加密传递,每一道折痕里都藏着足以搅动远东格局的秘密。
天皇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众身着传统和服与西式军服的重臣。
他们或垂首沉思,或眼神锐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紧张感——毕竟密信里的内容,关乎着扶桑帝国下一步的国运走向。
“各位密信都看过了吧?你们都是什么意见?”
扶桑天皇端坐于上位,目光扫过下方私藏帝国权柄的“宫骨”们,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些人皆是帝国的核心支柱,陆军、海军、财政、外务等要害部门的掌权者,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将扶桑推向新的巅峰,或是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大好机会!”
新任扶桑陆军大臣吉春赫第一个站出来,他身着笔挺的陆军大将服,肩章上的樱花纹章在烛火下闪着冷光。
此人与前陆军大臣北河剩熊如出一辙,皆是嗜战如命的狂热分子,说起战争时,眼中甚至迸发出异样的光芒,
“虽然在半年前,咱们与华夏军的那场战斗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然成功占领了朝鲜南部的大片土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刺客差点就刺杀了华夏军的最高统领!这足以证明,我们的行动并非毫无成效。”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激昂,仿佛在描绘一幅宏伟的帝国蓝图: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帝国的发展,为了守护人民的生命!如今罗刹帝国内部混乱不断,皇室与地方势力争斗不休,国家实力早已不复往日强盛。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远东地区,已经被华夏军彻底隔绝,成了一块孤悬在外的飞地!那远东富饶的土地,原本就应该属于我们扶桑帝国!那里有广袤的平原,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无数等待开发的资源,只要拿下远东,帝国的疆域将向北大幅推进,战略空间也会彻底打开!我建议,即刻出兵!”
吉春赫的话音刚落,海军大臣里下一丸便紧接着开口,他穿着白色的海军上将制服,胸前挂满了历次海战获得的勋章,脸上带着几分沉稳,却难掩眼底的野心:
“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陆军大臣说得没错,只要咱们能够顺利占领远东地区,那咱们的地盘将扩大不少,这对于资源匮乏的我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更何况,远东地区还有丰富的煤矿、金矿、铁矿以及各种野生资源,那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呀!”
里下一丸抬手比划了一下,似乎已经看到了满载资源的船队驶向扶桑的港口:
“煤矿可以支撑我们的工厂运转,铁矿能用来打造更多的军舰和火炮,金矿更是能充实国库,就连那些野生资源,也能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保障。
这些资源对于咱们国家的建设,有着巨大的好处,足以让帝国的国力再上一个台阶。至于风险,虽然出兵必然会面临挑战,但与如此丰厚的回报相比,这风险完全可以冒!”
两位军方大佬接连表态支持出兵,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偏向了主战派。
天皇微微颔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的财政大臣,沉声问道:
“那财政状况怎么样?出兵可不是小事,粮草、弹药、军饷,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财政大臣春三有理闻言,缓缓站起身,他穿着传统的和服,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账本,脸上带着几分为难,却还是如实回答
:“回陛下,目前帝国的财政状况确实还是比较紧张。半年前与华夏军的战争,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国库储备,后续占领朝鲜南部的驻军费用,也一直在持续支出。不过,若与当初出兵朝鲜帝国时的财政情况相比,区别并不算大。当时我们尚且能支撑起一场大规模战争,如今虽然紧张,但只要进行一些内部调配,再联合商团筹集一部分资金,应该能够满足出兵的需求。”
这番话看似中立,实则已经是变相同意了出兵的提议——他没有明确反对,反而暗示了财政上的可行性,这让主战派的底气更足了。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即将尘埃落定时,外务大臣东田义一却突然开口,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儒雅,却抛出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各位不要忘了,咱们才刚刚与那罗刹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协议上白纸黑字写着,两国互不侵犯,共同维护边境稳定。
如今协议墨迹未干,我们就贸然进攻他们的远东地区,国际上会怎么看我们?其他列强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对我们进行干涉?我们又有什么正当理由去发动这场战争呢?”
东田义一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主战派的头上。
确实,师出无名是兵家大忌,尤其是在列强环伺的远东,一旦落下“背信弃义”的名声,很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又变得凝重起来,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吉春赫,想看看这位陆军大臣如何应对。
吉春赫却丝毫不慌,他冷笑一声,脸上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显得极为坦然:
“理由还不好找?好吧,就说他们在朝鲜帝国境内的驻军,先对咱们的巡逻队开火,造成了我方士兵的伤亡。
我们出兵,只不过是进行自卫反击而已!到时候,我们可以制造一些现场证据,再通过媒体向国内外宣传,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
罗刹国现在内忧外患,根本没有精力在国际上与我们争论,其他列强也只会看重实际利益,只要我们动作够快,拿下远东,生米煮成熟饭,他们也只能默认事实!”
他说谎的时候,眼神平静,语气自然,仿佛那编造的谎言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丝毫没有任何罪恶感。这种厚颜无耻的态度,反而让在场的其他重臣有些无言以对——在他们看来,为了帝国的利益,牺牲一点所谓的“道义”,根本不值一提。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天皇见争议已经平息,终于一槌定音。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绝对的权威,
“传朕的命令,将弹药、人员以及各类物资,迅速朝着咱们在朝鲜帝国北部的占领区运送。命令当地驻军加紧训练,修建防御工事,储备粮草,待时机成熟,一举进攻罗刹帝国的远东地区!”
这一次,御书房内没有传出任何反对声。
所有的负责人都默认了这个决定,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扶桑帝国国土面积狭小,各种资源都极为稀缺,无论是发展工业、扩充军队,还是改善民生,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撑。
而远东地区各种资源非常丰富,正好能够满足帝国的需求,这种需求与欲望的巧妙契合,让他们都迫切地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为帝国攫取更多的利益。
……
朝鲜帝国北方,距离赵国强率领华夏军占领的帽山地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名为青津港的港口。
这里原本是朝鲜帝国的重要通商口岸,港口内停泊着大大小小的商船,码头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
但自从扶桑军占领朝鲜南部后,青津港也落入了扶桑人的控制之中,如今早已换了一番模样。
港口周围,扶桑军修建了高高的铁丝网和碉堡,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岸边来回巡逻,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港口的人。
原本的商船大多被征用,取而代之的是一艘艘悬挂着扶桑军旗的运输船和军舰。天皇的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扶桑帝国都动员了起来,无论是商团的货轮,还是海军的军舰,都载着满满的弹药、粮食、药品以及士兵,不停地朝着青津港靠近。
远处的一座山坡上,草丛深处,一个高倍望远镜的镜片正反射着微弱的阳光。
望远镜的另一端,一双锐利的眼睛正将青津港内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那是华夏军的侦察兵。
他潜伏在这里已经整整一天了,看着扶桑军的船只源源不断地驶入港口,看着士兵们将一箱箱的弹药从船上卸下,堆放在码头的仓库里,他的眉头不由得紧紧皱起。
“看来扶桑人要有大动作了。”
侦察兵在心里暗暗想道,他迅速从背包里拿出纸笔,将看到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青津港,扶桑军运输船12艘,军舰5艘,卸下弹药约200箱,士兵约1500人……”记录完毕后,他小心翼翼地收起纸笔,趁着夜色即将降临,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山坡的草丛中,朝着帽山地区的华夏军驻地赶去——他必须尽快将这个重要情报汇报给赵国强。
……
与此同时,罗刹帝国的远东重镇海参崴,总督府内一片愁云惨淡。
“你说什么?扶桑人正在筹备新的战争?”
远东地区的总督伊万诺夫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将军制服,头发花白,眼神中带着几分疲惫——自从半年前与华夏军和扶桑军接连战败后,他就一直处于焦虑之中。
虽然伊万懦夫经历了几次失败,威望大不如前,但此时的罗刹帝国皇帝根本没有心思派新的总督来远东,因为国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皇室与起义军之间的战斗愈演愈烈,根本无暇顾及远东的局势。
“是的,总督大人。”
站在他面前的情报主管低着头,语气肯定地回答,“我们的情报人员在朝鲜北部的青津港发现,扶桑军正在大规模集结兵力和物资,运输船和军舰络绎不绝,士兵们也在加紧训练,看他们的部署方向,很可能是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伊万诺夫皱着眉头,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