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眼界(2 / 2)
“是不是他们想对华夏国发动新的战争?半年前他们败给了华夏军,会不会是想报复?可是华夏军的实力我们是见识过的,扶桑人应该不会这么愚蠢,刚吃了败仗就再次挑衅吧?”
他说出此话之后,连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扶桑人的野心,他比谁都清楚,为了扩张,他们向来不择手段,哪怕是面对强大的对手,也敢冒险一试。但如果目标不是华夏军,那又会是谁呢?
“总督大人,恐怕他们的目标不是华夏军。”
情报主管抬起头,看着伊万诺夫,语气严肃地说道,
“您看,他们运来的物资和兵力,都集中在青津港。青津港距离华夏军占领的帽山地区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中间还要越过图们江,行军不便。
但如果他们的目标是我们罗刹帝国的远东地区,那就完全不同了——青津港距离我们的边境很近,一旦出兵,很快就能抵达远东的腹地。想来他们的目标并不会是华夏军,而是咱们!”
“咱们?”
伊万诺夫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了更加惊讶的表情,
“我们可是刚刚与他们签订了和平协议,才过去不到三个月,他们这么快就会变卦?”
说出此话时,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罗刹帝国向来以不守信用着称,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撕毁协议、背信弃义的事情做过不少。但他没想到,扶桑人竟然比他们还要“不讲道义”,和平协议在他们眼中,仿佛就是一张废纸。
“总督大人,您应该比谁都清楚,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和平协议根本一文不值。”
情报主管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更何况,扶桑帝国资源匮乏,一直对我们远东的富饶土地垂涎三尺。如今咱们帝国内乱不止,远东地区兵力空虚,正是他们趁机进攻的好时机。我认为,咱们不要再纠结于那份和平协议了,扶桑人肯定是准备对咱们出手的,因为我感觉他们根本不敢再向华夏人出手了——华夏军的战斗力太强,他们半年前已经吃了大亏,短时间内肯定不敢再招惹华夏军,所以只能把目标放在我们身上。”
情报主管的话有理有据,让伊万诺夫不得不信。他沉默了片刻,脸上的犹豫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决绝:
“我信你了。快,传我命令!命令远东军总司令,立刻调动所有可用的兵力,在边境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加紧训练,做好防御作战的准备!绝不能让扶桑人轻易踏入我们的远东领土!”
“是,总督大人!”一旁的秘书不敢怠慢,立刻拿起纸笔,记录下伊万诺夫的命令,然后匆匆转身,朝着外面跑去,将命令传达给远东军总司令。
伊万诺夫看着秘书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
他知道,远东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人口稀少,基础设施差得很,根本没有能力自己生产子弹或者物资,军队的装备也大多陈旧,士兵的战斗力更是无法与扶桑军相比。仅凭远东现有的兵力,想要抵挡扶桑军的进攻,难度极大。
“另外,发报给陛下,要求陛下立刻派遣援军,并运送大量的弹药、粮食和药品来远东支援!”
伊万诺夫深吸一口气,对着另一名秘书命令道,
“虽然我知道国内乱成了一锅粥,陛下可能没有太多的精力顾及远东,但我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远东是帝国的领土,绝不能轻易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争取陛下的支援!”
“是,总督大人,我这就去发报!”秘书点了点头,转身去执行命令。
伊万诺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海参崴的港口。
港口内,几艘罗刹帝国的军舰静静地停泊着,显得有些冷清。他知道,一场新的战争即将在远东爆发,而他,将是这场战争的前线指挥官。他只希望,国内的援军能够尽快赶到,否则,远东地区很可能会落入扶桑人的手中。
随着伊万诺夫的命令下达,罗刹帝国的远东驻军开始紧急动员起来,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奔赴边境;
而扶桑帝国也在加紧向青津港运送物资和兵力,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对峙局面再次升级,双方都加强了边境的防御,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
与此同时,在罗刹帝国的中部地区,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罗刹新军通过广泛的宣传和不断的组织,已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以“推翻皇室压迫,解放受苦百姓”为口号,在中部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起义。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新军士兵与罗刹帝国的皇室军队反复厮杀,最终在中部地区占领了一大片地盘,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其实,也不用罗刹新军刻意宣传,百姓们对皇室的不满早已积累到了极点。罗刹帝国皇帝原本对百姓的压榨就非常严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百姓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却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几乎到了不能生活的边缘。所以一旦有人振臂一呼,反抗皇室的压迫,响应者自然众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罗刹新军就从最初的几千人,迅速发展到了几十万之众。
不过,由于缺少枪械、子弹以及资金的支持,这几十万的罗刹新军并没有全部配备武器。
大部分士兵手中只有镰刀、斧头或者一些破旧的冷兵器,只有少数参加过战斗的老兵,才能拥有一把步枪。虽然人数众多,但整体战斗力并不强,真正能够称得上“精锐”、参加过战斗的,只有几万人而已。
新军的根据地内,一间简陋的木屋中,罗刹人民党主席阿斯夫正坐在一张木桌前,翻阅着前线传来的战报。他穿着一身朴素的军装,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坚定。
木桌旁,站着他的秘书,一位年轻的女子,穿着同样朴素的衣服,手中拿着一份电报,神色有些凝重。
“报告主席阁下,副主席那里传来的消息。”
秘书将电报递给阿斯夫,语气有些担忧地说道,
“我们与华夏人关于资源援助的谈判,并没有谈妥。华夏人胃口太大,他们要求我们用远东地区的大片土地,来换取他们提供的枪械、子弹和粮食。副主席认为,华夏人的要求太过分了,咱们不能答应。他问,要不咱们换换方向,与别的国家谈一谈,比如德意志帝国或者法兰西帝国,看看他们是否愿意为我们提供援助?”
阿斯夫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将电报放在桌上,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秘书,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副主席罗斯蒙特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华夏人的要求确实苛刻,远东地区虽然目前不在新军的控制之下,但毕竟是罗刹帝国的领土,就这样轻易地割让给华夏人,确实有些难以接受。
但阿斯夫也清楚,新军现在的处境非常艰难。
缺少武器和粮食,根本无法与装备精良的皇室军队长期对抗。如果得不到外部的援助,用不了多久,新军就会因为弹尽粮绝而被皇室军队消灭。所以,与华夏人的谈判,至关重要。
“你和罗斯蒙特其实都想错了。”
阿斯夫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看着秘书,语气平静地说道,
“华夏人胃口太大,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想要得到华夏人的援助,想要推翻皇室的统治,想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胃口’。
再说,那勒拿河以东的土地,现在根本就不归咱们管辖,咱们也没有在那里有一兵一卒。那里更多的是华夏人,还有一些当地的土着部落,罗刹帝国的皇室军队在那里的控制力也非常薄弱,几乎可以说是一块‘无主之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能用这样一片荒凉且人口稀少、我们根本无法实际控制的土地,换来大量的枪械、子弹和粮食,支持我们打败皇室军队,又何乐而不为呢?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条约永远是限制弱者的。对于强者来说,条约屁都不是。
如果咱们一旦发展壮大,打败了皇室军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强者,那么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实力,随时可以撕毁与华夏人的条约,重新夺回那些土地。反之,如果我们迅速被狗皇帝的军队消灭了,那么一切都是白搭,别说土地了,就连我们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阿斯夫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狠辣:
“咱们现在只不过是一个起义组织,并没有成为一个国家,所以咱们现在与华夏人签订的条约,在将来也可以不算数。只要我们能活下去,能发展壮大,暂时的妥协和牺牲,都是值得的。”
秘书听了阿斯夫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她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主席阁下,这样做是不是会落人话柄?将来如果我们真的撕毁条约,国际上会不会指责我们背信弃义?其他国家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对我们进行干涉?”
阿斯夫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嘲讽: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有时候不用算得太清,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咱们如果能战胜狗皇帝的军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那么大片的土地等着咱们去征服,到时候谁还会在意我们曾经撕毁过一份条约?反之,如果我们弱小,就算我们遵守所有的条约,也一样会被其他强国欺负,会被他们抢走土地和资源。”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正在训练的新军士兵,语气坚定地说道:
“你要记住,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谁强大,谁得到的就多;
谁弱小,谁失去的就多。华夏人现在强大,所以他们敢向我们提出苛刻的条件;
我们现在弱小,所以只能暂时妥协。但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发展壮大,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强者,到时候,华夏军吃下的东西,终究还是会吐出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是打败皇室军队,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秘书看着阿斯夫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心中的犹豫渐渐消失。她知道,阿斯夫说得没错,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强者才有话语权,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实现他们的理想。
“我明白了,主席阁下。”秘书语气坚定地说道,
“我这就给副主席回电,向他传达您的意思,让他继续与华夏人谈判,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争取尽快拿到援助物资。”
阿斯夫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你去吧。告诉罗斯蒙特,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只要我们能拿到援助,打败皇室军队,将来的一切,都可以重新争取!”
秘书转身离去,木屋中只剩下阿斯夫一人。
他望着窗外的士兵,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坚定——他知道,一场决定罗刹帝国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他和他的新军,将在这场大战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