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以红警踩列强 > 第480章 援助

第480章 援助(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西伯利亚的寒风卷着雪粒子,狠狠砸在克麦罗沃的木制营门上,发出“呜呜”的嘶吼。

可这凛冽的风雪,却丝毫吹不散这座军营里的热烈气息——作为罗刹新军此刻最核心的后方聚集地,数十万穿着粗布军装的士兵在此盘踞,他们的眼神里既有对未来的迷茫,更藏着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军营外围的铁丝网在风雪中泛着冷光,内里却人声鼎沸,篝火堆旁的士兵们搓着手、跺着脚,谈论着近日最热门的话题:华夏军承诺的援助物资,究竟何时能到。

就在这时,远处泥泞的道路尽头,出现了一道蜿蜒的黑色长龙。

那是由数百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每一辆马车都由两匹健壮的挽马牵引,马蹄深陷在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泥沼里,每前进一步都要溅起半尺高的泥浆。

车夫们裹着厚重的羊皮袄,脸上冻得通红,却依旧挥舞着马鞭,大声吆喝着催促马匹前行。

车队行进的速度很慢,却带着一种不容阻挡的气势,朝着克麦罗沃军营的方向稳步驶来。

“主席大人!华夏军资助的物资到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办公室外传来,罗刹人民党主席阿斯夫的秘书——一个名叫伊万的年轻小伙子,几乎是连跑带跳地冲进了房间。

他的羊皮靴上沾满了泥点,帽子也歪在了一边,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说话时声音都带着颤抖,

“您快出去看看!那车队长得望不到头,全是咱们急需的东西!”

阿斯夫正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后,手里拿着一份士兵名册翻看。

听到这话,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精光。

他今年不过三十岁,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野心——和许多怀揣着权力梦想的年轻人一样,阿斯夫心底一直藏着一个“帝王梦”,他渴望推翻旧的罗刹帝国统治,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

而华夏军的这批援助物资,在他看来,就是通往王座的一把金钥匙。

“太好了!”

阿斯夫“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到窗边。

透过结着薄冰的玻璃,他果然看到了那支绵延数里的车队,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有了这批军事物资,咱们人民军的实力就能翻倍!到时候,别说守住克麦罗沃,就算是向罗刹帝国的核心区域进军,也不是不可能!”

他一边说,一边整理了一下身上的中山装——这件衣服是华夏军使者送的,他一直很珍惜,总觉得穿上它,就能沾染上几分强者的气息。

随着车队逐渐靠近,克麦罗沃小镇上的百姓也纷纷涌上街头。

这些人大多是流离失所的农奴和破产的小商贩,他们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旧贵族和农场主们不仅榨干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还动辄打骂,摧残他们的身体和心灵。

而克麦罗沃因为聚集了大量新军,成了罗刹帝国境内难得的“安全区”——人民军会定期给百姓们发放一些简单的黑面包和土豆,虽然数量不多,却足以让他们在寒冬里活下去。

“快看!好多马车!”

一个穿着破洞棉衣的小男孩拉着母亲的手,指着车队大声喊道。他的母亲是个面色蜡黄的妇人,看到车队时,眼眶瞬间红了——她听说过,华夏军的援助里不仅有武器,还有粮食,或许这一次,她的孩子能吃上一顿饱饭。

周围的百姓们也都围了上来,大家踮着脚、伸着脖子,看着马车一点点靠近,脸上满是欢喜和期待,有人甚至忍不住鼓起了掌,嘴里念叨着:

“这下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不过片刻,人群就把车队围得水泄不通。车夫们停下马车,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涌上来的百姓。就在这时,一队穿着灰色军装的人民军士兵快步赶来——他们是接到命令前来维持秩序的。士兵们手持步枪,排成整齐的队列,一步步将百姓和车队分隔开来,动作沉稳却不失温和,没有丝毫粗暴之举。

“大家请让一让,物资需要先运进营地清点,后续会给大家发放粮食,请耐心等待。”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向百姓们解释道。

百姓们虽然不舍,却还是很配合地往后退了退,给马车让出了一条通道。在人民军官员的引导下,第一辆马车缓缓驶入了军营。当马车停稳后,几个士兵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掀开了马车上覆盖的厚帆布——帆布字,虽然没人认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他们最需要的武器。

一个士兵拿起撬棍,轻轻撬开了最上面的一个木箱。随着木箱被打开,一杆杆锃亮的步枪露了出来——这些步枪虽然是八成新,但枪管依旧光滑,枪托上的木质纹理清晰可见,显然保养得极好。

“是步枪!真的是步枪!”

第一个看到步枪的士兵忍不住大喊起来,声音里满是激动。周围的士兵们也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睁大眼睛盯着木箱里的步枪,眼神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他们中的很多人入伍至今,手里只有一把生锈的马刀,从未摸过真正的步枪。

“传副主席的命令,所有运来的枪支,优先发放给第五军至第十军!”

就在士兵们兴奋不已的时候,一个传令兵骑着马赶来,大声宣读着命令。

第五军到第十军是人民军刚刚组建不久的部队,士兵大多是从农奴和流民中招募的,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且几乎没有像样的武器。这次华夏军援助的步枪,正好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太好了!我们终于有枪了!”

一个来自第五军的年轻士兵听到命令后,激动得跳了起来。

他叫彼得,原本是一个农奴,因为不堪农场主的虐待,逃到了克麦罗沃参军。他一直梦想着能有一把自己的步枪,这样就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和他一样受苦的人。此刻,他看着那些步枪,感觉自己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接下来的一整天,军营里都沉浸在忙碌和喜悦之中。

士兵们分成小队,轮流搬运木箱、清点步枪、登记造册。

虽然每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手臂酸痛,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但脸上的笑容却从未消失过。

到了傍晚时分,第一天运来的马车全部卸完,整整50万杆步枪被整齐地堆放在了军营的仓库里——这些步枪,几乎能将此时人民军的所有士兵都武装起来。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新的车队就又出现在了道路尽头。

不过这一次,马车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因为马车上装的不是轻便的步枪,而是沉甸甸的子弹。

每个木箱里都装满了黄铜色的子弹,阳光照在子弹上,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车夫们显然也感觉到了马车的重量,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给马匹喂些草料、喝些水,让它们休息片刻。

从早上到晚上,运送子弹的马车从未停歇。

士兵们依旧忙碌着,将一箱箱子弹从马车上搬下来,运进专门的弹药仓库。负责看管弹药仓库的老兵伊万诺夫,一边清点子弹数量,一边忍不住感慨:

“华夏军真是大手笔啊,这么多子弹,足够咱们打上好几场大仗了!”

他参军多年,经历过不少战斗,深知弹药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没有弹药,再好的步枪也只是烧火棍。

第三天,车队再次如期而至。这一次,马车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马蹄踏在泥地上,发出“哒哒”的清脆声响。

原来,马车上装的不再是沉重的武器和弹药,而是轻便的被服。这些被服都是华夏军专门为人民军设计的:

上衣是灰色的夹克式军装,裤子是宽松的工装裤,还有一顶带着护耳的棉帽和一双厚实的棉鞋。被服的布料虽然不算高档,但足够厚实,而且做工精细,针脚整齐。

当第一批被服发放到士兵手中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穿了起来。彼得拿着属于自己的被服,先把棉鞋套在脚上——鞋子的大小正合适,里面的棉花柔软又暖和,踩在地上,再也感觉不到刺骨的寒冷。他又穿上棉衣和棉裤,戴上棉帽,对着军营里的积水洼看了看自己的倒影——镜中的自己,穿着整齐的军装,精神抖擞,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衣衫褴褛、满脸愁苦的农奴了。

“哇,你穿这身衣服真精神!”

旁边的士兵看到彼得的新模样,忍不住夸赞道。彼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充满了自豪——他知道,穿上这身衣服,他不仅是一个士兵,更代表着一种新的希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