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东莞的集体夫妻房 > 第680章 乌成冰的投资

第680章 乌成冰的投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乌成冰对粮站那个叔叔的耳语是这样的:“叔叔,您给我开完成公粮的单子,我拿去结账,卖余粮得来的钱归您,我一分钱不要,如何?”

你猜粮站那负责收公粮的叔叔如何敢答应乌成冰的这个要求?或者说是合作计划?因为这对于粮站收公粮的工作人员来说,只要胆子大一点,这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而且绝对不会露出一点破绽,只需要双方保密就行,而且这绝对是双赢的事情,而且可以一直双赢下去。

为什么可以这样操作?因为每年公粮秋收任务完成一盘点。粮站都要多出十万斤以上的粮食,也就是说,如果全镇农民交粮三百万斤,但是最后盘点的时候,粮站粮库里面的粮食却会有三百二十

万斤或者是三百一十五万斤,反正是只多不少。这样的事,似乎在这本书里前面也写到过类似的事情,情形也都差不多,但乌成冰这次跟粮站的工作人员合作得更精彩。

为什么粮站粮库里的粮食盘点下来比农民实际交粮数量要多出来很多?难道是凭空长出来的吗?这当然不可能,这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流血流汗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之所以会多出来那么多粮食,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农民大多没有文化,他们不认识机器秤,只认识那种有星星的杆秤,因此他们交粮的时候,收粮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要每次给每个农民交的粮食少记那么一斤两斤,要是看谁不顺眼好欺负,他还可能少给你算三斤五斤,甚至十斤八斤也是有的,全镇上完农民交粮,每人每次少算一斤两斤,一个人还要交好几次才能完成公粮任务,算起来可就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了。

还有就是,对农民交的粮食要求特别高,要晒了又晒,反复的晒,要没有一点水分,用传统的土办法检验干湿还不算,后来又发明了一种高科技仪器来检测,你农民自己认为再干都不行,要那仪器认为干了才能过关。

因为那些农民交来的粮食被晒的没有一点水分了,因此装进粮仓之后,如果遇到阴雨天,粮食会从湿润的空气中吸收一些水分,使粮食的重量也会增加一部分。

如果这一段文字重复了前面某个章节的内容,笔者在这里跟读者朋友们道歉,因为这个事实在太重要了,我又写到这样一个类似

的角色,我觉得不得不重复一下,加深读者朋友们的意见,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农民有多么可怜。

因此乌成冰要和粮站的工作人员合作,让他们免交公粮,让双方得利,这事就太简单了,可以说,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他们自己不说,谁也查不出个蛛丝马迹。

那时候,交公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公粮,那叫农业税,是白白地送给国家,一分钱都没有的,还有一部分称为余粮,就是政府用很低的价格从老百姓手里收购,说是收购,但这是任务,就是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比如说大米市场上可以卖到一块钱一斤,但是政府要你三毛卖给政府你也必须卖,让你卖多少就卖多少,要不然你就是违法了,至少算是刁民,不交是不行的。

乌成冰和同学的父亲,那个粮站工作人员密谋一番之后,他们开始演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