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封路!烧石灰!(1 / 2)
这鬼地方,连条像样的路都要靠“非正统交易”,而眼前这座被称作“哑巴关”的废弃驿站,更是把“防消息泄露”这四个字刻到了骨子里。
驿站里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一阵风刮过,卷起地上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窃窃私语。
这里的役夫,个个面色麻木,浑身散发着一股死气,而且,他们全都是聋哑人。
陈皓心头一凛,看来这“哑巴关”名不虚传,这哪里是关口,简直就是一座囚笼。
沈哑子,是这群特殊人群中为数不多的例外。
他脸上的“罪”字刺得人眼生疼,可那双眼睛,却像两汪深不见底的潭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吴老凿在一旁低声道:“工部那边,我见过这种人。不能言,心却亮堂着呢。”
陈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躁,学着吴老凿的样子,捡起地上的炭条,在地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匠魂”二字,又比划了尚服局守灯的仪式。
沈哑子一愣,随即瞳孔猛地一缩,像是触动了什么开关。
他一把抓过炭条,在地上疾书起来:“灯灭三次,人死七批。”他瘦长的手指在地上勾勒,一个穿着官袍的人影浮现,手指直指京城,然后,他做了一个斩首的动作。
陈皓的心猛地一沉,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无数个念头。
有人冒充守道者?
这批传送者,竟然已经死了七批了!
这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
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看来,这条“匠魂”之路,比他想象的还要凶险。
为了取得沈哑子的信任,陈皓郑重地递出了那块“匠魂”木牌。
沈哑子颤抖着手指,一遍遍地抚摸着上面的刻痕,浑浊的眼眶渐渐湿润。
他默默地解下腰间的骨珠,那串骨珠上,每颗都刻着一个名字。
他指着其中一颗,陈皓认出是老驿丞的名字,周九斤。
陈皓的心再次紧缩,看来,老驿丞也已经遇害了。
沈哑子继续用他灵巧的手语比划着,陈皓渐渐明白了。
要通过这道“哑巴关”,需要一个“活凭证”,那就是尚服局特制的“青丝结”。
只有持有这个结,才能被接应点接收。
可沈哑子却不知道,那“青丝结”到底在哪里。
陈皓陷入了沉思,阿蛮临行前送他的那根赤羽,苗语里是“命换命”的意思,难道,那才是真正的信物?
他小心翼翼地将羽尖蘸了点墨,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轻轻一扫。
奇迹发生了,纸上竟然显现出细微的丝纹,那竟然是一张用蚕丝织成的隐形图,记载着“青丝结”的织法!
这时,驿站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秦嬷嬷。
她就藏身在关外的义庄,表面上操办丧事,实际上,却是在救治那些逃亡的工匠。
她收留过许多中毒的匠人,对那“拂尘炭”的危害深恶痛绝。
陈皓求见时,秦嬷嬷正给一个咳血的少年施针。
她听完陈皓的来意,眼神冰冷地说道:“我可以帮你织青丝结,但你要替我做一件事——把这孩子的命,换成李少爷的命。”原来,这少年是李少爷强征劳工时,被误伤的。
陈皓沉默了,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秦嬷嬷取出一束宫蚕丝,用足踏织机日夜赶工,三更时分,一枚蝶形结织成,暗合尚服局的旧制。
她递给陈皓时,只说了一句:“山要进京,不能带着恨,但也不能忘了疼。”
临行前夜,沈哑子突然拉住了陈皓,比划出惊人的信息:明天,会有一个“假信使”持伪结入境,背后主使正是万富贵安插的细作。
如果让这个假信使先抵达接应点,整个秘密网络都会被反向渗透。
陈皓当机立断,立刻命李青山带两人伪装成押解队,半路截杀假信使,夺其文书。
他自己则带着真结,藏在了药童送葬的棺木里。
秦嬷嬷安排了一场“死人出关”,按照习俗,死者的棺木是不会被开验的。
吴老凿主动请缨抬棺,他低声说:“我这辈子,第一次觉得抬棺,是件光荣的事。”
夜色如墨,断龙脊上的风更甚,吹得棺木摇摇晃晃。
陈皓藏身其中,听着棺外吴老凿低沉的脚步声,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这口棺材,是通往京城的坦途,还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他只知道,他和他的“匠魂”们,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棺木缓缓前行,在“哑巴关”冰冷的铁门前停了下来。
守卫只是例行公事地敲了敲棺板,发出三声沉闷的回响,然后,铁门缓缓开启……棺木缓缓穿过“哑巴关”那扇沉重的铁门,守卫们瞥了一眼那随风飘摇的灵幡,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例行公事地敲了三下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