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掌印,是劳动者的勋章(1 / 2)
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不对劲,峰哥,这里面好像提到了什么废弃支线……结构性隐患……”
秦峰一听这话,也来了精神:“什么?在哪儿?快放给我听听!”
姚小波赶紧把磁带倒回去,找到那段对话,放给秦峰听。
“……三号支线……老化严重……建议更换……再不换……早晚出事……”
秦峰听完,眉头紧锁。
他立刻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到了卢中强,麦窝音乐工作室的创始人。
卢中强是音乐圈的老前辈,对音频技术非常精通。
秦峰希望卢中强能帮忙,用工作室的高精度降噪设备,提取磁带中的信号,定位出具体坐标。
卢中强一听是秦峰的忙,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卢中强终于成功地提取出了磁带中的信号,并定位出了具体坐标。
“我去,小秦,你这搞的啥玩意儿?这地方……好像是新建商业综合体的地下停车场规划区啊!”卢中强在电话里惊呼道。
秦峰一听这话,顿时感觉后背发凉。
他立刻把消息上报给了相关部门。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开发商那边,根本不买账。
“一盘破磁带?就凭一盘破磁带,就想让我们停工?开什么玩笑!”开发商的代表,语气强硬,态度嚣张。
“我们所有的手续都是合法的,所有的勘探报告都是合格的,你们不能因为一盘来路不明的磁带,就否定我们的一切!”
“出了事,谁负责?你们负责得起吗?”
面对开发商的强硬态度,相关部门也有些犹豫。
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一旦停工,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陈秀兰最近也很焦虑。
她发动环卫工夜间巡逻队,在争议地块连续三晚监测地面异响。
她们用改装扫帚绑上拾音器,记录到低频共振波形与磁带片段高度一致。
更关键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凭经验指出:“这声音不对劲,像是地基在喘气。”
陈秀兰不敢怠慢,立刻把数据制成简易图表,在社区公示栏张贴。
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居民的质疑。
“这是啥玩意儿?扫帚也能测地基?忽悠谁呢!”
“就是,这帮环卫工,一天到晚没事找事,想讹钱吧?”
“开发商都说了,没问题,你们瞎操什么心?”
面对居民的质疑,陈秀兰感到很无奈。
她需要更专业的证据,更权威的证明。
于佳佳也没闲着。
直接对抗资本方,那是下下策。
她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让所有人信服的理由。
思来想去,于佳佳决定,邀请第三方地质勘测院,参与“双盲测试”。
“双盲测试”的意思是,将勘测人员分成两组。
一组依据传统的勘探报告作业,另一组仅参考“号子声谱+扫帚反馈”进行预判。
然后,对比两组的勘测结果,看看哪组更准确。
这个方法,既能保证客观性,又能体现“回声”的价值。
地质勘测院的院长,一开始并不愿意参与这种“胡闹”的测试。
但在于佳佳的软磨硬泡下,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
测试当天,两组勘测人员,在争议地块展开了紧张的作业。
一组拿着各种先进的仪器,忙碌地钻孔、取样、分析数据。
另一组则拿着扫帚,闭着眼睛,仔细地倾听着地面的声音。
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最终,测试结果出来了。
依据“号子声谱+扫帚反馈”进行预判的那一组,竟然准确地识别出了两处沉降风险点!
而依据传统勘探报告作业的那一组,却完全遗漏了这两个风险点!
地质勘测院的院长,当场傻眼。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盘老磁带,几把破扫帚,竟然能比最先进的仪器还管用!
“我……我们可以不信故事,但……不能无视数据!”院长激动地说道。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于佳佳看着手中的报告,长舒了一口气。
这场关于城市记忆的保卫战,她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于佳佳转身走回办公室,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语气平静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