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 第678章 掌印,是劳动者的勋章

第678章 掌印,是劳动者的勋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准备一下,通知下去,后天项目听证会,照常进行。”听证会,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战场,各路神仙都得亮出真家伙。

赵小满这闷葫芦,今天也得出山了。

他站在话筒前,手心里全是汗,深吸一口气,按下播放键。

老旧的磁带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仿佛时光倒流。

紧接着,风雪的呼啸声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寒冬腊月的施工现场。

突然,一个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记住啊,管线不是冷冰冰的铁,它通着万家灯火。咱们修的不是地,是人心。”

这句带着浓重口音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内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

就在这时,仿佛为了应和赵工的话,会议室的空调突然“嘎”一声停机了。

紧接着,送风管道里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哼唱,那声音低沉而悠扬,像古老的歌谣,又像无声的叹息。

所有人静默了,大气不敢出一口。是幻觉吗?还是这片土地在回应?

姚小波扭头看向赵小满,发现他紧紧攥着那只空陶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于佳佳递过去一个眼神,赵小满攥着陶罐的手更紧了。

“谁在唱歌?”有人打破了沉默,颤巍巍地问道。

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新规委的专家们面面相觑,眼神复杂。

《城市基础设施技忆管理条例》草案,这名字听着就玄乎。

要不是上面压着,谁愿意在这儿听一个破搞档案的,扯什么“人文感知附件”?

“跳大神?”果然,反对派坐不住了,市规委的刘处长阴阳怪气地开了口,“我说王主任,您这搞得,以后竣工典礼是不是还得请个萨满来跳跳大神,问问地基舒不舒服啊?”

一片低笑声响起,带着几分戏谑。

王建国,市规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体制内的改革派,向来以敢想敢干着称。

面对嘲讽,他却出奇地平静,镜片后的目光,闪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刘处长说笑了,”王建国淡淡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人文感知,不是迷信,是科学。今天,我请郑总工给大家放一段视频,看完大家再评判。”

郑卫东,城建集团项目总工,典型的技术官僚,向来务实,但这次,他却站在了王建国这边。

他点了点头,示意工作人员播放视频。

大屏幕亮起,画面有些晃动,像是手持设备拍摄的。

昏暗的地铁隧道里,赵小满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中。

他穿着满是油污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一把老式的检测锤。

“这是在干嘛?敲地鼠?”有人小声嘀咕。

只见赵小满蹲下身,轻轻敲击着隧道壁。

一下、两下、三下……他的动作很轻柔,仿佛在与大地对话。

镜头拉近,给到了赵小满手中的检测锤。

锤柄上,缠着一条褪色的红布条,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这是……”有人认出了那条红布条,惊呼出声。

那是赵工的遗物!

“听锤法!”郑卫东适时地接过话茬,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是赵工传下来的绝活。他能通过敲击的声音,判断隧道壁的结构是否安全。这段视频,是赵小满带领团队在新地铁隧道施工中,采用‘听锤法’提前发现衬砌裂缝的画面。”

画面中,赵小满指着一处不易察觉的裂缝,对着身边的同事,比划着什么。

他的表情很严肃,眼神里充满了专注。

“这不是迷信,”郑卫东提高了嗓音,“这是三百公里管网淬出来的经验!是无数个夜晚,赵工父子用耳朵,用身体,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这种经验,难道不应该被记录,被传承吗?”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段视频震撼了。

于佳佳的“修补伦理”,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切入点。

几天后,市档案馆。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整洁明亮的大厅里。

今天,档案馆将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掌印计划”启动仪式。

所谓的“掌印计划”,是于佳佳推动的,旨在将参与《人心测绘图》归档的建设者,在副本末页留下沾有作业痕迹的掌印——混凝土粉、煤灰、机油或扫帚屑。

“掌印,是劳动者的勋章。”于佳佳在仪式上说道,“每一枚掌印,都代表着一份责任,一份付出,一份对这座城市的爱。”

首批百份文件移交仪式上,赵小满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穿着崭新的工作服,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显得有些局促。

轮到赵小满了。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台前。

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个印泥盒。

赵小满犹豫了一下,伸出了左手。

他的右手指尖,因为工伤残疾,无法完整展开。

他用戴着手套的左手,小心翼翼地沾了沾印泥,然后,郑重地按在了文件末页的指定位置。

全场寂静。

李素芬,市档案馆副馆长,档案伦理改革的倡导者,缓缓地走到投影仪旁,按下了按钮。

一张放大的手掌拓片,投影至墙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