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32章 酸能制铅(1 / 2)
正德二年四月十二,子时初的豹房密室,静谧得只能听见油灯偶尔发出的 “滋滋” 声。昏黄的灯光在《全球通史》的书页上投下一片片阴影,朱厚照紧锁眉头,死死盯着 “16 世纪欧洲铅中毒潮” 的章节,一边看,一边将书中内容与面前的《太医院铅毒医案》仔细比对。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惊人的秘密,猛地一拍桌子,“霍” 地站起身来。
“张忠!” 他的声音打破了密室的寂静,在墙壁间回荡。烛火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震得晃动起来,将他的影子扭曲地投在墙上的《大明舆图》上。“速传王巧儿与李时中,让他们带着防铅毒改良之法,立刻来见朕!” 他的语气急促而坚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巧儿匆匆赶到时,朱厚照正急切地翻阅着书包内《中国毒理学史》的抄本,他的指尖停留在 “铅毒神经毒性” 的章节。“巧儿,” 他神色凝重,指着书中 “铅损脑髓,致神明乱” 的现代论述,随后又迅速翻开《千金方》的 “金石毒” 篇,“古人想用磁石来解毒,可磁石本身含铅,反而会增加毒性,你可有其他办法?”
王巧儿赶忙凑近,看到抄本中 “金属置换反应” 被巧妙地译为 “五行相克之理”,她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曾说过‘铅毒喜酸’,《本草衍义》也记载‘铅遇醋则软’,或许可以用酸性物质将毒引出。”
就在这时,李时中也抱着新制的 “验铅试纸” 匆匆赶到。“陛下,” 他赶忙呈上试纸,恭敬地说道,“铅毒遇到酸性物质就会显出紫草的颜色,这正是《博物志》中‘酸能蚀铅’的验证。只要让匠人将指尖血滴在试纸上,如果纸变成紫色,就说明铅毒严重。”
朱厚照急忙接过试纸,脑海中闪过书包里酸碱试纸的原理,但此刻他只是严肃地吩咐道:“速速发给各个工坊,一旦纸色变紫,匠人必须马上停炉,饮用‘涤心汤’。” 说着,他翻开《太医院秘藏方》,指着 “陈皮、乌梅、甘草” 的配伍,“这三味药酸甘化阴,可以泻肝经的铅毒。”
三人围坐在炉火旁,热烈地讨论着,如何裹着桑皮纸,利用其吸附的特性;每月望日给匠人验血,阳性者饮用用陈皮、乌梅、甘草煎服的 “涤心汤”;将匠人的工作时辰减半,让他们轮番执役;在工坊设置 “酸水瓮”,让匠人们用醋水净手漱口。朱厚照在《工器汇典》的草稿上郑重写下:“匠作之要,首在泻肝毒。” 旁边还细心地注上:“贝壳煅灰需研如粉,古法去燥。”
到了正德二年四月十五,阳光洒满大地,朱厚照站在顺天府皇庄的田埂上,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泥土的芬芳。他望着远处正在播种苜蓿的匠人,神情专注。
“陛下,” 皇庄庄头小跑过来,恭敬地跪在地上,“佃户们都疑虑苜蓿会耗费地力。”
朱厚照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摸出《泛胜之书》的竹简,说道:“汉法是先种苜蓿,因为它的根瘤可以肥田,《齐民要术》也记载‘其根深入土,可固堤防沙’。” 他示意张忠展开《皇庄改良榜文》,接着说道:“凡是种苜蓿的,免次年田赋三成,所收的草叶可以卖给太仆寺充作马料,它的根还能用来制作酸水净化铅毒。”
庄头听了,仍面露犹豫之色。朱厚照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永佃诏书中明确写着‘田宜因地制宜’,要是再故意梗阻,顺天府必定派人来丈量你们隐瞒的田地,不要说朕没有事先警告你们。”
庄头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连忙叩首,灰溜溜地退下了。朱厚照转身对王巧儿说道:“传谕户部,苜蓿种子要按户均匀分发,秋收后可以用草叶来抵粮赋,匠人之家可以优先领种,他们的根须晒干后可以送到太医院制作涤心汤。” 王巧儿领命而去,她袖中的 “工” 字臂章在阳光的照耀下,与田埂边 “皇庄劝农” 的木牌相互映衬。
正德二年四月十七·户部衙署,户部尚书韩文捧着《醋政条陈》,站在乾清宫丹陛上,袖中奏疏的黄绫边缘隐约可见「酸御铅毒」四字。他望着阶下正在搬运乌梅的锦衣卫,想起三日前朱厚照的口谕:「醋者,民之所需,亦匠之药引。」
「韩卿,」朱厚照的声音从暖阁传来,「可曾看过《天工开物》「曲糵」篇?」
韩文展开奏疏,目光落在「高粱酿醋十法」图示上——那是王巧儿根据书包中「微生物发酵」理论改良的工艺,却被包装成「宋应星遗法」。「陛下,」他躬身道,「山西醋坊愿捐三成醋品供匠人净手,顺天府已划出五顷地种高粱。」
朱厚照点头,指着《明会典》「税粮」卷:「酿醋所用高粱,每亩免粮赋五升;民间醋坊若增产能,许用匠籍积分抵税。」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案头抽出《农政全书》,「再命翰林修订《酿醋要略》,附于《齐民要术》后刊行。」
正德二年四月十八·顺天府,王巧儿站在新落成的「惠民醋坊」前,看着匠人将蒸熟的高粱拌入曲蘖。「此曲需密闭七日,」她指着陶瓮上的牛皮封,「《天工开物》云「酿醋如养兵,需静候其变」。」实则这是书包中「醋酸菌培养」的古法转译。
「女史,」坊主呈上试酿的醋液,「按您说的「三蒸三晒」法,酸味比寻常醋浓三分。」
王巧儿用竹片蘸醋滴在验铅试纸上,纸色未变:「酸度足够。」她示意匠人将醋装入陶罐,「即日起,每日送十坛至铁锚会工坊,供匠人净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