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绝不能辜负这个机会(2 / 2)
“震撼吧?”赵工程师看着沈良的表情,“这就是新中国的钢铁脊梁。”
沈良点点头,内心却在想:如果我的技术能在这里开花结果,那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车子停在了技术大楼前。
这是一栋五层的砖混结构建筑,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沈良知道,这里汇集了全国最顶尖的冶金专家。
“走,我带你去见见项目组的其他成员。”
他们乘电梯上到三楼。
走廊里贴着各种技术图纸和标语,空气中还能闻到图纸印刷时的油墨味道。
推开一扇标着“轧钢技术研发室”的门,里面坐着十几个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也有年轻的技术员。看到赵工程师进来,大家都抬起了头。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沈良同志,从地方厂调来的。”赵工程师拍拍沈良的肩膀,“听说他在轧钢技术方面有不少创新想法。”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站了起来:“我是王总工程师,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
沈良连忙握手:“王总,您好。以后请多多指教。”
其他人也纷纷自我介绍。
沈良一一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专业方向,心里开始规划如何与他们合作。
“沈同志,你先熟悉一下项目资料。”王总工递给他一份厚厚的文件,“明天我们开会讨论技术方案。”
沈良接过文件,翻了几页,发现内容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设备研发,还涉及到工艺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项目的时间要求非常紧迫——必须在半年内拿出可行方案。
半年时间,要完成这么庞大的技术突破?
沈良暗暗咂舌,看来这次真的是一个巨大挑战。
“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们。”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热情地说道,“我们这里不讲究什么资历,只看技术水平。”
沈良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降维打击吧。
当然,他必须控制好节奏,不能暴露得太明显。
下午,沈良被安排在厂区宿舍住下。
房间不大,但比之前的地方条件好多了。有独立的卫生间,还有一张写字台。
他把行李放好,坐在桌前开始仔细研读项目资料。
越看越觉得问题的复杂性。
这个项目不仅要解决技术难题,还要考虑成本控制、生产效率、设备维护等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所有技术都必须是自主研发,不能依赖进口。
沈良拿出纸笔,开始梳理技术方案。
他决定采用分步实施的策略:先解决最核心的控制系统问题,然后逐步优化其他部分。这样既能保证项目进度,又能降低技术风险。
正在专心思考的时候,房门被敲响了。
“沈同志,在吗?”
是赵工程师的声音。
沈良起身开门,发现赵工程师手里拿着一瓶白酒和两个菜。
“想着你初来乍到,晚上陪你喝两杯。”
两人在小桌前坐下,赵工程师给沈良倒了一杯酒。
“说实话,这个项目压力很大。”赵工程师端起酒杯,“上面给的时间太紧,而且不允许失败。”
沈良也端起杯子:“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你倒是挺乐观。”赵工程师一饮而尽,“你知道为什么选中你吗?”
这个问题沈良确实想过,但没有确切答案。
“因为你的技术方案很有前瞻性。”赵工程师放下酒杯,“说实话,我们这些搞了十几年技术的人,思维已经有些固化了。需要你这样的新人带来新思路。”
沈良心中一动,看来自己之前的表现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
“那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工作上的事情,赵工程师起身告辞。
“明天早上八点开会,别迟到。”
沈良送他到门口,然后继续回到桌前工作。
夜深了,宿舍区很安静,只有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这是首钢永不停歇的声音,也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声音。
沈良看着窗外的夜空,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使命感。
他知道,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用技术改变国家命运的机会。
而他,绝不能辜负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