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23000年(2 / 2)
对于这种地少人稀、物产贫瘠的国,大郑跟它确立宗属关系、认它当弟,也没指望它能进贡些什么好东西、带来什么利益,实际上就是在无偿进行人道主义的援助和帮扶。
自然也从没想过吞并它,因为根本得不偿失。
但是扶桑想要吞并它。
琉球国民弱,就在家门口,大郑或许看不上那点人口,扶桑却非常需要琉球的女人来缓解三座主岛上男多女少的社会问题,也需要琉球的男人来为他们作战,征伐或者抵御北海道地区年年南下的犹夷人。
扶桑人有自己的北方威胁,来自冰天雪地中最严厉的父亲。
事实上,经过高丽之战的惨痛教训后,扶桑内部的大名们已经明白了他们与大郑之间的军事差距,而高市依子公然提出这种论调,本质上是想碰瓷大郑,好为自己和背后的势力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毕竟扶桑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她想鼓吹这种看似强硬的论调,为自己塑造出一个“铁娘子”的形象,打击国内的政治对手,最终的目标是击败和压制那些在高丽之战中损失惨重、对藤原实赖十分不满的贵族和平民们,重新确立藤原家族的统治权威。
所以,她只是被推到台面上的棋子,真正的幕后大BOSS是被汹涌的民意和愤怒的贵族们赶下野的藤原实赖。
如果她的言论和藤原实赖的想法不一致,那她根本就不敢、也不可能出这番话来。假如她的是“藤原实赖是个老不死的”,那估计当天晚上就会被插进水田里COS稻子。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国家真正的统治者是谁,不要去看表面,看谁站在台面上风光靓丽。有个大洋彼岸的笑话,有个年轻人当众质问:为什么我可以在我的国家烧星条旗。却不能烧白底蓝色六角星?
结果他问完这个问题就喜提银手镯一副。
所以,琉球王国最大的原罪就是:离扶桑太近,离大郑太远。
而藤原实赖之所以敢放任高市依子出这样找死的话,就是在试探大郑的底线。如果大郑反应平平,那他绝对会让自己的政治盟友、现在扶桑明面上的老大橘繁名下令组织水师浪人,南征琉球。
如果大郑反应剧烈,那就是高市依子的个人言论,与扶桑的总体立场无关,我们还是爱好和平的,我自己更是一个退休老头,雨我无瓜。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没有对扶桑本土发起军事进攻的先例,更何况还隔着这么一片大海,能来多少人?
就算真的来了,大郑劳师远征,扶桑以逸待劳,优势在我。
总结下来就是:可攻可守、进退自如、有恃无恐。
但大郑君臣是那么好忽悠的吗?跟文训玩心眼子和文字游戏,你怕是不知道终结百年乱世的全国吃鸡大赛总冠军是什么脾气!
当消息从扶桑传回来的那一刻,大郑的国家机器和战争机器立刻运转了起来。
礼部尚书魏序召见并斥责了扶桑在汴京的遣郑使总管五十岚大二,要求他立刻传信回国,命令藤原实赖处罚并且惩治高市依子本人,让她为自己愚蠢而鲁莽的行为付出该有的代价!
户部尚书张之善派人签发了命令:自即日起,东南沿海各州府不许接纳任何扶桑船只;不许与他们进行任何商贸往来;遣返逗留在大郑境内的扶桑商人;对拒绝配合和没有合法路引的扶桑浪人、武士、商人以及民众全部缉拿关押,以细作论处!
兵部尚书、枢密院枢密使秦时明和齐国公王臣鹤在武院衙门召集众将,开始讨论和研究渡海作战的可行性与具体事宜。位于琅琊府蓬莱港的北方水师、位于泉州港的南方水师纷纷动了起来。
检查战船状态,武库开放分发,士兵战前动员,航线天气确认。
刚刚征讨靺鞨部和完颜部、并且取得大胜的辽东知府聂牧之也得到了最新命令:准备集结军队,随时南下高丽,沿着当初扶桑北上高丽的路线反推回去。
如果只是跳梁丑行为的话,凌晨是不会主动参与军国大事的。可扶桑目前的趋势,明显是真的想吞并琉球王国,进而染指澎湖列岛,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既然你真的这么想比划比划,那就满足你的愿望。
七月初三,一向不问世事的殿帅连夜进宫,向陛下陈明利害,罗列了扶桑的数条大罪,还在《万里山河图》上为陛下指出了扶桑好几处银矿的所在地,
七月初五的朝会上,齐国公王臣鹤向陛下呈奏了关东两府那些遇难水师家属的万民书;礼部扶桑分部禀奏了扶桑国内近八成大名都扬言要再征高丽的情报;星夜入京的北方水师都督邵之祁也向朝臣们介绍了目前东海海域的水文、气象等航行条件。
经过整整两天的综合讨论和集体研究,七月初七的早朝上,郑皇文训批准了超过半数朝臣表决同意、由枢密院起草并且负责具体实施的关于讨伐扶桑的军事行动。
行动代号:三文鱼寿司
行动部队:北方行营所属辽东乡军、东南行营所属南方水师、殿前司所属北方水师。
行动时间:建隆八年七月二十日。
行动目标:保护琉球王国免受入侵,占领扶桑首都平安京,处死高市依子,消灭藤原家族,扶持冷泉天皇,在扶桑各主要郡县建立郑军基地、将军事存在常态化。
旨意下达后,东海上立刻热闹了起来,无数渔船和水手纷纷出海,察看风信洋流、捉拿海寇浪人、确认位置方向,只待时间一到,便千帆进发,水军东出!!
当五十岚大二的人拼命钻过海上巡逻线、百人余一爬上长崎县的海滩、将这则晴天霹雳告诉当地大名后,整个扶桑同样也沸腾了!
大多数贵族大名们都认为:大郑既然想打,那就跟他们打!从古至今,扶桑水军确实没有过击败中原王朝的经验,但中原王朝同样也没有成功登上扶桑土地的先例!
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会让这些骄傲自大的郑人知道,什么叫有来无回!
反对之声也有一些,不过刚一出来,就立刻被狂热的战争情绪给淹没了。
而民间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多数平民百姓都在心中认为不应该惹毛强大的郑朝,自从当年白江口之战后,扶桑打不过西边的邻居就已经是民间的潜意识。
现在的大郑,万一跟当年的大唐一样强,那可咋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