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个出马仙自述真实经历 > 第540章 寒衣(一)由来

第540章 寒衣(一)由来(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天气渐渐转凉,阳间人也在添置衣服,最近这几天都在打送寒衣的表文,很多人也都是想给地下的亲人送些穿的,但是老生常谈,要祭祖,祭祖不是坟头那两个人,是祭祖,我就不明白现在人怎么有人那么笨,不明白什么叫祖先吗?实在不懂去百度学学什么是祖先,不是你爷爷奶奶,太爷太奶就截止了,在往上的那也叫祖先。。。我真的都无奈

说起这送寒衣的习俗,那可真是源远流长。最早要追溯到周朝那会儿,有诗经里写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七月火星西沉,九月就要准备冬衣了。那会儿的官府还要在这个时候给官吏发放冬装,让士兵更换棉袄。

到了秦代,这个习俗就更加明确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十月初一为腊祭日,要祭祀祖先。老百姓也在这天给逝去的亲人烧些纸衣,这叫送寒衣。为什么选这天?农历十月正是北方开始刮白毛风的时候,活人都要添衣裳了,那死人同样也需要御寒之物,也需要御寒的衣服

我记得小时候,听我姑姥爷讲过,我姑姥爷眼睛不好,是个看不见的盲人,说来也奇怪,突然就清晰的脑袋里浮现出他的长相,瘦瘦的,大耳朵,没有牙齿,一对招风耳,小时候没少听姑姥爷讲故事,他是我妈的姑父,因为我多数都在姑姥爷家里,最前面提过的,说这习俗跟孟姜女还有关系,查阅一番,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同贤记》,在明代冯梦龙《情史》中形成完整故事。传说秦始皇时,新娘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刚成亲就被征去修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亲手缝制冬衣,跨越千山万水前往边关。到达时得知丈夫已死,她悲恸痛哭,竟将长城哭塌八百里。这个融合爱情悲剧与反暴政主题的传说,在民间演变成十月初一送寒衣习俗的典故依据。百姓通过这个凄美故事,将现实中的孝亲传统与对亲人的牵挂具象化,使寒衣节承载了更深沉的情感内涵。。

送寒衣这种,规矩比较多,首先得选对时候,在十月初一前七天,后三天,这个时间段送比较好,去坟头送,越早越好

但是切记不要随便找个十字路口去烧东西,哪怕你自己写那表文也没用。因为都会被抢了。

我见过不少人图省事图省钱,随便在小区里找个角落就烧。结果呢?不是被孤魂野鬼抢走,就是送错了地方。去年就有个媳妇,在楼下花坛边烧寒衣,晚上做梦好多个人追她要衣服穿,关键是一两天就梦见一次,持续了一个多月,实在受不了,问我咋回事,能是咋回事,被盯上了,后来我让她买了二十套,重新在十字路口烧了,念叨给追她的这些人,这才安稳了。

还有,烧寒衣一定要烧透烧尽。要是留个衣服,先人收到的就是破衣裳。这跟咱们收快递一个理,包装破了,里头的东西还能好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