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人幽冥 > 第173章 盟势之约,天地为鉴。

第173章 盟势之约,天地为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颖王话音刚落,司徒掌门便抚掌大笑,声震满堂:“妙!实在是妙!以卫国公甲胄为盟证,既承前人忠勇之志,又证我等守土之心,再无更合宜之物!”

渊空大师双掌合十,眼中满是赞许:“卫国公一生护国安邦,此甲胄染尽沙场风霜,以之立盟,足见赤诚。善哉,善哉!”

瑶光真人亦颔首附和,指尖轻捻道诀,语气郑重:“此物承载家国大义,用作盟证,恰能警醒众人不忘初心。”

青鸟也上前一步,眼中闪着亮色:“有卫国公英灵庇佑,又有此甲为凭,这盟约便多了千钧分量,堪称绝妙!”

众人赞不绝口间,颖王朗声道:“既如此,取来便是!” 说罢朝门外高声一呼:“来人!”

房门应声推开,一名身着灰衣常服的中年男子缓步而入,身形挺拔如松,虽着便装却难掩沉稳气度。他径直走到颖王面前,拱手行了一礼,低声道:“大王有何吩咐?”

“去马车上,将卫国公的甲胄取来!” 颖王语气果决,不带半分迟疑。

“诺!” 中年男子应声领命,转身大步离去,步履轻快却不失稳重。不过片刻光景,他便双手捧着一个厚重的乌木木箱折返,木箱边角包着铜皮,虽不起眼却透着沉甸甸的质感。男子将木箱稳稳放在颖王脚边,动作轻缓,似在珍视箱中至宝。

颖王抬手一挥,示意其退下。中年男子又朝颖王深深一揖,而后后退数步,直至贴门才转身,轻手轻脚带上门扉,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尽显干练。

堂内瞬间又静了下来,所有目光都汇聚在那口乌木木箱上 —— 箱中承载的,不仅是一件古甲,更是即将烙印在众人心中的盟约之魂。

颖王躬身屈膝,双手扣住木箱两侧的铜环,缓缓向上掀开 —— 刹那间,一道温润的金光从箱内漫出,让众人下意识眯起了眼。

待目光适应,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乌木箱内铺着暗紫色的锦缎,一套鎏金铠甲静静卧于其上,甲叶如鱼鳞般层层叠叠,接缝处的铆钉打磨得光滑圆润,虽历经两百余年风霜,鎏金表层仍泛着凝实的光泽。

胸甲中央,一只展翅雄鹰以錾刻之法雕凿而成,刀法遒劲如铁 —— 鹰喙尖锐如钩,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遒劲的鹰爪死死扣住圆形护心镜,爪尖深陷镜沿的纹路里,羽翼则向两侧铺展,翎羽层叠分明,竟似正振翅发力,要携着护心镜从胸甲上挣脱腾飞,姿态悍烈又灵动。

雄鹰羽翅的纹路深处,积着两百年岁月沉淀的淡淡灰痕,却恰好勾勒出翎羽的层次与肌理,让纹样愈发立体鲜活。那錾刻的刀痕深浅有度,连羽翼的绒羽都刻画得隐约可见,绝非寻常工匠所能为,分明是当年宫廷巧匠耗尽心血、千锤百炼的传世之作。

再看甲胄细节,左臂甲叶上有一道深浅不一的凹痕,边缘微微卷起,那是长兵器劈砍留下的战伤;腰甲的铜扣处刻着细小的 “贞观十年” 铭文,字体虽已模糊,却清晰标注着它的年代。

肩甲的鎏金层有几处磨损,露出内里的精铁,可每一片甲叶都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缝隙里没有半分锈蚀,锦缎衬里也平整如新,显然是常年有人精心打理,才让这套古甲得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甲胄的护膝处还残留着点点深褐色的印记,那原本是久经沙场的血痕凝结,历经两百余年的沧桑而成这般颜色,与鎏金的璀璨交相辉映,既显制作工艺的精湛绝伦,更藏着卫国公当年横扫漠北的赫赫战功。

整套铠甲静静躺在箱中,却似有千军万马的气势扑面而来,让满堂之人都生出几分敬畏 —— 这哪里是一套甲胄,分明是一段镌刻着忠勇与荣光的百年传奇。

满堂目光胶着在箱中金甲上,惊叹之声此起彼伏。司徒掌门轻抚甲胄边缘,感慨道:“以卫国公金甲为盟书载体,既有铮铮铁骨之气,又含护国安邦之魂,堪称天作之合!”

青鸟亦颔首认同,正要回身唤蓉姐儿取笔墨,却见她已端着托盘静立一旁 —— 不知何时已备妥全套文房四宝。

樊铁生快步上前,将一张梨花木案桌稳当摆在堂中,蓉姐儿随即上前,将托盘轻放案上,笔墨纸砚一一归位,镇尺压牢宣纸四角,抬手执起墨锭,在砚台内顺时针细细研磨,墨香随温润的动作缓缓弥散。

青鸟心中暗叹:蓉姐儿总能窥破人心,这份细致周到,着实难得。

待研磨声渐稳,青鸟接着道:“既如此,当推盟主总领全局,方能令行禁止。不知诸位以为何人胜任?”

众人纷纷颔首称是,司徒掌门率先开口,目光落在太子身上:“太子殿下心怀苍生,又有李先生辅佐,论威望与格局,盟主之位非殿下莫属!”

太子却连忙推辞,目光转向身旁的颖王:“我虽有护民之心,却不如王叔这般深得玄门同道信赖。且王叔常年结交玄门之士,统筹调度更显从容,盟主之位当由王叔来担当!”

“万万不可!” 颖王急忙摆手,脸颊因激动微微泛红,“我对天下苍生确有怜悯,但素来醉心玄门道法与长生之术,于统筹联盟、排兵布阵之事实在生疏。若让我辅佐太子,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可盟主一职责任重大,我实在不敢当!”

话音落下,堂内骤然陷入沉默。方才的激昂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尴尬的僵持 —— 这般相互推诿,竟与鹤鸣山玄门大会时的乱象如出一辙,若迟迟定不下盟主,盟约便如空壳,何谈抗幽守土?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际,李德裕缓缓起身,声线沉稳如钟:“诸位稍安。太子殿下为盟主,本是众望所归,但殿下身为储君,私结玄门、暗组联盟,确有违祖制,若被奸人弹劾,恐陷两难之境。然如今大唐内忧外患,殿下此举实为救亡图存,当另作论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字字清晰:“老夫有一浅见:仍由太子殿下挂名盟主,总揽大局、安抚朝纲;玄门各派的调度、法事布设等事宜,由渊空大师与司徒掌门共掌副盟主;瑶光真人智计卓绝,可辅佐二位统筹细节。老夫不才,愿出面联络江湖门派与忠义之士,补全联盟羽翼。至于青鸟小友,当以大局为重 —— 重心放在联络幽界友善势力、争取龙骑军统帅权之上,此乃破局关键。如此分工,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略一沉吟,随即纷纷颔首,皆觉此分工周全妥帖。颖王更是抚掌赞道:“渊空大师、司徒掌门与瑶光真人三位相辅相成,即便一人外出处置要务,其余二位也能坐镇统筹,再加上玄门特有的傀儡灵传信之法,沟通效率定然大增,此法甚妙!”

四周随行的弟子们也连连点头,低声附和着称赞此举周全。青鸟亦笑道:“有三位前辈坐镇玄门事务,再得李世伯联络江湖义士,我等各司其职,简直如虎添翼!” 蓉姐儿、樊铁生与石胜站在一旁,也纷纷颔首表示赞同。

青鸟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案桌与金甲上:“既已议定分工,便请李世伯为我等联盟拟定盟约,再烦请司徒前辈将盟约刻于卫国公甲胄之上,以此作为盟证,诸位以为如何?”

“甚好!” 众人异口同声应和,都觉得以金甲刻盟,既显郑重,又藏忠勇之意。

一旁的蓉姐儿适时上前一步,轻声道:“方才我已吩咐厨房备下祭祀贡品,稍后便会送至院中,以备结盟祭告天地之用。”

太子、颖王与诸位掌门闻言,无不暗自赞叹:这女子行事果决利落,思虑竟如此周全。

李德裕欣然应下青鸟的提议,缓步走到案桌前。他抬手拿起桌上的鸡距笔,笔尖饱蘸浓墨,略一凝神思索,便挥毫在宣纸上疾书起来,笔墨苍劲有力,字字透着凛然正气。

李德裕挥毫疾书之际,司徒掌门已从木箱中取出那鎏金胸甲。他双手托着甲胄,先是对着光线端详片刻,指尖轻轻抚过鹰纹四周的甲叶 —— 胸甲中央的雄鹰纹样太过精巧,护心镜又需留存原貌,唯有两侧层层叠叠的甲叶既平整开阔,又不损甲胄整体气韵。

他反复比对数次,最终敲定:“便刻在鹰纹两侧的甲叶上,既能容下全文,又与卫国公忠勇之气相衬!”

话音刚落,李德裕已搁下笔,拿起写就的盟约,低头对着宣纸上未干的墨迹轻轻吹气,温热的气息拂过纸面,让浓黑的字迹渐渐褪去湿润的光泽,一点点凝实起来。待墨迹彻底干透,他双手持纸递向太子:“殿下请看,若有不妥之处,我再修改。”

太子接过盟约细细阅览,只见文中既明 “共抗幽界、守护人间” 的盟约核心,又定各路人马分工职责,措辞庄重却不失恳切,字里行间满是赤诚。他颔首赞道:“笔法遒劲,盟约内容周全,正合我等心意!” 说罢将盟约转递给颖王。

颖王匆匆扫过,便笑着转交司徒掌门:“这般好盟约,刻在金甲上再合适不过!”

司徒掌门接过细看,瑶光真人和青鸟也凑上前来,三人逐字审阅,皆认同此盟约条理清晰、情义兼具,堪称佳作。

四周的弟子们早按捺不住好奇,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目光齐刷刷投向那张宣纸,虽看不清宣纸上的文字,却从掌门们的评论和神色中猜到盟约定是写得极好,不由得小声赞叹起来,堂内气氛愈发庄重而热烈。

司徒掌门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稍微退后些许,免得玄力波及。” 太子、颖王与李德裕等人闻言,当即默契地向后退了一步,目光皆好奇地落在他手中的胸甲上。

只见司徒掌门将宣纸轻轻铺在一旁的茶几上,左手将鎏金胸甲微微一抬一送 —— 那甲胄竟似失了重量,径自稳稳悬浮在半空。

紧接着,他右手并作剑指并指向宣纸,指尖先向上划出一道弧线,再向下沉落,最后向左横掠,动作行云流水间,玄力已悄然催动。

下一秒,茶几上的宣纸陡然迸发耀眼金光,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待光芒稍弱,众人赫然看见,宣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化作一个个悬浮的金色光字,笔画遒劲,与纸上字迹分毫不差。整篇盟约的光字在空中排开,与悬浮的胸甲平行相对,宛若一幅流光溢彩的天幕文书。

司徒掌门凝神屏气,目光在胸甲的甲叶与空中的光字间反复流转,细细核对每个字该落的位置 —— 既要让文字连贯,又不能破坏甲胄的纹路。确认无误后,他剑指猛地转向胸甲,低喝一声:“去!”

空中的金色光字便如受了指引,依次朝着胸甲飞去。每当一个光字与甲叶贴合,便瞬间融入甲身,化作一道浅金色的烙印,宛若天生就刻在甲叶上一般,不见丝毫突兀。

不过眨眼工夫,整篇盟约已尽数烙印在胸甲两侧的甲叶上,金光渐渐收敛,只余下淡淡的光泽流转。

胸甲缓缓落下,飞入司徒掌门手中。他翻转甲胄略一查看,确认字迹清晰、位置妥帖,才将其递向太子:“殿下请看。”

太子双手接过,凑近细看,只见甲叶上的文字虽已不似先前那般耀眼,却仍泛着温润的金光,与鎏金甲身浑然一体,仿佛这盟约本就与卫国公甲胄共生。

“我等结盟之事,既关乎抵抗幽界的大业,又牵连太子的身份,” 司徒掌门看向众人,语气郑重,“老夫特意运用灵犀指之力,寻常时候看这胸甲,与原貌并无二致,唯有释放灵犀指玄力时,才能看见这些文字 —— 如此既能守住盟约之秘,又不违礼法。”

众人听罢,无不感叹司徒掌门思虑之周全,连李德裕都抚须点头:“司徒掌门此举,既护了殿下,又保了盟约,实在高明。”

太子更是捧着胸甲,向司徒掌门拱手躬身:“多谢司徒掌门费心!”

李德裕目光扫过众人,忽的开口道:“盟约既已刻成,那这盟词该由谁来宣读,才显郑重?”

这话一出,堂内众人皆相互对视 —— 太子身为盟主,若亲自宣读恐失储君威仪;司徒掌门与渊空大师辈分高,却更适合主持祭祀;青鸟需专注幽界事务,一时竟无人主动接话。

就在此时,石胜从青鸟身后向前一步,身形挺拔如松,沉声道:“在下石胜。此等关乎人间安危的时刻,若诸位不弃,让在下来做为司仪,由李先生宣读如何?”

众人目光落在他身上,见他虽立在青鸟麾下,却身着玄色劲装,肩宽背厚,眉宇间透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绝非普通随从可比。

太子先是略一沉吟,随即微微颔首:“石壮士既有此心,便由你来做此次结盟祭拜天地的司仪。”

石胜腰身微弯朝太子行了一礼,动作沉稳有度,目光望向太子时满是郑重:“谢太子信重。”

太子颔首回应,随即转身看向身侧的李德裕,语气庄重而恳切:“李德裕,今日祭祀天地、昭告盟约,便劳烦你宣读盟约了。”

“臣,谨遵太子教令。“李德裕拱手应下,适时笑道:“既已议定,我等便去院中祭祀天地,昭告盟约!”

众人齐声应和,簇拥着太子步出堂外,踏入院中。

此刻院中虽齐聚众人,客栈四周却毫无察觉。早在众人移步院中前,石胜便已在后院布下护盾结界,淡青色的屏障隐于空气之中,莫说人声,即便内里真有万人大战,外间也听不到半点声响,更看不见丝毫异常。

此时阿生已领着几名干练伙计将祭祀诸事打理得妥帖周全:院中居中设一张供桌,一对蜡烛燃得正旺,檀香置于炉中焚烧,袅袅青烟从炉盖的缝隙间冒出盘旋而上,裹挟着清淡的香韵弥漫开来。

供桌上按祭祀规制整齐摆着一只青釉坛子,坛身素雅,原该盛着结盟用的清酒,可念及在场多是玄门之士,为守清修戒律,蓉姐儿早特意吩咐,换作了醇厚浓茶,坛口还隐约飘着淡淡的茶韵。旁侧的贡品也尽是新鲜蔬果,个个水灵洁净,衬着垫在桌角的素白绸布,更显清透庄重。

那绸布质地细腻,将供桌衬得一尘不染,连带着满桌祭品都透着股肃穆之气,扑面而来时,让人不自觉收敛起心神,心头渐生敬畏与沉凝。

一行人缓步趋近供桌,太子身先士卒走在最前。颖王、渊空大师、司徒掌门、瑶光真人与青鸟紧随其后,蓉姐儿、樊铁生并肩跟在青鸟身侧。

一众弟子们早已默契地排成两列,肃立于两侧,衣袂翻飞间尽是恭谨;净悟跟在渊空大师身后,紧绷着脸,满眼虔诚。

石胜手捧胸甲缓步走到供桌前首,立于供桌右侧。

他将胸甲放置于供桌上,转身面对众人,抬手理了理衣袍,清了清嗓子,声线高亢掷地有声,穿透青烟直透人心:“当今天下,诸敌窥伺,苍生危殆!我等为护大唐社稷、救黎民于水火,今日在此结为同盟!谨以清酒鲜果祭拜天地,以明我等誓死抗敌、守护人间之赤诚!”

话音落,他转身面向众人,双目圆睁,高声喝令:“迎盟约!”

只见李德裕手捧卷成筒状的盟约书,自后堂缓步走到供桌前,转身面对众人,双手高举过顶,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盟书,现场鸦雀无声。

石胜高声唱道:“跪——听盟约!”

太子率先屈膝,衣袍扫过地面时带出轻响,稳稳跪地;颖王与三位掌门紧随其后,动作齐整而庄重;青鸟、蓉姐儿、樊铁生亦俯身跟随,膝盖触地时未有半分迟疑;两侧弟子齐刷刷跪下,连守在院门口的张问也轻步趋前,恭恭敬敬跪入人群 —— 满院人影错落,皆垂首拱手朝向供桌,眉宇间尽是赤诚,无一人有半分懈怠。

石胜目光扫过跪伏的众人,见人人神色肃穆,心中暗慰,随即转头看向身侧的李德裕,扬声吩咐:“宣读盟约,以昭天地,以证我心!”

李德裕收回双手举在胸前,缓缓打开盟约,朗声宣读:“戮力同心抗敌盟约书。

盖闻天地有常,正道昭彰;阴阳有序,伦纪铿锵!今有幽界异域,凶焰滔天,敢乱乾坤纲常,欲噬神州沃土!戾气横流,黎元陷倒悬之厄;邪氛蔽野,社稷临覆卵之危!当此存亡之际,非万众一心无以靖疆土,非同仇敌忾无以保苍黎!故吾等聚义于此,以甲为凭,以心为誓,歃血结盟,昭告天下:

盟约之主。

大唐监国太子 李成美 —— 承天应命,抚驭万方,为盟约之旌麾,总领天下义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