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红榜裂痕与北境烽烟:从制度革新到生死赌局【16】续(1 / 2)
萧唤云被禁足后,陆真在司宝司推行的责任制初见成效。她仿照现代企业管理,设立“月度红榜”,将产量与质量数据化,工匠们凭积分可兑换银钱或晋升机会。当第一批优质白瓷装车运往民间商铺时,陆真却发现押运的马车底部暗藏夹层——有人企图将此等瓷器混入其中,以次充好。
陆真不动声色地在夹层留下特殊标记,转而找到高湛商议。“这些残次品的流向,或许能牵出更大的网。”她展开都城地图,用朱砂在黑市聚集区画下圆圈,“娄太后虽倒,但她安插的眼线不会就此罢手。”高湛凝视着她疲惫却坚定的眼眸,默默调派暗卫在沿途布防。
深夜,当马车驶入黑市时,陆真带人当场截获交易。令她意外的是,主谋竟是司宝司的老工匠赵德。此人被押解时突然癫狂大笑:“陆真!你以为凭几张破榜单就能掌控人心?不过是让我们卖命罢了!”挣扎间,他咬碎藏在齿间的毒囊,毒发身亡前,死死盯着陆真腰间的鎏金护甲——那是皇帝亲赐之物,此刻却成了暗处箭矢的标靶。
与此同时,高演因萧氏一族通敌之事龙颜大怒,朝中萧派势力人人自危。萧唤云的兄长萧将军为求自保,竟在朝堂上弹劾高湛“私结党羽、意图不轨”,并呈上伪造的高湛与边境将领的“密信”。皇帝看着字迹逼真的信件,神色阴晴不定,最终下令暂时收缴高湛的调兵权。
陆真得知消息后,连夜翻阅从赵德处搜出的账本。借着油灯昏黄的光,她发现每笔异常交易的日期旁,都画着一朵隐晦的莲花图案——正是娄太后母族的徽记。“原来娄氏余孽早已和萧氏勾结!”她猛然起身,却因连日劳累眼前一黑,险些栽倒。丹娘眼疾手快扶住她:“姑娘,您都三日未合眼了!”
陆真攥紧账本,指尖泛白:“当年在京圈,我能识破商业间谍的连环套,这次也一定能揪出幕后黑手。”她强撑精神,连夜用现代密码学将关键证据加密,又命人暗中联络与高湛交好的几位大臣。黎明破晓时,她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在铜镜前将鎏金护甲换成素银步摇——这一次,她要以退为进,让敌人主动露出破绽。
而此刻的昭阳殿内,萧唤云望着禁足令,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暗处传来神秘人的低语:“陆真比想象中难缠,但只要拿到她手中的账本......”烛火摇曳间,阴谋的阴影正再次笼罩宫廷。
萧唤云瘫倒在地,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愤,死死盯着陆真。陆真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再次低声警告:“记住我今天说的话,以后行事最好先掂量掂量。”说完,她转身面向高演,福身行礼,“皇上,臣女告退。”高演看着陆真的背影,若有所思,最终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
陆真离开宫殿后,径直回到司正司。她深知,此次虽暂时压制住萧唤云,但宫中的局势只会愈发复杂。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各种针对她的流言蜚语便在宫中传开,说她狐媚惑主、手段狠辣,甚至有人传言她与高湛关系暧昧,意图颠覆后宫。
面对这些谣言,陆真并未慌乱。她一边继续推进司宝司的改革,一边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在高湛的帮助下,她发现这些谣言竟是娄尚仪暗中指使一些宫女散布的。娄尚仪表面对陆真赞赏有加,实则早已心生嫉妒与不满,担心陆真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已的地位。
陆真决定主动出击。她收集了娄尚仪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的证据,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些证据呈交给了高演。高演看到证据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彻查娄尚仪。娄尚仪得知此事后,惊慌失措,试图销毁证据、收买证人,但都被陆真一一识破并阻止。
最终,娄尚仪被革职查办,赶出了皇宫。陆真在宫中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成为了众多宫女和女官们敬仰的对象。然而,她知道,这只是宫中斗争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
与此同时,高湛对陆真的感情也愈发深厚。他看到陆真在宫中的种种遭遇和她的坚强应对,心中既敬佩又心疼。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高湛找到陆真,向她表白了自已的心意:“陆真,从我们第一次见面起,我就被你吸引。你的聪慧、你的坚强,都让我着迷。我不在乎你的出身,只希望能与你携手走过这宫中的风风雨雨。”
陆真看着高湛真挚的眼神,心中感动不已。但她也深知,在这宫廷之中,感情之路必定充满荆棘。她感情片刻后,轻声说道:“高湛,我也对你有好感。但我们身处宫廷,很多事情身不由已。我们还是先以大局为重,等宫中局势稳定后,再谈这些吧。”高湛虽然有些失落,但他理解陆真的顾虑,点头表示同意。
然而,他们的谈话被暗中监视的萧唤云派来的眼线听到。萧唤云得知高湛对陆真表白后,妒火中烧,决定再次出手,破坏他们的感情,同时夺回自已在宫中的地位......
萧唤云的眼线将高湛表白一事添油加醋传回昭阳殿时,贵妃正将陆真送予高演的白瓷狠狠摔在地上。瓷片飞溅间,她嘴角勾起阴鸷的笑:“既然你想当这宫中清流,我便让你坠入万劫不复之地。”当夜,一封署名为“爱慕高湛的宫女”的匿名信,悄然出现在皇帝的御案上。
信中言之凿凿,称陆真为攀附权贵,不仅对高湛投怀送抱,更在司宝司设立“美人计”,以女色诱惑朝中大臣为其谋取私利。皇帝拍案而起时,高演恰好前来议事,瞥见信中内容后,望着兄长阴晴不定的脸色,心中警铃大作——他虽知陆真清白,却也明白,在这宫中,有时候证据并非最重要的。
陆真在司宝司收到传唤时,正指导工匠调试新改良的窑炉。面对气势汹汹的侍卫,她不慌不忙将烧制日志锁进檀木匣,特意在锁扣处留下只有高湛能看懂的现代标记。踏入昭阳殿,她便看见萧唤云倚在皇帝身侧,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