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第一次通讯(1 / 2)
第440章第一次通讯
火炬??
林序愕然看向阿雅娜,开口问道:「什么意思?什么叫火炬?」
阿雅娜的眼神稍稍变化,紧接著,就像是在背诵似的,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尝试开发跨世界通讯技术。」
「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我们发现,阿雅娜之所以能够接收到来自其他世界的信息,大概率与她特殊的脑内结构有关。」
「我们已知人脑中存在一套稳定的量子系统,人类的绝大部分意识活动都来自于这套系统。」
「因此,我们判断,阿雅娜的特殊性质,一定是她脑内量子系统在经过边界重返高维时,信息集的特殊组成形态导致的。」
「于是,我们尝试对阿雅娜进行人格复制,就像你们曾经做过的一样。」
「但我们发现,复制出来的人格似乎并不具有主动性。」
「它需要一套复杂的生理系统去驱动,就像是一个程序的运转,也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一样。」
「最好的办法,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制造出一个与本体完全一致的阿雅娜,或者叫复制人」。」
「但现阶段,我们的技术显然无法达到这一点,即便可以,在伦理学上的挑战,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将该计划搁置。」
「于是,我们制定了开辟新的技术路线。」
「我们尝试使用大型量子计算阵列对人体结构进行完全解析,并通过机械」形式制造出能够容纳意识、能够驱动意识的机器。」
「我们将其称为「灵魂容器」计划。」
「这项计划在推进之初进展很快,我们将绝大部分的人体信息拆解到了细胞层级,但继续向前,我们却遇到了不可突破的阻碍。」
「当我们尝试将这些细胞进一步拆解、又或者不进行拆解,而是直接组合成有意义的功能区时,我们发现,矛盾和悖论成指数级增加,并且迅速突破了当前量子计算能力的极限。」
「不,量子计算理论上是没有极限的,我想你们也早就清楚这一点了。」
「但是,能源有极限,散热能力有极限。」
「我们被迫建设更大的聚变电站,甚至将其铺满了整个地表。」
「之所以没有将这一套系统放置在远离地球的其它灾备星球上,是因为我们确认,从物理位置上来看,边界缺陷就位于地球上空。」
「我们需要利用边界缺陷,就必须要留在这里。」
「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似乎快要成功了,但每当我们更接近成功时,却又发现,更大的挑战,还在前面。」
「我们暂时没有失败,但,距离你要的成果,也仍然遥遥无期。」
「现在是2031年1月,我是江星野,我跟阿雅娜一起在火星上记录下了这些信息。」
「接下来,阿雅娜会将这些信息带给你。」
「请知,祝好。」
背诵完毕,阿雅娜眨了眨眼睛看向林序,开口问道:「哥哥,那边的情况......很差吗?」
「那倒没有。」
阿雅娜的这一番背诵也是让林序重重松了口气。
「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火炬」?
在听到这两个关键词的时候,林序整个人的心真的都已经揪了起来。
他甚至以为,那个世界又出了什么大乱子,到了毁灭的边缘了。
但现在一看,情况却比自己以为的要乐观得多。
大规模铺开的能源阵列?
用于驱动大型量子计算机?
不,理论上说,这不是用来驱动量子计算机的。
毕竟,量子计算机的「体积」是有上限的,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子比特数,就已经足以完成宇宙范围内的一切运算。
这个能源阵列真正要驱动的,其实是量子计算机的散热单元。
综合来说,这虽然是一条相对「极端化」的路线,但至少还算是一条路线。
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或许就能摆脱个体的限制,真正意义上完成跨世界通讯的飞跃。
想到这里,林序微微笑著开口安慰道:「没有。」
他轻轻摇头。
「那边的情况,其实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至少目前来看,他们的思路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进展也不算慢。」
「才过去三年————两年半,就已经开始著手解决能源问题了。
「如果能源量级能上一个台阶,或许他们真的能成功呢?」
「这样..
」
阿雅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低声说道:「但看上去没有那么容易。」
「我总听他们说,人类在三年时间里创造出的能量已经比太阳三年内创造出的能量还要多了,但还是远远不够。」
「太阳?!」
林序大惊。
好家伙,这下是真的搞出人造太阳了。
也难怪阿雅娜会把那个地球形容成一个「火炬」。
「没关系的。」
林序继续安慰道:「从一个太阳到第二个太阳,他们不需要再花费三年时间了。」
「或许是一年,或许是几个月,他们就能把另一个星球改造成火炬。」
「你进入通道的时候,他们应该已经在做了,对吧?」
「是的,火星。」
阿雅娜点头道:「那边的姐姐正在把火星改造成新的火炬。
又是火星。
林序下意识地瞥了江星野一样。
这孩子似乎对火星情有独钟———不过讲道理,这颗星球可能也是除了地球以外,最适合改造的星球了。
不过问题来了。
如果地球和火星已经全部被改造成了火炬,那人呢?
人去哪儿了?
移民到新的灾备星球?
「所以你们......还生活在地球上吗?」
听到林序的问题,阿雅娜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
「地球的环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现在,虽然大部分人还留在地球上,但有一些已经移民到了钱学森号生态圈。」
「钱学森号?」
阿雅娜重重点头。
「嗯!」
「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生态圈,在太空里的。」
「它能容纳4000万人,容量还会继续扩大。」
一个太空生态圈。
这倒也算是一种解决方案,不过问题是......为什么不找一个新的星球?
似乎是看出了林序的疑惑,阿雅娜回答道:「因为飞船的运力太小,虽然往返一趟只需要半天时间,但维护和修理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所以......还不如用引力隧道把人送到太空,就近在太空安家。」
真是好思路....
林序由衷感叹,随即又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世界在效率至上主义、在功利主义上似乎发展得有点太快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一定。
或许,得等到下一次的「情报共享」,才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