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1章 南溟定基一(1 / 2)
“定海号”驶入巴达维亚港时,南洋的旱季正浓。码头两侧挤满了人,陈麟带着水师将士列成整齐的队列,宋应星捧着新造的火器图纸,张万邦身后跟着印度、暹罗的商人代表,连澳洲卡拉部落的库鲁,都特意带着族人扛着红宝石赶来——他们都听说了萧如薰解锦州之围、晋封“平辽侯”的消息,要亲自迎接这位守护南洋的英雄。
萧如薰走下战船,库鲁第一个冲上来,用粗糙的手掌紧紧握住他的手臂,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大人!您在北方打跑后金人的事,我们都听说了!澳洲的孩子们现在读书时,都要听您的故事才肯睡觉!”
萧如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人群——水师学堂的学员们穿着崭新的制服,胸前别着“大明水师”的徽章;通商馆的商人举着“南洋繁荣”的锦旗;连苏门答腊部落的老酋长,都坐着轿子来迎接,手里还捧着用香料编织的“侯”字。他心中一暖,对着众人拱手:“萧某能有今日,全靠南洋的弟兄和百姓支持。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让南洋更安稳、更富庶!”
当天下午,萧如薰在城堡召开军政会议。陈麟率先汇报:“大人,您走后,水师学堂第一批一百二十名学员全部毕业,其中三十人被选入主力战船,剩下的分到马六甲、爪哇的防御据点。另外,宋主事新造的‘靖海号’战船已经试航成功,船上装了十二门神威大将军炮,射程比之前的战船远了一里!”
宋应星立刻补充,将手里的图纸递过来:“大人,您看这个!我改进了火箭筒的发射装置,现在能连发十枚火箭,还加了准星,命中率提高了三成。另外,澳洲的铁矿产出越来越稳定,每月能炼出五十吨精铁,足够造两艘新战船了!”
萧如薰接过图纸,指尖在火箭筒的准星位置停顿——有了这个改进,水师在海战中就能更精准地打击敌人。他抬头看向张万邦:“通商方面怎么样?印度和欧洲的商路有没有新动静?”
“一切顺利!”张万邦翻开账簿,“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棉纺厂已经开工,第一个月就产出了五千匹棉布,大部分销往欧洲,赚了不少白银。英国商人还来订了两百门鸟铳,说是要去非洲开拓殖民地,咱们按您的吩咐,给的都是旧款鸟铳,还派了探子跟着他们。”
萧如薰点头,又问起澳洲的情况。库鲁连忙说道:“达尔文湾的棉花已经收了第一季,产量比预期的多了两成!宋主事派去的工匠还帮我们建了轧棉机,比手工轧棉快十倍!现在部落里的人都穿上了棉布衣服,再也不用穿兽皮了!”
会议结束后,萧如薰留下宋应星,单独商议支援辽东的事宜:“皇上让我从南洋调派三百名火器工匠和两千支鸟铳去辽东,你看多久能准备好?”
“最多半个月!”宋应星立刻应下,“现在火器作坊每月能造五百支鸟铳,库存还有三千支,挑两千支没问题。工匠方面,我选最有经验的,还让他们带上冶铁和造炮的图纸,帮辽东建火器作坊。”
萧如薰放心地点头,又叮嘱:“让工匠们多带些精铁,辽东的铁矿品质不好,有了咱们的精铁,他们造炮的速度能快不少。另外,派十名水师士兵护送,确保路上安全。”
接下来的半个月,南洋一派忙碌景象。火器作坊的工匠加班赶工,将两千支鸟铳擦拭干净,配上弹药;澳洲的商队将精铁装船,运往巴达维亚;水师士兵忙着检查战船,准备护送工匠北上。萧如薰则抽空去了马六甲港——这里是南洋的门户,也是防御的重点,他要亲自查看防御工事的修建情况。
马六甲城头,新添的十门神威大将军炮正对着海峡,炮口漆黑,透着威慑力。负责防守的将领李虎连忙迎上来:“大人,您看这些炮!上个月荷兰人的探子想靠近,看到这些炮就吓跑了!另外,咱们在海峡两侧的红树林里埋了水雷,只要有敌人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萧如薰登上城头,望着远处的海面——几艘水师战船正在巡逻,船帆上的龙旗在风中飘扬。他指着海峡东侧的小岛:“那里的了望塔建好了吗?要确保能看到十里外的船只,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发信号。”
“早建好了!”李虎笑着说,“塔上还装了宋主事新造的望远镜,能看到十五里外的船帆,连船上挂的旗帜都能看清!”
萧如薰满意地点头,又去查看了马六甲的通商馆。馆内,印度商人正在与大明商人交易棉花,欧洲商人则在挑选瓷器,一派热闹景象。通商馆的主事连忙汇报:“大人,这个月的税银比上个月多了十五万两,主要是棉花和瓷器的销量好。另外,暹罗的稻米商队来了,想跟咱们订长期合约,每年给南洋供应一百万石稻米。”
“答应他们!”萧如薰立刻说道,“但要确保稻米的品质,还要让他们降低两成价格——咱们从澳洲调粮不容易,有了暹罗的稻米,就能缓解澳洲和印度据点的粮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