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1章 南溟定基一(2 / 2)
半个月后,护送工匠和鸟铳的船队如期出发。萧如薰亲自到码头送行,看着船队缓缓驶离港口,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工匠们能顺利抵达辽东,帮助边军造出更多的火器,守住大明的北方边疆。
船队离开后,萧如薰将精力放在了水师学堂的扩建上。原来的学堂只能容纳两百名学员,现在南洋各地都有年轻人想来求学,学堂已经不够用了。他让人在巴达维亚城外选了块空地,打算建一座能容纳五百名学员的新学堂,还要增设“航海测绘”“火器制造”等课程,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这天,萧如薰正在查看新学堂的图纸,赵忠突然拿着封密信进来,脸色有些凝重:“大人,澳洲达尔文湾的探子回报,最近有不明船队在澳洲东部海域活动,挂着陌生的旗帜,还偷偷在岸边登陆,像是在探查什么。”
萧如薰立刻拆开信,上面写着——不明船队有五艘船,船身较小,船上的人穿着红色的衣服,说着听不懂的语言,曾试图与卡拉部落的人接触,但被部落青壮赶走了。他眉头微皱,澳洲东部海域很少有欧洲船队来,难道是新的欧洲国家想来南洋争夺利益?
“让陈麟派‘靖海号’和‘拓海号’去澳洲东部海域巡逻,密切监视不明船队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常举动,立刻汇报!”萧如薰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火盆,“另外,让库鲁加强达尔文湾的防御,派更多的部落青壮站岗,不许陌生人靠近据点。”
赵忠领命而去,萧如薰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海面。他知道,南洋的平静从来都不是永恒的,总有新的挑战会出现。但他并不害怕——他有强大的水师,有团结的百姓,有大明的支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克服。
几天后,陈麟传回消息:不明船队是来自欧洲的法国船队,他们听说澳洲有金矿,想来澳洲开拓殖民地,看到大明的水师战船后,已经离开了澳洲东部海域,往欧洲方向驶去。萧如薰松了口气,同时也提高了警惕——法国船队的出现,说明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关注澳洲,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欧洲船队来南洋,他必须做好准备,守护好大明在南洋和澳洲的利益。
转眼到了秋收时节,南洋各地再次迎来丰收。苏门答腊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爪哇的香料园里,胡椒、肉桂挂满枝头;澳洲的棉花田里,雪白的棉絮堆成了小山。萧如薰带着亲卫,沿着海岸线巡查,所到之处,百姓们都热情地迎接他,给他送上最新收获的粮食和水果。
在澳洲达尔文湾,库鲁带着萧如薰去看新建成的冶铁炉。炉火熊熊,工匠们正在冶炼精铁,铁水顺着沟槽流入模具,凝结成一根根坚实的铁锭。库鲁笑着说:“大人,有了这个冶铁炉,咱们以后就能自己造铁器了!部落里的青壮现在都在学打铁,以后不仅能造农具,还能造武器,再也不用从巴达维亚运来了!”
萧如薰点头,拿起一根刚炼好的铁锭,掂了掂,比之前的更重、更坚硬。他笑着说:“很好!以后澳洲不仅能产金、产棉,还能产铁,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另外,我已经让人在达尔文湾建港口,明年春天就能完工,到时候大明的商队能直接开到这里,咱们的特产也能更快地运往欧洲和印度。”
库鲁激动得连连点头,拉着萧如薰的手,非要请他参加澳洲的丰收庆典。庆典当天,卡拉族人穿着崭新的棉布衣服,跳起了传统的丰收舞;工匠们展示了新造的农具和铁器;水师学堂的学员们表演了队列操练,整齐的步伐和响亮的口号,引来族人阵阵欢呼。
萧如薰站在庆典的高台上,望着眼前的景象——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此刻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像一家人一样。他忽然想起刚到南洋时的情景,那时的南洋混乱不堪,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肆意掠夺,部落之间互相厮杀,百姓们苦不堪言。而现在,南洋已成了大明的行省,百姓安居乐业,商路四通八达,水师强盛,文化繁荣。
“大人!”陈麟走上台,递给他一份奏折,“京城传来消息,皇上听说南洋的丰收情况,非常高兴,下旨赏赐南洋百姓白银十万两,还说要派使团来南洋考察,学习南洋的农业和通商经验。”
萧如薰接过奏折,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皇上的赏赐不仅是对南洋的肯定,更是对他的信任。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海面,夕阳正缓缓落下,将海水染成一片金红。他相信,只要继续努力,南洋一定会成为大明最耀眼的明珠,大明的旗帜也会永远飘扬在南洋的天空下,飘扬在世界的每一片海域。
庆典的欢呼声再次响起,萧如薰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高声说道:“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大明繁荣昌盛,祝愿南洋永远安稳!”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欢呼声在澳洲的草原上回荡,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