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229章 崇祯初识

第229章 崇祯初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紫禁城,文华殿。

崇祯帝召集内阁、六部、六科大臣议事。

现在的朝廷,是首辅温体仁时代,阁臣有张志发(齐党)、林焊等。

林焊入阁前长期在翰林院、礼部任职,以学术素养和品行端正着称,是明末清流阁臣。

吏部尚书谢升,齐党,他大力提拔非东林党官员,压制东林党。

户部尚书侯恂,东林党,其子侯方域是明末着名文人,与复社关系密切,目前是东林党在朝廷的唯一顶梁柱。

礼部尚书黄士俊,清流。

兵部尚书张凤翼,楚党,偏实务派。

刑部尚书冯英,无党派人士,实务派。他出身陕西绥德,仕途以刑部、地方按察使为主,司法主张偏向严惩民变,与东林党宽刑恤民的主张相悖。

工部尚书刘遵宪,无党派人士,技术实务派。他出身江西庐陵,长期负责宫殿修缮、水利、军工制造,属于纯粹技术派官员。

“陛下,臣有本要奏!”工部右侍郎刘宗周出列,呈上奏本。

他奏本里主要指出当前天下有三大弊病。

其一: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都是垃圾,写起文章来高谈阔论,仿佛自己如同孔孟,但做起政务,随性贪酷,科举已不能真正选出人才。

“曰今之为文者,孝弟与尧、舜同辙,仁义与孔、孟争衡;及见于政事,恣其性情、任其贪酷。是政事、文章两既相悖,亦何赖乎科目取人者!”

其二:只凭资历任用官员,只有当了进士才能任用,难以融入新鲜血液。

“曰资格用人。国初,三途并用;今则惟尚进士。是以明经一科”

其三:通过推官、行取制度选拔监察官。

这些人刚上任时,就先以台省官员自居,对上凌驾于上级官员,对下虐待百姓。

崇祯帝看了奏本一脸不悦。

“知道了,待我细看,退下吧。”

正值谷雨时节,崇祯今日有些受了伤寒,他咳了几下,沉声道:“卢象升奏报,流贼在皖北分营四逃,高迎祥、李自成部众已残,只剩千余人,又故技重施,窜入河南寻流民裹挟,如今已至开封府许州一带,张献忠与罗汝才部在湖北枣阳、襄阳一带劫掠。该是如何剿法?”

首辅温体仁明哲保身,木愣愣的站在那里,他见崇祯瞅向自己,忙转头瞅向兵部尚书张凤翼。

张凤翼心里暗骂,只得硬着头皮出列,他略作沉吟:“陛下,近日河南贼周怀民猖獗,据郑州知州鲁世任奏,周贼如今已据有巩、密、登封三县,周边几县乱民呼从者甚众,河南布政司参政王胤昌奉命剿他,也已不幸罹难,此间赏罚任命,还需诸位同僚商议。”

崇祯面无表情,心里暗恨周怀民,一介生员也来反他。

张凤翼又道:“郑州知州鲁世任呈报极为详细,对周贼内部组织、兵备及周边各州县的民生、经商、农事,多有描述,是不可多得的情报,且附上周贼内部塘报几份。”他呈上袋宗,礼监王承恩上前接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