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82章 苏生礼乐教子

第82章 苏生礼乐教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京郊的晨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六岁的小苏站在比他略高的铜镜前,小眉头紧锁,一遍遍练习着“叉手礼”。他那肉乎乎的小手总是不听使唤,袖口甩不到位,急得直跺脚。

“爹爹,这袖子怎地如此不听话!”小苏撅着嘴,眼看就要掉金豆子。

苏明远放下手中的《古今礼仪考》,蹲到儿子面前。望着这孩子气鼓鼓的小脸,他恍惚间看见五百年前的自己——那个在大明徐府书房里,被繁复礼仪逼得快要哭出来的少年。

“莫急,”苏明远温声道,取过案上毛笔,在宣纸上流畅地画出手部动作分解图,“古人云‘叉手当心,敬以示人’,但你要记住,礼不在形,而在心。”

他托起儿子的小手,轻轻触到那扑通扑通跳动着的小小心脏:“感觉到了吗?这里的热忱与敬意,比任何形式都重要。古礼之所以为礼,是因为它表达了心中的尊重。现代人不必拘泥形式,但要保留这份心意。”

小苏眨巴着大眼睛:“就像我给妈妈倒水时双手捧着那样吗?”

“正是如此。”苏明远心头一热。三年前,当他刚刚穿越到这个时代,发现自己毕生所学的礼乐知识几乎被现代人遗忘时,何尝不感到绝望?而今看着自己的孩子将古礼融入日常,他忽然明白了文明传承的真谛——不是刻板复制,而是精神延续。

午后阳光透过槐树叶隙,在院子里洒下点点金光。林婉儿收拾完碗筷,拿出识字卡片,却被小苏一把拉住。

“妈妈,今天能不能看《汉字侠》?”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

林婉儿瞥见苏明远微微蹙眉,知他仍对电子设备教授传统文化心存芥蒂,便柔声道:“那咱们约法三章,看完后要能用毛笔写出这个字,还要讲出它的故事。”

小苏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盘腿坐在垫子上。

动画片里,“礼”字化作一个小精灵,讲述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林婉儿借机讲解:“左边是‘示’,表示尊重;右边是‘豊’,像古代祭祀用的器皿。古人用‘礼’连接人与天地...”

她话未说完,小苏忽然指着电视里比心的卡通人物问:“那这个算不算‘新礼’?”

苏明远本来在旁批阅学生论文,闻此言不由抬头。只见儿子笨拙地比着心形,小脸上全是认真。

林婉儿扑哧一笑,看向丈夫。苏明远放下钢笔,走到儿子身边蹲下,郑重道:“心有万千形,意唯一般真。比心虽是现代人表达喜爱的方式,但其内核与古礼相通,都是传递心中真情。”

他执起毛笔,在宣纸上挥就“心”字的篆、隶、楷、行四种写法,最后画下一个俏皮的心形:“形式随时代而变,但心意跨越古今。”

小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扑进父亲怀里:“爹爹教我写古代的‘心’字好不好?”

望着这一大一小两颗脑袋凑在一起练字,林婉儿眼角微湿。她记得苏明远刚穿越来时,对现代一切充满抵触,尤其反感电子产品。如今能为儿子放下成见,已是巨大进步。

最令她感动的是苏明远的教育方式——他从不要求儿子全盘接受古代礼仪,而是引导孩子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核。这种开明,远超许多现代父母。

夕阳西下,厨房里飘出饺子馅的香气。小苏踮着脚看母亲擀饺子皮,小手痒痒地想要尝试。

“妈妈,为什么咱们要一起包饺子呀?”

“因为这是家的味道呀。”林婉儿捏了个小面团给儿子玩。

苏明远洗净手过来,见状笑道:“这倒让爹爹想起《庄子》里‘庖丁解牛’的故事。”

小苏立刻来了兴趣:“庖丁是什么?会解牛的 superhero 吗?”

苏明远忍俊不禁,一边包饺子一边讲述庖丁解牛的寓言。他特意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说到庖丁如何熟悉牛的身体结构,运刀如神时,手中的饺子皮和馅料仿佛也成了艺术。

“所以庖丁的成功不在于技术多高超,而在于他了解牛的身体结构,顺应自然规律。”苏明远总结道,手中的饺子恰好包完,形如元宝,十分漂亮。

小苏似懂非懂,但包饺子时明显更加专注了。林婉儿趁机道:“就像咱们现在垃圾分类,也是了解物品特性,让它们各得其所,物尽其用。”

“物尽其用是古人智慧吗?”小苏问。

“正是,《淮南子》里就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说法。”苏明远答。

孩子眼睛一亮:“那古人也会垃圾分类吗?”

“当然,”苏明远来了兴致,“宋代就有专门回收垃圾的行业,明代北京城有污水排放系统,古人比我们想象的要环保得多。”

小苏兴奋地跑去拿来自己的垃圾分类玩具,非要爹爹讲讲古人怎么处理各类垃圾。苏明远索性将包饺子变成了一堂生动的环保历史课。

林婉儿看着滔滔不绝的丈夫,心中暖流涌动。记得他刚来时,看到现代人浪费资源常常痛心疾首,如今已能如此平和地将古今智慧融会贯通,引导孩子思考。

暮色渐浓,老槐树下挂起的灯笼发出柔和光芒。一家三口围坐在树下的蒲团上,开始了每晚的“家庭典籍共读”。

苏明远捧着线装《论语》,抑扬顿挫地读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