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86章 双生魂印成传说

第86章 双生魂印成传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初秋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明远书院庭院中的那棵老桂花树,叶子边缘已微微泛黄,尚未到盛放时节,只有几缕若有若无的 precursor 香气,混杂着书卷和旧木的味道,在空气中缓缓流淌。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木窗,在书房的光滑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一幅无声流淌的时光画卷。

苏明远搁下手中的狼毫笔,指尖还残留着墨汁的微凉。他刚刚批阅完一批学员的策论,现代的议题,却要求用古文的逻辑和笔触来阐述,这是他试图架设的又一座桥梁。书房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以及远处城市模糊不清的、永不停歇的嗡鸣。这嗡鸣,是他来到这个时代许久,才渐渐习惯的背景音,如同过去庆朝时书房外街市的叫卖与车马声。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颈,信步走到窗边。目光掠过庭院,落在院门口那块古意盎然的留言簿上。那是书院初创时设立的,本意是收集访客的建议,如今却成了许多人倾诉心绪、留下奇思妙想的地方。负责打理书院的年轻助理小陈,常常会挑些有趣的留言拿给他看。

今天,留言簿旁似乎又添了不少新纸页。苏明远心中微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牵引着他,他缓步走下台阶,穿过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走向那本厚厚的册子。

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式各样的字迹。有工整的楷书,也有龙飞凤舞的草书,更有稚嫩的铅笔字,甚至还有画着简笔画的。他随意翻看着,大多是表达对书院的喜爱,或是对某些历史典故的疑问。直到,他的目光停留在某一页的角落,那是一行用铅笔认真写下的、略显稚气的字:

“我没有双生魂印,但我会背《将进酒》,会画云雷纹,这算不算我的‘双生魂’?”

字迹的主人大概是个孩子,那个“魂”字还写错了一个笔画,但又小心翼翼地改正了过来。

刹那间,苏明远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呼吸为之一窒。

“双生魂”……这个词汇,如今竟已流传得如此之广了吗?连孩童都知晓了?

关于他和林婉儿,关于那场离奇际遇的传说,他并非一无所知。只是他惯于沉静,大多时候只是置之一笑,从未想过,这飘渺之事,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落入一个纯稚的心灵中,并生出这样的疑问。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远,想起了不久前小陈给他看的一个网络直播片段。屏幕上,一个妆容精致的网红,正对着镜头煞有介事地展示着一块仿制的云雷纹护符,声音夸张:“家人们!看!这就是传说中的‘穿越信物’!据我可靠消息,双生魂印一旦激发,就能打开时空隧道,连接古今!想想就刺激啊!”

当时,林婉儿正好也在旁边,看着屏幕上那人浮夸的表演,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挽着苏明远的手臂,笑得花枝乱颤:“明远,你看,我们俩都快成神话人物了!还时空隧道,他怎么不说我们能召唤神龙呢?”

苏明远也无奈地摇头,但眼中却带着一丝纵容的笑意。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超他最初的想象,也难免会衍生出各种光怪陆离的版本。后来,书院的官方账号转发了那段直播片段,并配上了一段他亲自斟酌的文字:“我们打开的不是隧道,是古今对话的门。” 冷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更有趣的是学界的态度。几位德高望重的历史学者,在权威期刊《文明研究》上发表了长篇论文,试图用理性的学术语言来“定义”这一现象,称之为“文化自觉的具象化”,是集体潜意识中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渴望投射。他拜读过后,只觉得那些术语艰深拗口,但内核,似乎又触摸到了一些真实。

而最让他感到温暖,甚至有些眼眶发热的,是一位漫画家创作的《双生魂漫游记》。在那色彩斑斓的画页里,穿着状元袍的他,和穿着现代卫衣的林婉儿,竟然携手闯荡未来世界。画中的他,用一架古琴为彷徨的机器人调音,琴声让冰冷的金属眼眸流露出困惑的“情绪”;而林婉儿则坐在光怪陆离的控制台前,指尖飞舞,用代码将一首失传的古代乐谱一点点复原出来。虽然情节天马行空,但苏明远却从中看到了一种无比珍贵的理解——不同时代的知识与智慧,并非割裂与对立,而是可以相互启发,共同为文明的延续添砖加瓦。

传说的版本的确在变,从神异到学术,再到充满童趣的幻想,但正如那篇漫画所表达的,核心似乎始终未变:不同时代的人,都在为文明努力。

这些纷繁的念头,如同潮水般涌过苏明远的脑海,最终都汇聚到眼前这行稚嫩的字迹上。这孩子的话语里,没有对神秘力量的渴求,也没有学术上的探究,只有一种单纯的、想要确认自身价值的渴望:我没有那些传奇的印记,但我学会了古人留下的诗歌,摹画了古老的纹样,这样,我是否也算参与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是否,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双生魂”?

一种深沉而温柔的情感,在苏明远的心底弥漫开来。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孩子,在灯下摇头晃脑地背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笨拙地握着笔,一遍遍描绘着那些曲折的云雷纹路。那画面,与他记忆中庆朝蒙童习字的景象奇妙地重叠在一起。时光流转,学习的本质,对美的感知,对先人智慧的追寻,竟如此相似。

他拿起搁在留言簿旁的毛笔,蘸饱了墨。夕阳的金光正好落在纸页上,将那行铅笔字映得格外清晰。他微微俯身,悬腕运笔,在那行稚气问体的下方,落下了端正而蕴藉着力量的楷书:

“真正的双生魂,在每个愿意与古人对话的今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