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八章 南诏入侵(37)(2 / 2)
酒酣耳热之际,投降的具体细节也一一敲定:各部蛮兵暂时由原首领统带,进行初步整编,唐军派出军官协助管理和提供粮草;即日起,他们便作为唐军的前锋营;待休整完毕后,随大军一同反攻南诏。
宴席结束后,哀牢骨四人带着微醺和前所未有的振奋,回到了蛮族大营。他们将李倚的条件和承诺向所有翘首以盼的首领们宣布。
当听到“世袭刺史”、“朝廷俸禄”、“优先供应盐铁”这些字眼时,帐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和议论声!所有的疑虑、恐惧和屈辱,在这一刻都被巨大的惊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所取代!
“大王万岁!”
“大唐万岁!”
“我们愿意投降!愿意当先锋!”
李倚不费一兵一卒,便收服了数万熟悉南诏情况的蛮族战士,为他下一步平定南诏的计划,铺平了道路,也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
第二日,在唐军军官的监督和指导下,对投降蛮兵的初步整编开始了。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便是清点人数,划分归属。数万蛮兵分属几十个大小部落,混杂在一起,管理混乱。唐军要求各部落首领将自己麾下的人员、装备武器登记造册。
“凭什么要我们把勇士的名字都告诉你们?”有些小部落首领心生警惕,害怕唐军借此削弱他们的力量。
负责此事的杨崇本板着脸,解释道:“此非刺探,乃是为便于管理、发放口粮、以及日后论功行赏!若无名册,如何知道功劳属谁?莫非你们想让自己部落的勇士白白流血吗?”
提到口粮和赏赐,那些首领才不情不愿地开始配合。
接着是划定驻扎区域。唐军将降兵营区与主力营区隔开,并按照部落大小划分了不同的区域,避免他们聚集生事。同时,要求他们上缴大部分旗帜,统一使用唐军发放的临时标识。
最让蛮兵不适的是纪律约束。
唐军宣布了基本的营规:不得私自斗殴,不得骚扰附近百姓,不得随意离开划定区域,一切行动需听从唐军号令。
一些桀骜不驯的蛮兵,如黑齿怒那麾下的部分勇士,对此颇有微词,觉得束缚太多。
黑齿怒那本人虽然也觉得别扭,但在哀牢骨的劝说和唐军粮食、以及未来“打回南诏”的愿景诱惑下,还是强行压下了部下的不满。
整编工作在磕磕绊绊中推进。
唐军展现出了高效的组织能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而蛮族各部则在生存和利益的驱动下,开始逐步适应新的规则。
一支由降兵组成的、成分复杂但潜力巨大的力量,正在李倚的掌控下,慢慢成型。
他们的刀锋,即将调转方向,指向他们曾经的宗主——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