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东北谢文东 > 第393章 新修的晒谷场

第393章 新修的晒谷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三章:新修的晒谷场

春末的风虽然还残留着些许凉意,但已经有了几分温暖的气息。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地吹拂着村东头的荒草,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在轻声低语。

谢文东静静地蹲在土坡上,他的手指间捏着一把松散的黄土,感受着那细腻的质感。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老晒谷场上,那里正有一群忙碌的村民。他们有的在晾晒谷物,有的在翻晒农具,还有的在互相交谈着,笑声和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谢文东看着这些村民,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温暖。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这个村庄里度过的时光,那时候的他无忧无虑,每天都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追逐着蝴蝶和蜻蜓。如今,他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这个村庄,但那份对家乡的眷恋却始终萦绕在心头。

三五个妇人正急匆匆地将摊开的稻谷往麻袋里收拢。她们的动作迅速而熟练,像是经过了无数次的训练一样。每一个妇人都专注地弯下腰,用双手快速地将稻谷聚拢在一起,然后一把一把地塞进麻袋里。

她们的动作如此之快,以至于稻谷在她们的手中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迅速地消失在麻袋里。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停顿和犹豫,仿佛她们对即将到来的坏天气有着一种本能的直觉。

而在天边,乌云如同一块浸了水的黑布,沉甸甸地压得极低。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怪物,张牙舞爪地向村庄扑来。乌云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浓,仿佛里面蕴含着无尽的雨水和风暴。

整个场景显得有些紧张,乌云的逼近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天空中的光线也越来越暗,让人感觉仿佛黑夜已经提前降临。然而,村民们并没有被这紧张的氛围所影响,他们依然专注地忙碌着,抓紧时间把稻谷收好,以免被雨水淋湿。

在这片忙碌的景象中,人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渺小。但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东子哥,又瞅啥呢?”张彩霞挎着竹篮从坡下上来,篮子里是刚蒸好的红薯,还冒着热气。她顺着谢文东的目光望去,老晒谷场的木栅栏歪歪扭扭,场地上坑坑洼洼,雨水还没下来,低洼处已经积了些浑浊的泥水。“再不下手,这季的新谷又要潮了。”

谢文东没回头,指节捏得发白:“去年秋天下连阴雨,你忘了?二柱家的两袋谷子全霉了,他媳妇坐在场边哭,说那是给娃攒的学费。”他声音沉得像浸了水的木头,眼前忽然晃过那年的画面——昏暗的油灯下,二柱蹲在灶台边抽烟,烟蒂扔了一地,他媳妇抱着发霉的谷子,眼泪砸在谷壳上,碎成小水花。

彩霞的心也揪了一下。她挨着谢文东蹲下,把红薯递过去:“趁热吃吧。你琢磨好几天了,是不是想把这东头的荒地平了?”

“嗯。”谢文东咬了口红薯,甜意里带着点土腥气,“这地宽敞,离河近,引水方便。铺层石子,再夯结实,比老场能多晒两成谷子。”他忽然转头看彩霞,眼里亮着光,“就是得费力气,得喊上大伙一起干。”

彩霞笑了,伸手拂去他肩上的草屑:“你想干的事,哪回大伙没跟着?当年你领着修水渠,谁不是天不亮就上工?”她的指尖碰到他粗糙的肩膀,忽然想起刚认识那会——也是个春天,谢文东在河边救了落水的她,浑身湿透的样子,却还把干衣裳先给她裹上,自己冻得打哆嗦。那时候他还不是村里的带头人,只是个愣头青,可眼里的劲儿,跟现在一模一样。

第二天一早,谢文东就把村民们叫到了老槐树下。驻村干部李同志也来了,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一脸认真。

“大伙静一静!”谢文东站在石碾子上,声音洪亮,“老晒谷场的毛病,不用我说大伙也知道——小、洼、不结实。今年新谷眼看要下来,再用老场,保不齐又要糟蹋粮食。”

他话刚落,二柱就举了手:“东子哥,你说咋干!去年那霉谷子我看着心疼,这回我第一个上!”

“对!我们都跟着!”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应着,眼里满是期待。

李同志笑着拍了拍手:“大伙积极性高是好事!谢同志这提议,我跟公社汇报过,公社也支持——修晒谷场是为了大伙的粮食,是实事!公社还答应给咱们批点水泥,虽然不多,够用在关键地方。”

欢呼声一下子响起来,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谢文东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东子,咱庄稼人,就认实在。你要是能为大伙多办点实事,比啥都强。”那时候他才十七岁,父亲躺在病床上,手里还攥着没种完的稻种。如今十几年过去,他总算没辜负父亲的话。

开工那天,天刚蒙蒙亮,村东头的荒地上就热闹起来。男人们扛着锄头、铁锹,女人们提着水壶、拿着干粮,连半大的孩子都跟着跑前跑后,捡石头、递工具。谢文东光着膀子,挥着锄头平整土地,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在土上砸出小坑。

“东子哥,歇会吧!”彩霞提着水壶过来,把毛巾递给他,“看你这汗,跟下雨似的。”

谢文东接过毛巾擦了擦脸,接过水壶猛灌了几口:“没事,趁天好,多干点。”他看着彩霞,忽然笑了,“你咋不去跟婶子们一起纳鞋底?跑这来晒着。”

“我不放心你。”彩霞低下头,帮他把松了的腰带系紧,“你上次修水渠崴了脚,还没好利索,别又逞强。”她的声音软下来,“夜里我总梦见你又崴了脚,一瘸一拐的,我心里慌。”

谢文东心里一暖,伸手把她揽进怀里:“傻丫头,那都是老黄历了。你看我现在,壮得跟牛似的。”他低头看着她的发顶,想起刚结婚那会,彩霞也是这样,总怕他累着、伤着。有一回他去镇上拉化肥,回来晚了,她在村口等了他三个时辰,冻得嘴唇都紫了,见了他第一句就是“你没事吧”。那时候他就暗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让她不用再担惊受怕。

可修晒谷场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

那天中午,大伙正歇着吃午饭,村西头的王富贵忽然带着他儿子来了。王富贵抱着胳膊,站在工地边上,脸色不好看:“谢文东,你这晒谷场,占了我家的地!”

谢文东愣了一下,放下手里的窝头:“富贵叔,这地是村集体的荒坡,咋成你家的了?”

“咋不是我家的?”王富贵提高了声音,“十年前我在这栽过几棵榆树,这地就该是我的!你现在平了我的树,占了我的地,得给我说法!”

村民们一下子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二柱急了:“王富贵,你别胡搅蛮缠!这荒坡谁都能来,你栽几棵树就成你的了?去年你还在这放牛羊呢,咋没说这是你家的?”

“就是!你这是想找茬!”

王富贵脸涨得通红,指着二柱:“我跟谢文东说话,没你啥事!”他又转向谢文东,“要么你给我赔偿,要么这晒谷场就别修了!”

谢文东看着王富贵,心里清楚——王富贵是觉得修晒谷场没给他啥好处,想趁机讹点东西。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富贵叔,这晒谷场是给全村人修的,你家也有谷子要晒,修好对你也有好处。至于你栽的那几棵榆树,我让人给你移栽到你家院子里,再给你家多派两个工分,你看行不?”

王富贵眼珠转了转,还想说啥,他儿子王小虎拉了拉他的衣角:“爹,东子哥说得对,这晒谷场修好,咱家用着也方便。再说,东子哥也没亏着咱。”

王小虎跟谢文东关系不错,去年还跟着谢文东学种水稻。王富贵瞪了儿子一眼,可看着周围村民们不善的眼神,最终还是松了口:“行吧,那你得把树给我栽好,不能死了。”

“放心,我亲自给你栽。”谢文东笑了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这事过了没几天,又出了新问题——铺场用的石子不够了。原本跟公社说好的石子,因为公社要修桥,先调去用了,得等半个月才能给村里送过来。

“这可咋整?”二柱急得直跺脚,“眼看就要到收麦的时候了,要是晒谷场赶不上,麦子堆在屋里,肯定要潮!”

村民们也慌了,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的说要去山里捡,有的说要去镇上买,可山里的石头太小,镇上的石子太贵,都不是办法。

谢文东蹲在地上,看着刚平整好的土地,眉头紧锁。彩霞坐在他旁边,递给他一杯水:“别着急,大伙一起想办法,总能解决的。”

谢文东喝了口水,忽然抬起头:“我有个主意——咱去河里捞鹅卵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