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全族!供我科举 > 第355章 绥德新年

第355章 绥德新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家冠名所有灯笼彩绸!”

“王记车马行包了拔河比赛和所有运输!”

……

一时间,偏厅内竟有些竞价拍卖的火热气氛。秦思齐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暗忖:看来,无论古今,商人的嗅觉都是最灵敏的。

就这样,在官民同心、商贾助力的热烈氛围下,一场盛大年会,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腊月二十八,年会正式拉开序幕。

主要街道两旁,挂满了各家商号赞助的崭新灯笼和彩绸,上面不仅写着吉祥话,还醒目地标注着赞助商的名号。

城中心的广场上,用木材搭建起了一座颇为气派的主戏台,上方巨大的横幅正是“钱氏商行倾情赞助绥德州辞旧迎新大会”,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格外显眼。

戏台上,来自本地的戏班、傩戏班子轮番登场,吹拉弹唱,演绎着古老的传说和吉祥的戏文。

虽然行头道具简陋,但演员卖力,台下围观的军民更是看得如痴如醉,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

广场四周,则是热闹非凡的集市和游艺区。有“李氏粮油”赞助的流水席,虽然只是简单的杂粮饼子和肉骨汤,但管饱管够,热气腾腾,让许多贫苦百姓和孤寡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

有“张记布庄”冠名的猜灯谜活动,猜中了就能得到一小块新布,引得无数妇人少女驻足。

有“王记车马行”组织的拔河比赛,军中壮汉和民间力夫组队对抗,号子声、呐喊声震天响,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

还有各式各样的民间杂耍、说书摊子,以及那些挂着“某某铺子特供”的糖人、面塑、小吃摊位,孩子们穿梭其间,笑声如同银铃,给这饱经沧桑的边城带来了最珍贵的活力。

秦思齐没有坐在高高的主位上,而是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色棉袍,如同一个普通的士子,和马犇一起,漫步在喧闹的人群中。

看着眼前这一切:士兵们暂时放下了刀枪,围着火堆大声谈笑。

百姓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孩子们举着糖人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避风处,眯着眼听着戏文,满是皱纹的脸上舒展着欣慰…

马犇跟在其身边,这位惯于厮杀的悍将,此刻看着这热闹祥和的景象,紧绷的脸上也柔和了许多,他低声道:“思齐,这场面真好。弟兄们心里都暖和。”

年会的高潮,是在夜幕降临之后。所有的灯笼一齐点亮,秦思齐被众人簇拥着,登上了主戏台。

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训话,只是举起一碗本地酿的酒,面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运足了中气,朗声道:

“绥德城的父老乡亲们!兄弟们!旧岁将去,新年即来!这第一碗酒,敬天地,佑我绥德来年风调雨顺!”

他洒酒于地。

“第二碗酒,敬所有为了守住这座城,战死的英灵!愿他们安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许多人都红了眼眶,跟着秦思齐的动作,默默将酒洒在地上。

“第三碗酒!”秦思齐再次举起满上的酒碗,声音陡然高昂起来,“敬我们自已!敬每一个活下来的绥德人!敬我们的坚韧,敬我们的勇气,敬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干了这碗酒,告别过去,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把咱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

“干!”

“跟着秦大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