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不会再退(1 / 2)
周衡看着他生气的样子,挨了巴掌也不觉得疼了,他反而笑了,看着赵尧,说:“你跟我装什么?赵尧,你其实是喜欢的是汉子吧?”
“你胡说!”赵尧死不承认。
“你瞒不过我!”周衡说,他的眼睛绷紧,露着红血丝。
他不信赵尧丝毫不知道他对他的感情。
不管是六年前的那出戏,还是他离开双河村时,他把银子送给他。
以及上次他不顾管家阻挠来赵府看他。
赵尧这么聪明不可能想不到。
若真的想不到,为何他这会半夜出现在他的屋里,他竟一点都不意外?
甚至问都没有问?
赵尧是不敢问吧?
赵尧的目光看向周衡,丝毫不惧的与他对视,苦涩的笑了一下,说:“周衡,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
周衡的目光咄咄逼人的看向他,问:“为什么?”
“不为什么。你说得对,我喜欢的确实是汉子,可那又怎样?”赵尧的目光看着他。
在周衡看来,他的目光带着挑衅。
他一把拽着赵尧的衣领,逼近他,俩人的皮肤只差一点就要贴上了。
周衡问:“你猜我敢不敢?”
周衡会以为赵尧会抵死不从,甚至是负隅顽抗,出乎意料的是,赵尧只是看了他一眼,就移开了目光。
连个多余的反应都没有。
周衡一下松开了手,笑道:“你,果然是赵尧。”
以前,周衡觉得赵尧聪明,都是一些小聪明,可惜他现在才看透,他何止是小聪明?
“我在你这里借宿一晚。”周衡说着脱了靴子上床。
他上床后,赵尧起来了,说:“我去隔壁屋子里面睡。”
“你去我也去。”
赵尧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默默的去柜子里面拿了一床被子。
早上,赵尧睁开眼睛,身边已经无人了,窗户也关上了。
被窝里面还留着余温。
就跟他的一场梦似的。
赵尧起来,就见桌子上留着一封信。
下次,强逼也好,威胁也罢,我不会再退!
赵尧把信抓成了一团,握紧。
自从那晚过后,赵尧去书院住了一个多月。
还是管家把他叫回来的。
“一个自称姓王的汉子来府里面找您。”管家说。
“王?”
“是。”
赵尧回到府上,看见来人笑了。
“王小胖!”
王小胖小时候不负这个名字,人胖胖的,吃的也多。
可到了少年时,他抽高了,原先的圆润渐渐褪去,骨架一点点撑开,肩膀宽了,胳膊也长了,能看出紧绷的肩线,一下子长到了快一米九。
如今快二十岁的他,身材更加魁梧了,也长开了轮廓,多了几分沉稳。
他脊背挺得直,赵尧喊他时,他转过身来。
看着他现在的样子,没人能想到他小时候是个胖子,只觉得他是个精神气十足的壮实汉子。
“赵尧!”王小胖看见赵尧,摸了摸脑袋嘿嘿的笑了笑。
赵尧带他进府,让管家上茶。
“你怎么想起来找我了?”赵尧好奇。
王小胖自从跟着他那个师父练武后,好几年都没有消息了。
过年也不回去。
赵尧问姜叔,姜叔说他家小胖跟着师父去了雪山,问去了那个雪山,姜叔就不知道了。
“我回了一趟村子,想着自己要走,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就不知道了,就来看看你。”王小胖说。
到底是少年好友,临走前还是想再见一见。
“走?”
王小胖点头,说:“边关起了战事,现在朝廷应征,我想去试试!”
王小胖说这话时眉目间带着刚毅。
赵尧一门心思的在书院苦读,也不怎么跟学子们多加相处,还不知道这事儿。
“哦?”
“你不知道也正常,我也是听师父说的。对了,周衡两年前就去了边关了,现在是先锋将军,你知道吗?”
赵尧摇头。
所以上回,周衡说他还要走,是去……边关?
“周衡这人还真是聪明。他去边关时,边关安宁,大家都笑话他一个文官好好的官不当,跑去边关混日子,没想到他苦守了两年,还真让他遇到了战祸,亏的有他提前布防,这才没有失守。如今战事打响,他又是先锋将军,这不比刘留在京城当文官整日与他们打嘴仗要强?”
王小胖说着,眼里面满是能去打仗的兴奋。
“你是怎么知道的?”赵尧问。
“我师父跟我说的,京城中有他当官的好友,往日里会通信件。”
原来是这样。
所以周衡并没有在京城做官,而是去了边关?
赵尧想到了周衡离开之前留下的信。
下次……
这时,王小胖突然把手放在了他的肩膀,重重的拍了一下,不仅吓了赵尧一跳,他的肩膀一沉,差点摔倒。
还好王小胖及时抓住了他,歉意的看着他,笑道:“抱歉,我也不知道你这么……”
这么……弱不禁风?
王小胖跟自己师弟们互相拍着玩习惯了,他的师弟们也都是一些身材魁梧之辈,所以就没什么事。
他竟忘了赵尧跟平常的汉子不一样了。
“没事。”赵尧说。
王小胖笑着说:“咱们总有再见的一天。估计到时候,你也考到京城了,说不定你我还有周衡,咱们三个人还能一路去府衙点卯呢!”
周衡是先锋将军,只要能活下来,不愁不被封赏。
他对自己的身手也是自信的,还有赵尧,他这么聪明,考中进士也是迟早的事儿,说不定,还真有这一日呢。
赵尧笑了笑,说了句:“好。”
“只是,你不是要武考的吗?”
“唉,武考以策论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弓马我在行,策论……”说着,王小胖挥了挥手:“还是算了。”
武举由兵部主持,不比科举春闱三年一次,而是一年一次,实不相瞒,王小胖已经考了六次了,其中一次不用他写策论,只需要默写《武经》中的一段,只用一百字即可。
其实王小胖是知道写什么的,可是那字太文绉绉了,他背着费劲儿,就用自己理解的白话背下来了。
可那考官死板的很,只认原文,他只能再一次落榜了。
考了六次都不中这事儿,除了王小胖的师父没人知道。
王小胖也要面子,谁也没说,也就赵尧问了,跟他说了缘由。
赵尧留王小胖在家里面吃了午饭,吃完午饭后王小胖背着包袱骑着马就走了。
赵尧又回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