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陛下,臣只能犯上了(5k)(2 / 2)
“我今日若是逃了,若是在他高氏逆贼的面前逃了,这天下该是谁的天下?百姓,又如何相信朕不会如今日一般,忽然在某天把他们也丢下了?”
“传令下去,让余下禁军莫要再动,朕,亲自去会会这早就该死的高氏余孽!”
“陛下?!!”
殿前司指挥使几乎要跪在皇帝的面前了。
但药师愿去意已决,径直掠过他便朝着高澄而去。
当年面对高欢,他要委曲求全,如今怎能再让?
自从知道了天下未曾负他之后,药师愿曾经丢的差不多的心气,便是在这一刻重回巅峰!——
更在此刻,一个骑在怪异坐骑之上,喝着酒摇头晃脑的修士,忽然脸色一变的急忙抓向腰间介子物。
可下一刻,一口仙剑便径直撕破他的介子物,继而直冲京都而去。
望着化作长虹而去的鼎剑崤铗。
他只得立在原地,彻底傻眼。
“这回我是亏大了啊!”
明明他都离开京都了,怎么还是亏了个底朝天?
——
“高澄,朕就在这儿,你要何为?”
天子踏高而望,龙相尽显。
高澄持剑居下,满眼复杂。
这也是他第一次停下。
凝视片刻,高澄道:
“高澄来为高氏讨个公道。”
闻听此言,哪怕深知眼前这妖人可能下一刻就会叫自己横死。
药师愿也还是嗤笑道:
“笑话!你高氏专权擅政,残杀忠良如草芥,糟践万民若敝屣,早将天下视作自家私产!朕灭你高氏,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乃是拨乱反正之举。你又有何颜面在朕面前提‘公道’二字?”
罢,他向前半步,目光如炬,直直逼向高澄,字字铿锵地质问:
“朕且问你,你父高欢谋夺朝政、欺君罔上,该不该诛?”
高澄便是高欢之子,这一点,几乎没有百姓知道。
他们只知道高澄姓高,且应该是高氏的嫡系。但他们从没想过,与太子几乎没有差别的高欢之子,会来一个穷乡僻壤扎根。
面对药师愿的质问,高澄与他对视,目光未闪,没有半分迟疑:
“权臣高欢,祸乱朝纲,其罪当诛。”
这句话,倒是叫药师愿有些错愕。
高澄居然认了他父亲该杀?
但他没有停顿,只是继续道:
“哪你高氏上下沆瀣一气,贻害家国,糟践百姓,理应当诛,你又认不认?”
高澄继续点头:
“我高氏一族,上至族老,下至旁支,多是嚣张跋扈之辈,空占高位却无半分实绩,甚至还以糟践地方为乐,可谓祸国殃民已久。此等罪孽,确实当诛。”
至此,便是药师愿都忍不住问了一句:
“哪你,为何还要来你是给你高氏讨个公道?”
既然知道自己一家全都当诛,那为何还要这般不要脸面?
他若是为了自己而来,药师愿其实都不太好回答。
毕竟高氏是反贼,但他高澄却是良臣
可他偏生又是高欢之子,是而当年将其抓捕入京之时,朝堂内外,明里暗里,商议许久之后。
还是将其隐诛。
高澄怅然的看着屹立高台之上的天子道:
“陛下,我是来为那些明明不姓高,却被当作高氏诛杀之人而来。”
一言道出,天子怒目。
“不姓高,却甘为高氏爪牙,依附权奸、助纣为虐;非高氏亲族,却做高氏走狗,残害忠良、鱼肉百姓!高氏当诛,这群帮凶更该株连!”
高澄没有急着反驳,只是愈发怅然的低头问了一句:
“那陛下,那些人里,还有我们高氏内外的诸多孩童呢?已经懂事的尚且不论,可那些连话都不会、甚至连睁眼看清这浊世都做不到的襁褓婴孩呢?”
“他们.也该一同随我高氏诛杀殆尽吗?”
这一次高澄略显期待的看向了天子,试图看见自己想看的某种事物。
但他失望了,因为天子只是立在天上,冷冷的道了一句:
“依旧当诛!”
高澄寞垂首,旋即拱手朗声道:
“既如此,陛下,臣只能犯上了!”
他手中的至圣佩剑,第一次弥漫开凛冽杀意。
而高澄一路坚守的澄澈心境,亦随之激荡,催生出冲天气焰。这一刻,药师家的龙脉被彻底惊扰,在惶乱中剧烈震颤——只因这柄剑,当真拥有斩龙之能!
“纵使你今日杀了朕,朕也只有一句话:你高氏当诛,朕亦无半分过错!”
面对那股凡人肉眼亦能窥见的无上威势,药师愿却无半分退意。
他挺立于原地,全然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君王气度。
只是如此的他都早已做好闭目赴死的准备。
他心中明白,高澄既能死而复生,更凭强悍术法杀入皇宫,自己的天下,早已保不住了。
但这一次,他心境不同往昔。
先前的不甘,源于他自认已交出超越历代先帝的治世答卷,最终却得众叛亲离、天下皆敌的结局,无法接受毕生雄才大略沦为一场笑话般的空梦。
可如今,他终于知晓,并非自己施政有误,那些被他派往地方的贤才,亦始终对他忠心耿耿。
只是,这天下真的变了而已。
所以,他能坦然接受了。
若药师家今日当真失了天下,那便非人力所能逆转,实乃天定命数!
既如此,他这个末代君王,便要为药师家挣一个体面收场。
大幕终将下,登台之人或生或死皆可,但绝不能做那贻笑万年的丑角。
他要叫后世百姓记得,药师家亡国非是无能,实是无奈!
就在此时,一柄仙剑裹挟无上威势,径直冲破高澄的冲天气焰,稳稳悬停在药师愿身前。
正是鼎剑——崤铗!
看着眼前这柄拥有滂湃威势的仙剑。
药师愿在短暂的错愕后,即使是他都忍不住狂喜,继而拔剑指天道:
“朕就知道,朕非是亡国之君!”
随之,剑下指,对向高澄道:
“高澄,今日天都助我,以至降下神兵,你可还要朕错了?”
高澄毫不退让道:
“陛下之功绩,古今难寻,自当天佑,今日得此际遇,臣恭贺陛下。只是陛下,错就是错,对就是对,陛下心中无仁,臣自然只能犯上!”
罢,高澄抬步而上。
持仁剑,言天理。
见状,药师愿亦是持剑而下。
持鼎剑,言王霸。
二人皆不会用剑,所以只是非常简单直接的剑锋对撞。
毫无招式可言,但两条大道对冲之下,瞬息便叫天地变色。
也叫依旧还在观望的各家修士心惊胆战。
后世之人,竟也如此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