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红色旋风(1 / 2)
这些年,湘江快报的销量如磐石般稳固,这背后,赵国强提供的一篇篇连载小说是当之无愧的基石。
他脑中的小说记忆虽多是模糊轮廓,却已足够支撑起骨架——世界构架、故事主线、主要人物与配角,这些要素一经给出,招聘来的作者们便能添砖加瓦,将其打磨得血肉丰满。
他们常能在原有框架上迸发奇思妙想,让故事生出别样的枝蔓。
赵国强得闲时总爱翻读这些作品,目光落在那些被丰富过的情节里,看文字如何在框架外开出新花。
他向来只挑长篇动笔,但凡提供的故事,连载大半年都是打底,短篇小章,他懒得多费心神。
相比之下,粮铺、肉铺与野味饭店最让他省心。
每隔两三天,他只需往仓库里一去,心念微动,空间里的物资便如流水般涌出,将仓库堆得满满当当。
连神农医馆也无需过多挂怀,他定期从空间取出自己种植的药材送去,《神农本草经》早已翻译打印,分发到馆内众人手中,他们依书辨证,得心应手。
聚珍拍卖行里,他投入的精力同样寥寥。
经过无数次雕刻历练,如今在空间中雕琢象牙,木雕饰品,他已能一心多用,数件珍品在意念流转间同时成型,瞬息即就。
那些作品巧夺天工,纹路仿佛自然生长,每一件都超越宗师水准,堪称神作,一经拍出,便是满堂喝彩。
神农房开的发展,则是一步一个坚实脚印。
赵国强的决策向来精准如神,拍下的每一块地都成了聚宝盆,从未有过亏本的先例。
作为重生者,他深知无论内地还是香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尚远未结束,疯涨的势头还将延续许久。
如今的神农房开,早已超越香港其他同行,稳坐头把交椅。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坚持下,香港的房屋彻底告别了公摊面积。
他曾放言,若有哪个无良老板敢重拾公摊伎俩,他便以神农房开的低价房屋倾销反击;
即便引来政府干涉,他也有后手——他能让对方建一栋楼,便“意外”倒塌一栋楼,直到其在房地产行业赔得底朝天,再无立足之地。
钢铁厂扩产后,赵国强便下令加大装配式钢结构别墅群的研发与生产力度。
他要求厂里必须炼出高强度钢材,在抗压、抗热、抗寒等方面做到极致。
别人只以为这是建在香港或沙漠里的房子,只有他心中明白,将来,它们不光会安放在黑礁岛,沙漠中,还可能要安在月球上,甚至火星上。
周启元起初还有些疑虑,担心销路。
赵国强却拍着他的肩膀笑:“放心生产,顾客不用愁。国外运来的那些铁矿石,不少还没结账,对方说了,能用咱们的钢结构别墅抵账。现在我已经欠着人家两千套了,以后只会更多。”
“欠、欠这么多?”周启元瞪大了眼睛。
“是啊,以后还会欠得更多。”
赵国强语气轻松,“所以放开手脚干,只管把产量提上去。”
“是!老板!”周启元重重点头,心中再无半分犹豫。
于是,钢铁厂的轧机日夜轰鸣,一块块高强度钢材被轧制、组装,化作一栋栋精致的钢结构别墅。
这些别墅不仅在香港本地热销,还从港口装船,驶向世界各地。
而赵国强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远方林立的塔吊,眼中闪烁着更远的光——他知道,这些钢铁构件,不仅是当下的财富,更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基石。
过年的时候 ,赵晓琳 、赵晓萱、 赵晓阳 仅仅回来和他团聚了五天 ,又回去参加训练了。
1970年4月20日的波士顿,查尔斯河的风还带着春末的凉意,却吹不散霍普金顿镇起点线前的喧嚣。
这一年的波士顿马,查尔斯河还裹着早春的凉意,可霍普金顿镇的起点线旁,早已被各国选手和观众的声浪填满。
这是波士顿马拉松首次设立准入标准(BQ),四小时的完赛门槛像道分水岭,将不少业余选手挡在门外,也让赛道旁的议论多了几分尖锐。
“看,是那三个从龙国来的选手!”人群中有人指着穿红色运动服的身影,声音里满是质疑。
赵晓萱正路过这里,耳中听到身后的窃窃私语:“上次马其顿他们拿冠军就是运气,波士顿的坡度和逆风,能把他们的‘光环’打回原形。”
赵晓阳攥紧了拳头,刚要转身理论,被赵晓琳轻轻按住肩膀:“去年马其顿赛道的碎石路比这难跑,我们不是照样拿了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