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收拢军心(1 / 2)
“第二,”
他竖起第二根手指。
“论功行赏,刻不容缓!活着的将士,功勋卓著者,该升迁的升迁,该重赏的重赏!阵亡将士的抚恤,更要加倍用心!他们的家眷,孤儿寡母,老弱病残,朝廷该给的,一分都不能少!”
“第三,”
苏慕白的声音带着一种深切的关怀。
“也是最重要的,让英雄的家人,能活下去,活得好!他们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父母妻儿,会永远活在幽州百姓的心中!我们活着的人,有责任替他们照顾好家人!”
听到这里,苏烈和顾廷烨原本黯淡的眼眸中,猛地爆发出惊人的光芒!那是一种被理解、被尊重、被承诺点燃的希望之火!
“苏大人!”
苏烈猛地站起身,虎目含泪,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
“您……您此言当真?!树碑立传,永世流芳?!”
顾廷烨也挣扎着想要站起,被苏慕白抬手按住。
他紧盯着苏慕白,嘶哑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热切:
“大人!若真能如此,让弟兄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让幽州百姓世代铭记……他们……他们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末将代所有战死的弟兄,谢大人恩德!”
他挣扎着,不顾肩头伤口崩裂的疼痛,也要抱拳行礼。
苏慕白扶住顾廷烨,看向同样激动不已的苏烈,郑重道:
“千真万确!此事,幽州府衙责无旁贷!我会亲自督办!碑石选用最坚硬的青石,碑文请当世大儒撰写,镌刻务必工整庄严!”
“选址就在北城门内,让每一个进出幽州的人,都能看到英雄的名字!”
“好!好!好!”
苏烈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得来回踱步,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苏大人,此事若成,您就是我朔方军上下,永世的大恩人!我苏烈,还有活着的、死去的所有朔方军将士,都感念您的大恩大德!朔方军上下,必全力配合!需要什么,您尽管开口!要人给人,要力出力!”
激动过后,苏烈脸上的兴奋稍稍褪去,转而浮现出一丝深沉的忧虑和愤懑。他重新坐下,眉头紧锁,看向苏慕白,语气沉重地补充道:
“苏大人,树碑立传,流芳百世,这是天大的恩德。只是……这抚恤阵亡将士家眷一事,本帅心中实在没底,甚至……有些话不吐不快!”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压抑着巨大的怒火:
“以往朝廷拨下的抚恤银两和军功赏赐,名义上数目不小。可这笔钱,从神都的户部出来,经过兵部一道手,再发到我们边军手里……十成能剩下三成,那都是烧了高香!”
“层层克扣,雁过拔毛!那些坐在神都衙门里的老爷们,手指缝里漏一点,就够我们边军将士卖命一辈子!”
苏烈的拳头再次砸在桌面上,震得茶盏乱跳:
“我们朔方军不是没想过自己贴补!可……有心无力啊!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军械损耗,哪一样不要钱?朝廷拨的饷银尚且时常拖欠,我们又能从哪里挤出大笔银子贴补烈属?”
“您是不知道,很多牺牲将士的家眷,日子过得……唉!孤儿寡母,缺衣少食,甚至……甚至要靠典当度日,或者……做些……做些下贱营生糊口!每每想起这些,我这心里……就像刀绞一样!是我苏烈无能,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弟兄!”
说到最后,这位铁打的统帅,声音竟有些哽咽,虎目之中,泪光隐现。
顾廷烨也紧紧抿着嘴唇,脸上肌肉抽动,显然对此深有同感,胸中憋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悲愤。
苏慕白静静地听着,脸色也沉了下来。
他虽未亲历,但深知大乾官场积弊,尤其是涉及钱粮之事,经手官吏层层盘剥,已成痼疾。
边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家眷却在后方受苦,此等不公,令人发指!
他沉吟片刻,眼神锐利如刀,开口道:
“苏帅所言,慕白明白了。”
“此事,断不能如此下去!英雄流血,家人流泪,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苏慕白斩钉截铁地说。
“我会立刻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神都,交予林相。”
“信中会详述此次朔方军血战之功,将士牺牲之惨烈,以及抚恤金被层层克扣之现状!请林相务必在朝堂之上,在陛过往抚恤款项的去向!”
“我会请林相动用都察院的力量,盯紧兵部、户部此次抚恤银两的发放流程,谁敢伸手,就剁了谁的爪子!务必确保每一文钱,都实实在在地发到烈属手中!”
苏烈和顾廷烨闻言,眼中再次燃起希望。
林如海身为次辅,清名在外,刚正不阿,若他肯出面督导,此事定有转机!
“其次,”
苏慕白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一丝暖意。
“远水解不了近渴。朝廷的抚恤,即便足额发放,也需要时日。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幽州织造坊,在薛家的经营下,规模日益扩大,所产毛呢不仅供应军需,更远销各地,供不应求。”
“很快,织造坊将再度扩展,增设新的工坊,需要大量心灵手巧的工人。”
他看向苏烈和顾廷烨:
“朔方军烈属之中,若有适龄女子,心灵手巧,愿意凭双手劳作养家者,苏帅和仲怀可将名单整理出来,交给府衙。”
“我会亲自知会薛家,在织造坊招工时,优先录用这些烈属!工钱待遇,从优发放。”
“织造坊内也会设立专门的托幼之所,方便带孩子的妇人上工。”
“如此,她们既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养活自己和家人,又能感受到幽州官府和百姓对烈属的关怀与尊重。”
“这……这……”
苏烈听完,激动得一时语塞,巨大的惊喜和感激冲击着他。
他猛地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苏慕白面前,魁梧的身躯竟有些颤抖。
“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