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团队培训,提升能力(2 / 2)
有人眼睛亮了。
第三轮练习时,节奏明显快了。有个年轻媳妇提出,厨房应该准备几个备用盒,万一临时出问题能马上替换。另一个说,特殊需求可以用布条绑在盒外,一眼就能看见。
我把这些话记了下来。
晚上收工后,我坐在灯下整理笔记。顾柏舟进来,在桌角放下一碗热粥。
“今天林婶说的那个布条法子不错。”他说,“简单,还看得清。”
“不止是法子。”我说,“是她们开始动脑子了。”
他没坐下,只是靠着门框:“以前都是你一个人盯着每个细节,现在你能放手了。”
我翻了一页纸,上面写着几个名字,后面打了勾。这些人反应快,能发现问题,也能提建议。
系统提示音轻轻响了一下。能量值又有增长,离解锁下一个农具不远了。
但我现在想的不是工具。
而是人。
第三天培训快结束时,我出了个新题目。
“假设明天突然多了一百个订单,我们现在的人手和流程,能不能扛住?”
有人皱眉,有人摇头。
“我觉得厨房会忙不过来。”一个瘦高个的嫂子说,“蒸锅就那么大,一次只能出二十盒。”
“配送也跟不上。”另一个说,“脚力只有四个,跑不完。”
“那怎么办?”我问。
“能不能让一部分人专门做预处理?”有人提议,“比如头天晚上就把米泡好,菜切好,第二天一早直接下锅。”
“还有运输路线。”李商人接过话,“镇东和城北可以合并派送,走一条线,省时间。”
我听着,一笔笔记下来。
太阳偏西的时候,第一轮培训结束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林婶留下帮我把桌椅搬回原位。她擦了擦汗:“以前觉得只要肯干就行,现在才知道,光肯干不够,还得知道怎么干。”
我点头。
送走最后一个人,我回到堂屋。灯还没点,屋里有些暗。我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
真正的竞争力,不在田里,而在人心。
笔尖停在那里,我没写完。
顾柏舟走进来,手里拿着新的保温箱样品。他放在桌上,轻声说:“明天我还来听。”
我抬头看他。
窗外风吹过院子,一片叶子落在门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