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马特贝的炒股人生 > 第551章 北汽蓝谷2025年10月份产销快报分析

第551章 北汽蓝谷2025年10月份产销快报分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北汽蓝谷2025年10月份产销快报分析(兼聊电池)

2025-11-02 19:19·为物不贰

作品声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数据还没出来,先聊聊电池。

享界最近那次撞车事件可能给享界S9打了一个超级广告,从事件回放来看,确实享界S9可以说救了车主一命。

时速80公里的碰撞,人没事,坦克都未必能做到。

享界S9做到了。

一般的汽车测试都是按时速50公里的标准来做检验的,一开始也没搞懂,为啥只是时速50公里?

可能是两个原因:

1、一般事故车主都会有个刹车的动作,所以大多数的事故碰撞发生的时候,时速都已经降到50公里以下;

2、标准提高了,大部分车型可能技术和成本都做不到,所以时速50公里的碰撞测试是相对合理的。

那如果享界扛住了时速80公里,这就充分说明了这款车的安全性确实好,都不用宣传了。

另一个关键的点是电池,这个碰撞发生之后,燃油车估计也得冒点烟吧,很明显被撞的享界S9连冒烟的情况都没有。

这里其实我们可以联想到另一个情况:就是极狐为什么敢打出烧一赔一的广告?

当然,首先极狐是极少数零自燃的车企,虽然极狐汽车的保有量不算多,但极狐敢用这个来做他们的卖点,那肯定还是技术上确实过硬。

不然为啥现在只有极狐一家敢做这个保证?

其他车企没看到有跟进的。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其实最怕的一般就是电池着火。

那北汽电池方面的技术是不是确实有优势?

我们分析一下鸿蒙智行华为五界的电池具体是什么情况:

不是很看得懂,但鸿蒙智行在电池管理方面也基本是统一的,尚界的自主性多一些。

享界电池体系主要是巨鲸1.0+DriveONE 800V 平台,北汽负责车身一体化设计。

技术整合特点:北汽蓝谷负责电池包与车身的一体化设计(如13层安全防护结构),华为则主导智能热管理系统(TMS)和 BMS 算法,双方通过联合实验室实现技术协同。例如,享界 S9 的电池包通过热电分离设计,将热失控风险降低 90% 以上。

这安全性是不是主要体现在车身的一体化设计?

北汽不管怎么说也是生产了10多年的奔驰的,多少懂一点?

(查了一天,也没太搞懂,没办法,知道是安全。)

说说极狐的电池:极狐T1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和智界一样,也是中创新航,

极狐T1将上述电芯统一纳入 “极光电池” 技术体系,通过以下措施确保一致性:

统一认证标准:所有电芯需通过极狐的严苛测试,包括底部撞击(国标 2 倍)、直接火烧(国标 2 倍)、电池包挤压(国标 3 倍)等。

智能管理系统:无论采用哪家电芯,均由极狐自研的BMS系统进行精准调控,实现热失控防护、能量回收优化等功能。

安全承诺:极狐针对T1推出 “烧一赔一” 政策,并提供三电终身质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