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使者冲突(1 / 2)
在河内击败法军及法国扶持的越南军后,孙望舒一改之前缓慢推进的方针,以两个主力团屯驻河内,自己率领第八军主力四万余人迅速南下。
因为河内以南地势不算险峻,且法军主力已经被歼灭于河内地区,且法军早就习惯了孙望舒一天前进个几十里的缓步推进战略,因此一下子被改变战法的义军打了措手不及,常常其城镇都还没有修建防御工事就被义军攻破城池了。
残余的法国殖民者还妄图进行反击,但也屡屡战败,很快被义军推进到中南半岛的最南端,到了农历四月份,残余的法军一万余人及伪军两万余仍龟缩在越南最南部的西宁地区,与义军对峙。
恰在此时,天降大雨,道路崎岖,义军后勤线长达一千多华里,孙望舒便暂停进攻,一面从国内调拨粮食,一面从广西抽调兵员维持占领区治安,并集结分散的部队。
就在第八军横行越南,把法国人打得人仰马翻的时候,第二十七师顺利攻入缅甸,迅速团结了各族力量,带着他们组成联军,对缅甸地区的英国殖民者进行绞杀,并将其种植的数以百万计的罂粟等毒品进行铲除。
当时,中南半岛上,法国以越南为中心建立了其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而英国殖民地包括印度、缅甸等国,其中间以泰国为其缓冲区域。
究其原因,是泰王在察觉到清王朝靠不住之后,一方面迅速推行西化,保证国力迅速提升,一方面泰王主动访问欧洲,先后拜访英国、法国、德国、沙俄和美国等。
如此一来,英国和法国一方面不愿意被对方捡了桃子,一方面又害怕泰国是不是得到了德国、沙俄、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承诺,因此经过博弈,三方签订了暹罗协议。
泰国暹罗王朝将其控制的老挝割让给了法国,并一定意义的开放口岸,换取其内政独立权。
可以说,泰国之所以能够保全,不仅经过了剧烈的政治博弈,而且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此时,义军同时对英军和法军发起进攻,并将法军压缩于岛屿南岸,同时控制了缅甸北部地区,于是暹罗王朝的导向对于双方都十分重要。
此时,义军在越南、缅甸和印度先后投入了七个师的陆战部队和五万多水军,并且为了维持解放区安定和保证野战部队安全,义军于三月份开始先后调集两广和云贵地区数个守备师进入越南、老挝和缅甸,战争给义军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为了争取将英法殖民者赶出中南半岛,李希音一面从国内调拨粮食去救济灾民,争取解放区民心,并且派遣使者安抚各族及各部落,不要求他们出兵帮忙,只要求他们老老实实的。
另一方面,李希音派遣使节,前往游说泰王,尽量对其进行争取。
而殖民地遭受威胁的英国和法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结盟,不仅从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不断运送军队过来,而且不约而同地派遣使节,要求泰王出兵对抗义军。
很快义军和英法两国的使者纷纷抵达泰国曼谷,泰王不敢怠慢,将各路使团安排在佛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