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使者冲突(2 / 2)
很快泰王首先接见英法两国使臣,两国使者许下了种种好处,要求泰王诛杀义军使臣,起兵对抗义军。
到了义军的时候,义军使臣并没有给出什么许诺,而是直白的告诉泰王,英法殖民者之所以没有吞并泰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一个战略平衡和英法两国都没有将战略重心放在中南半岛上的原因。
但是如今,随着义军势力的壮大,英法两国军队不约而同的进驻中南半岛,作为进攻义军的跳板,那么其在击退义军之后。为了获得一块稳固的基地,必定不会让泰国像现在这样独立。
更何况如今,欧洲大陆上风云突变,德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连战连捷,连连吞并诸多中欧小国, 大有挑战欧洲霸权的态势。
美国沙俄意大利等国家纷纷崛起,英法两国的平衡又能够保持多久呢?但凡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变化,那么泰国赖以生存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英法两国殖民者或者是其他的殖民者只要有一有机会肯定会泰国看做肥肉。
因此泰国与英法两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终究会不得善终。
泰王及众臣听了,沉思良久,但也并没有完全被义军所打动,毕竟在一起心里,万一泰国可以借此如此次行动从英法两国之中捞到好处,那就自当别论了。
更何况泰国对于义军能不能将英法两国击退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对义军时辰的论述并没有完全答应下来,只是推说其需要考虑清楚,让义军使者也回去等候。
之后泰王及众位大臣开始商量了起来,但其言语之中,大多怀有着对英法两国的恐惧。
一直到晚上都还没有讨论出结果来,泰王正命人传膳,打算带着众人吃了晚饭之后接着讨论,就在这时负责接待的大臣跌跌撞撞的爬进来,口中高呼:祸事了!两边打起来了!
泰王及众臣大惊失色,连忙去派人去处理。
原来在被泰王喊回来之后,三方使臣都对于泰王没有什么信心,恰在此时,英法两国的使者各带了100士兵,而义军使者李玲只带了三十人,其中二十人还是女兵。
于是英法两国使者一合计,决定先下手为强,将义军使者宰了,逼迫泰王做出选择。
很快,英法两国使团包围了义军使团的院子,发起进攻,在这个过程之中,英法两国的士兵不仅击杀了来阻挡的数10名泰国士兵和官员,甚至还射杀了寺庙内的僧人,砸烂了好些佛像,抢了一些财物。
正是有一些纪律散漫,使得李玲迅速作出回应,让士兵占据了制高点,并使用步枪封锁了院墙。
很快,英法两国的士兵发现,泰国用于接待师团的寺庙为其首都最重要的一个寺庙之一,墙壁是由大理石打造而成,坚固无比,且有三米多高,英法两国的社团士兵又没有梯子,只能从正门进攻,但是义军士兵虽然人少,且多是女兵,但是战斗素养极高,引发两国士兵一冲上去就被击杀,根本就攻不进去,还折损了数十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