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和谈(2 / 2)
说白了,英国虽然号称世界霸主,但其本土人口不过四千万,却控制三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壤,其常备兵力不过二十五万,加上殖民地常备军力也不过八十万,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是因为他以火器对封建军队甚至是土着士兵进行降维打击的缘故罢了。
随着地盘无比巨大,英国兵力就十分的分散,想要短时间内远征万里与义军进行对峙,无疑是十分的困难,在一百年前美国独立时,其兵力更加捉襟见肘,但英国打了七年却毫无办法,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说白了,英国所谓之日不落帝国,是因为他只是去欺负未开化的部落或者是清朝这样的落魄的封建王朝罢了。
在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这些年,英法殖民者十分嚣张,仗着清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一步步进行蚕食,当世的列强纷纷叫嚣着瓜分中国。
但随着太平运动爆发的义军兴起,英法发现清军在镇压起义军时动辄聚集数十万的大军进行死战,且双方打了七八年了,哪怕是清军和太平军仍然保持着百万左右的兵力,这让西方社会关于武力殖民中国的论调一下子消失不见。
因为他们发现,哪怕是清朝这样的腐朽王朝,在它遇到生死危机的时候,都可以源源不断的聚集精兵,甚至是随着国家经济体系崩溃后,兵力就是源源不断。
如今,面对一个随时可以聚集几十万装备火器部队的义军,英军想要战胜义军,那首先就要达到其经济崩溃,因为在一个国家经济崩溃或者是进入完全的战争状态时,他可以以牺牲民生和国家潜力为代价,进行无休止的大战。
但常常这种大战结束之后,英国也无法走出这个死局,经济和国家潜力会因为这场无休止的大战而耗尽,只会被法国和其他列强所赶超。
如今,英国和各列强正处于工业运动和殖民扩张并行的发展时期,各列强都在尽力的推动工业化进程在增强国力,在这个时间段,英国其实是没有决心拼着经济崩溃来进入不计代价的战争状态的,因此和谈就成了其出路。
英国这些列强所主政的资产阶级,其本身就和商人一样,擅长权衡利弊,但其面对弱小时,他们可以肆无忌惮,比如大搞殖民统治,进行人口贸易,对清廷发动鸦片战争,十分的肆无忌惮。
但是当其面对强大的势力时,他们却常常选择妥协的手法,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西方的封建问题。
自资本主义兴起后,这些资产阶级在发现封建势力尚且十分强大时,居然不约而同的采取妥协绥靖政策,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葡萄牙等等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保留了君主,他们宁愿去研究各种政治手段来进行约束君主的权力,也没有魄力像中国的王朝更替一样使用武力对旧势力进行清洗。
因此其实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大多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在发动革命后会迅速的选择利弊得失,选择与封建势力进行妥协,最终达成与统治阶级的合作。
因此在他们发现死磕义军的损失远远大于其收益的时候,资产阶级会顺应其本性进行媾和,这既可以说明资产阶级天生具有软弱性和绥靖性,也可以说他们是天然的政客,只为利益的政客。